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20-12-06郭雪君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34期
关键词:语文学科创新意识小学教育

郭雪君

【摘要】在小学阶段,语文是学生学习知识最基础的科目之一,在未来学习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启蒙作用。但是,就目前而言,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对学生创新意识重视度不够,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独立学习能力等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有效提升,本文主要基于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重要性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教学方法,为提升小学生创新意识教学方法提供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学科;创新意识

小学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学习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学生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学科素养的提升,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好奇心和自信心,确保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一、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纪较小,在学习过程中理解能力较弱,同时由于学生识字能力有限等原因,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甚至由于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认为学生学龄较短,不能独立进行语文学习,过分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的自主性被降低,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提升,限制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为了能够使低年级学生更好地适应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师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和教育,使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能力得到提高。由此可见,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语文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知识的同时拓宽自己的眼界,从而锻炼和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二、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针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引导,通过增强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和提问、采用开放性思维和互动教学法等进行教学,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1.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通过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加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开发学生智力和大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增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语文课本中涉及到的教材内容,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进行知识拓展,通过结合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做准备。例如在进行《影子》一课教学时,教师通过对课文中描写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对涉及到具有场景的句子进行引导,使学生通过想象等方式,对影子在前、在后的生动景象进行描绘,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通过想象充分理解课文中描写影子是小黑狗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和提问

在开展创新意识培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的学习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通过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和提问,从而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知识,有效活跃思维。例如在《比尾巴》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通过结合课文中的内容,使学生大胆提问,学生通过质疑“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像把伞?”并结合生活中的常识,使学生进行解答,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对学生提问进行解答,并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引导学生发掘新的问题“生活中除了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以及孔雀的尾巴像把伞以外,还有谁的尾巴长,尾巴短?”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采用开放性思维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脱离传统的教学方式,避免受到传统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改不断推动下,语文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采用开放性的教学思维对学生进行教学和知识引导,从而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摆脱僵化思维的影响。例如,在学习汉语拼音过程中,教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材拼读,根据教材中给定的固定的拼音、音节搭配进行教学,结合课本后面的课文进行拼音教学,使学生从传统的字词拼读向句子拼读过渡,从而提高学生句子朗读能力,使学生能够尽快的掌握句子学习。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课外读物进行阅读和拼音拼读,不在局限于传统的课文拼读,从而对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进行有效锻炼。

4.互动式教学发散学生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通过采用互动式教学的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得到提高。尤其是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小学教育,在人与人交往互动过程中能力较弱,不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能够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使学生在不断的沟通和交流过程中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展。例如在《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以小组互动的方式进行课文学习,学生们通过讨论的方式,对课文中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的场景进行想象和描绘,并通过相互解答的方式,掌握为什么小鸡画的是竹叶,小狗画的却是梅花,从而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引导和开发,能够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但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纪较小、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僵化,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得到有效培养。为全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增强学生创造性思维培養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和提问、采用开放性思维进行教学以及通过互动式教学发散学生思维,从而有效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信心,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冯洪.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读写算,2020(12):16.

[2]张建芬.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3.

[3]李伟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与研究[J].智力,2020(11):72-73.

猜你喜欢

语文学科创新意识小学教育
如何在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