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基层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2020-12-06王咏剑白俊莉

克拉玛依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社区治理

王咏剑 白俊莉

摘 要: 新时代,城市社區治理面临着治理复杂化、居民期待多样化和问题多元化等多重挑战。克拉玛依市南林社区坚持以社区党委为核心,以网格化党支部建设为基点,在基层治理体制创新方面成功地探索出了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微治理”的“南林模式”。文章通过总结其实践探索的经验,以期引起对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在操作层面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 城市基层党建;社区治理;“南林模式”

中图分类号:D267.7;D66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20.04.09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王咏剑,白俊莉.城市基层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新格局[J].克拉玛依学刊,2020(4)49-53.

克拉玛依市南林社区以网格化党支部建设为基点,以四项工作原则为指导,以“维稳双联户”创建工作为抓手,通过建立“党建和群众工作室”、推进市民学校示范点建设、开展“你好!邻居”等特色系列活动,形成由社区党委书记、网格长、网格员、网格信息员(单元联户长)组成的“四级联动”网格化运行机制,其取得的阶段性成效证明,“南林模式”作为克拉玛依城市基层党建的先进典型实例,其经验值得推广。

一、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南林模式”实践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1]这标志着党和国家对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方式和目标指明了方向,也是就如何加强和创新治理模式,在顶层设计层面予以的明确回应。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明确提出:“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2]可见,在基层治理创新的体系构成中,党建引领作用不可小觑。近年来,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党建引领、完善体制机制等探索实现了基层治理创新,也形成了一批基层治理的好经验。2017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赵乐际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对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各地加强城市基层党建提供了遵循。2018年6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将克拉玛依市确定为全国首批“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随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也将克拉玛依市列为自治区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克拉玛依市昆仑路街道南林社区被选定为“克拉玛依区基层党建精品示范点”。

昆仑路街道南林社区是克拉玛依市第一个一次规划建设到位、实现片区化严格管理的标准化小区,辖区面积36.2万平方米,现有2 844户,常住人口6 586人,辖区共有居民楼154幢,联户组232组,联户长232名。近年来,南林社区以建设“克拉玛依市城市基层党建精品示范点”为契机,结合本社区环境和居民构成特点,探索“党建+网格+自治”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实现从“社会管理经验创新”向“新时代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转型。

二、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南林模式”做法及成效

(一)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南林模式”做法

1.以网格化党支部建设为基点,夯实社区治理的组织基础

昆仑路街道南林社区以社区党委为核心,按照“一网格一支部”的总体要求,打造“1+6+X”三级党群服务体系。其中,“1”是指以南林社区党委为统领,“6”是指6个网格党支部。南林社区按早期居住片区规划建设共有6个“园”,每个园为一个网格单元,党支部建在网格,由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或在职党员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和党小组组长,社区“访惠聚”工作队中的党员和一名熟悉网格情况的党员居民为支委,组建专兼职网格员队伍,由网格化党支部直接调动指挥。“X”是指南林社区红细胞党员。将红细胞党员、联户长、退休党员等进行整合,使党员亮明身份、以身示范、服务群众,通过党员带动居民的方式,在网格内收集民情民意、开展志愿帮扶等服务,让党员深入社区、贴近居民,依托“党建+网格”,使党组织在社区全覆盖,南林社区形成了“网格长+党员+联户长+居民”的网格管理模式,夯实了基层治理组织基础。

2.条块统筹治理区域,完善社区治理的组织体系

一方面,构建“四级联动”网格化运行机制。一级为社区党委书记,全面负责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二级为网格长,由社区管理岗担任片区网格长,负责一个片区网格的管理工作;三级为网格员,负责本网格的入户走访、信息采集、矛盾化解等具体服务工作;四级为网格信息员,由单元联户长担任,负责协助网格员搜集信息等工作。由“四级联动”网格化运行机制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另一方面,将社会组织服务资源融入社区治理中。南林社区党委整合网格中的资源和力量,将辖区7家企业单位、16家非公企业、28家店铺进行统筹,引领其积极推行社区网格化治理。南林社区党委还将所属8家“大党委”成员单位及3所便民警务站纳入社区治理网格化体系之中。一是根据“大党委”成员单位所在片区网格位置,将“大党委”成员单位的党支部和支部党员纳入到社区片区网格党支部的建设当中,给“大党委”成员单位支部党员划分政治责任区,明确其在片区网格党支部中的工作职能,有效利用“大党委”成员单位资源和力量;二是按照“属地管理、就近管控”的原则,将附近3所便民警务站按片区划分进行统一管理,配合社区日常工作及处置社区网格内的突发事件。

3.以“维稳双联户”创建工作为抓手,挖掘社区治理的组织资源

在南林社区154个楼栋中,以居民住宅单元为单位,成立232个联户组,确定232名联户长,明确网格内联户长职责。一是单元联户职责。由网格员不定期与所管单元联户长、居民召开单元联户会议,拓宽发现、收集、上传各类民情民意的途径,使基层治理从“事后应急”转变为“事前预防”,一系列难题得到有效破解。二是楼栋联户组职责。每个网格员所管辖的联户单元有若干个,因此联户长也有多名。通过建立楼栋联户组(由各楼栋联户单元中的联户长组成),将网格内联户长聚集在一起,分析、讨论、研判本网格内需要关注的重点区域及重点人员,发挥其在基层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社区党委以此统筹“维稳双联户”的力量,充分挖掘社区治理的组织资源,实现“联户促社会稳定、联户促团结和谐”。

