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2020-12-06张云记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34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

张云记

【摘要】当下的高中教育中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大部分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考核指标。我国高中化学教育教学当中,化学教师需具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在课堂中尽可能为学生制造锻炼机会,让学生可以在锻炼当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同时可以让化学教育水平取得进一步提高。本文主要探究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开展探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

在现代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不仅仅只是教授学生知识,教师需要对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进行有效培养。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仅需要考虑教学要求,也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全面考虑后再设计出科学的课堂教学环节,使得学生可以高效率学习知识,并高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一、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及其培养意义

第一,化学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平衡思想与变化观念,二是创新意识与科学探究;三是模型认知能力与证据推理。同时,化学核心素养还涉及到一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社会责任与科学精神等内容。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内容,不但能够让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与化学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还能够让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都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明显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第二,对高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根本原因。高中化学的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对化学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水平、看待世界的眼光、事物思考层面以及态度情感都得到有效呈现。高中化学教师在日常教育当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以及社会责任素养,学生只有形成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才可以对真理与未知事物进行有效探究。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素养,学生才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化学教师对学生的平衡思想与变化观念进行有效培养,学生需要运用多个角度来对物质属性进行有效的观察和分析,在物质发生变化时懂得与掌控变化,使得学生可以实现化学学习的灵活变通。教师对学生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素养进行有效培养,每个人对待事物均有不一样的看法,所以每一位学生对同一事物的分析与结论都会具有明显差异,教师能够通过辨析能力来让学生掌握不同物质、同物质的发展规律,使得学生可以学会从原子、分子与元素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使得学生可以对化学规律开展深入的剖析,确保学生可以掌握物质性质和物质结构之间存在的关联。教师对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开展有效培养,教师与学生在分析化学物质与化学变化时需要引用相关的证据,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证据意识,才可以实现逻辑思路的良好推理,从而良好掌握证据和结论之间存在的关系。

二、对高中学生开展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第一,开展有效实验教学。化学对实验本身具有相对较高的要求,所以化学教师需要具有良好的实验创新意识,当教学需要的时候,教师能够对化学实验开展有效的调整与优化,使得学生可以运用生活材料来开展实验,确保学生取得较好的实验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教学《离子反应》这一课时,化学教师能够为学生设计科学的探究性实验,给学生提供硫酸溶液、氢氧化钾溶液、蔗糖固体、氯化钠溶液、无水酒精、石墨、铜片等物质,并给学生提供开关、电灯泡、烧杯、导线、直流电源等实验器具,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对物质的导电性进行验证。实验结束后,大多数学生能够发现硫酸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氯化钠溶液、石墨与铜片都能够进行导电,而蔗糖固体与无水酒精则不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化学教师按照学生的实验结果来积极引导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学习,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取得明显提高。

第二,增强化学概念教学。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學过程中,借助学生所熟悉的学习认知规律来开展有效的重难点知识教学,使得化学教学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化学概念的解读以及原理的推演在学习当中都具备相对较高的专业性,为此化学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筛选与进一步优化,使得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可以得到明显提高。例如,教师在教学《物质的分类》这一课时,化学教师可以借助图示法来向学生讲解知识,使得学生可以准确掌握物质的交叉分类法。学生在运用图示法学习之后,学生能够知道碳酸钠在化学中同时属于钠盐与碳酸盐,硫酸钠在化学中同时属于钠盐与硫酸盐,硫酸钾在化学中同时属于硫酸盐与钾盐,碳酸钾在化学中同时属于碳酸盐与钾盐。学生能够知道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同一个物质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图示法,可以让学生更快接受化学概念解读,使得学生可以真正理解化学概念。

第三,设计拓展训练。首先,教师需要对课堂训练内容进行精选,能够通过一些信息搜索平台来开展信息的搜集与筛选,以此使得教师能够选择到合适的化学课堂训练内容,使得化学课堂训练具有更高的针对性。教师在开展课堂训练内容的设计时,教师需要对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考虑,确保课堂训练内容与学生学习相契合。其次,教师需要对课堂训练形式开展创新,能够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一些实践操作题目,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开展训练,从而取得更好的化学课堂训练效果。例如,教师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时,教师能够在课堂中要求学生采取列表形式来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本质、特征、判别依据、转化关系进行有效梳理。学生首先列出一个大的表格框架,再对知识点进行学习与讨论,可以将知识点逐一填写在表格中,经过表格的填充后,学生可以理解氧化反应是一种得到氧的化学反应;还原反应是一种失去氧的化学反应;氧化反应会失去电子,且其元素化合价会出现升高;还原反应会得到电子,其元素化合价会出现降低。在这次课堂训练当中,学生可以学会怎么梳理知识点,并在梳理之后对化学知识点有更明确的认知,同时还能够为学生的下一步化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此外,课堂训练的拓展,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可以更加投入化学学习,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现如今社会越来越重视人才的综合素养,所以学校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有效培养。只有这样,才可以为社会输出更多优秀人才。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实验教学、概念教学、课堂训练等教学策略,让化学教学的高效性得到明显提高,并让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确保学生可以掌握化学知识,并实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楼晶晶.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J]. 新课程·中学,2018(3):220.

[2]吴建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 赤子,2019(17):219.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