4.打造“党建+群众工作室”,营造互助共建社区治理氛围

克拉玛依市委党校作为驻南林社区“访惠聚”工作队的派出单位,为帮助社区建强党组织、提升组织力,充分发挥该单位在党员教育管理、党建工作研究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和师资优势,探索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工作新思路,帮助南林社区解决在党建、宣传、群众工作、去极端化、民族团结、宗教工作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打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后一公里”,成立了以党校教师命名的6个工作室,即“战伟平团队建设工作室”“张巧玲党建指导工作室”“潘勇勇去极端化宣讲工作室”“阿地拉普法工作室”“波尼亚明民生服务工作室”“文先木文艺工作室”,工作室利用“市委党校教师服务基层工作日”开展各类活动。通过常态化开展系列活动,使社区党务工作者能力得到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得到提升、活力得到激发,形成互助共建社区治理的良好氛围。

5.开展“你好!邻居”系列活动,提升社区治理的组织力

以“你好!邻居”系列活动为抓手,让每个联户成员都走出家门,以合照一张全家福、合吃一锅饭、合帮一户居民等“邻里亲、邻里情、邻里乐、邻里帮、邻里智”①活动,使联户成员之间相识、相知、相熟,联户成员各自管好自己、管好家庭,并支持、配合联户长开展工作,通过邻里之间“有温情、有温度”的方式,联户长不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开展工作,而是联户成员的“领头雁”,当好“千里眼、顺风耳”,带领联户成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上报各类信息,使矛盾不出联户、大事不出网格,联户之间和谐共处,以此把广大居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筑牢社区治理的坚强堡垒。

(二)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南林模式”成效

1.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明显提升

在社区治理中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做到党的建设全覆盖,充分挖掘社区楼栋、居民与社区党组织,大党委单位与社区党组织之间的“交汇点”,深化拓展党建引领内涵。一方面,持续巩固和强化社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居民主动参与、积极配合社区治理的意识显著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党员队伍的凝聚力明显提升;另一方面,破解了基层社区治理的难题,以基层党建织密组织体系,共筑基层社区治理的“朋友圈”,引领社区治理的方向,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2.社区基层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在党建引领下,南林社区探索出了一种“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的基层实践”双向互动的社区治理模式。“上”,主要体现在党建引领、顶层设计,不是单纯就治理讲治理,就综治讲综治,而是以党建引领这一主线,在基层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中注入党建这一灵魂,全面提升社区基层治理能力。[3]“下”,主要体现在治理重心下移、治理资源下沉,使得“组织活起来、干部沉下去、群众动起来”。例如,设立“党群连心箱”、为民服务入户上门、业务工作入网格、综合治理入网格,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四级联动”网格化运行机制、联户管理模式等治理方式,有效打通群众工作的“最后一公里”。社区党委领导力得到有效提升,在辖区内发挥统筹、联动、管理、服务的作用明显增强。

3.社区自治能力明显提升

在社区网格中成立网格居民议事协商会,畅通了“网中有格、格中有人、职责明确”的社区自治渠道。通过社区居民协商议事制度,调动辖区居民参与、管理和监督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居民的支持率、参与率、满意率,增强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进而带动辖区居民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大家的事情大家办”的良好氛围,并激发社区自治组织参与到社区事务协商议事中来,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

三、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南林模式”经验启示

(一)坚持党建引领是核心

一是深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通過以构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完善城市基层党建体制机制,以基层网格化治理为抓手,发挥好“大党委”成员单位、党员“红细胞”等作用,用强大的组织网络密切联系居民,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体系,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优势,用强大的组织资源来破解治理难题。二是将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与基层治理体系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统筹协调等功能,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搭建起以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为核心、驻区单位为骨干的组织领导体系,汇聚社区治理资源,把党的力量、党的主张传递到“神经末梢”,形成各类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深度参与的城市基层治理的整体合力。

(二)重心下移是路径

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要强化重心下移,做强基层网格。在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格局中,要按照以“有利于党员参加活动、有利于宣传发动群众、有利于推动工作落实”为原则,治理重心下移,实现对辖区居民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服务和管理。一是要完善“网格支部”工作职责与基本功能,做实“网格支部”。建立街道社区、联点单位党员干部“网格包干”服务、“清单化”服务,构建网格支部与联点单位结对共建长效机制。将“网格支部”建设纳入联点单位党建工作内容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强化网格党建实际功效。同时,建立定期结对共建支部联席会议机制,将联结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党建引领基层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落到实处,让党员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好”。二是将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向网格、楼栋、居民延伸。通过信息化平台记录在案、量化打分、动态管理,使每名党员都受到党组织和群众的双重监督和评价,调动党员自觉履行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发挥网格党员服务居民、掌握民情、解决矛盾、维护稳定等作用,把社区管理服务做到居民家门口,让居民“看得到党员、学得到先进”,实现社区管理在“网”上完善、服务居民在“格”中见效,形成“小网格、大党建”的治理新格局。

猜你喜欢

社区治理
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研究
小城镇社区治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服务型政府视域下优化“三社联动”机制问题探讨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困境探究
依托社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心理建设:社区治理新方向
社区组织治理能力提升之道
试析社区治理中提高居民参与度的台湾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