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思路探讨

2020-12-06赵红梅

财会学习 2020年32期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

赵红梅

摘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有利于進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不断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大幅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本文根据科研事业单位的特点,提出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路,以期加强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科学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思路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预算管理制度不断完善。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首次修订时提出预算编制要“讲求绩效”,将“提高预算绩效”列入预算草案及预算执行情况审查结果的报告内容中,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对预算支出情况开展“绩效评价”;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部署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并明确“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使财政资金花得其所、用得安全。加强扶贫资金绩效管理;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加快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得到前所未有地重视,预算绩效管理的加强,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科研事业单位作为国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骨干力量,做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对构建全新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科研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科研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既是单位预算管理的内在要求,也是单位良性循环、有序健康发展的前提保障。

(一)有助于提高单位整体绩效水平

科研事业单位将预算收支全部纳入绩效管理,围绕单位科技创新的职责,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衡量科研单位整体及科研业务的实施效果,评价结果与后续的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相挂钩,不但有助于发现单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和调整,也有利于挖掘单位的优势,不断强化和提升,从而提高单位的整体绩效水平。

(二)有助于激发单位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绩效管理,国家在完善科研业务管理、提升科研活动绩效、优化收入分配机制和推进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赋予了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包括简化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和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扩大科研项目预算调剂权限和技术路线决策权、精简项目执行情况检查、规范项目结题审计等多项措施,大大减轻了科研人员的负担,充分调动起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释放创新创造活力,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从而提高了科研项目资金绩效。

二、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主要环节

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要在绩效评估机制、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方面构建全过程管理链条,在管理的各个环节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管理有序进行,并形成闭环管理,各环节之间业务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

(一)预算编制环节

一是重视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单位预算编制应符合本单位职责,资金应根据年度工作重点和项目的轻重缓急进行分配;科研项目资金的政策依据、使用方向、主要用途、扶持对象、分配方式以及科研项目的实施周期、资金需求、立项论证情况等应合法合规,并符合科研事业单位的职责定位。

二是重视绩效目标的合理性。各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应全面准确设置整体绩效目标和项目绩效目标。整体绩效目标应能体现单位职能、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能分解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科研项目应进行可行性研究和事前充分论证。绩效目标不仅要包括数量、质量、成本和时效等产出指标,还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效益指标。绩效目标包括项目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是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绩效目标选择的适当合理,有助于在绩效评价时更好地反映绩效成果。

三是重视绩效指标的明确性。单位依据整体或项目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应清晰、细化、可量化、可衡量、可比较。清晰细化的指标可以明确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想要达到的效果;可量化、可衡量和可比较的指标可以进行对标考核,能够客观、合理、全面地评价资金使用绩效。

四是预算安排应符合支出标准。建立预算支出定额标准体系,有利于推进预算编制标准化建设。支出标准既是单位实际支付时各项费用开支的标准,同时也是编制审核单位预决算和实施各项审计监督、会计检查的重要依据。支出标准的制定和使用,对于合理使用预算资金,建立良好的支出管理秩序和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预算执行环节

一是加强资金管理,重视“双监控”信息反馈。“双监控”监控的主要内容是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对不对”、执行进度“快不快”和资金使用绩效“好不好”,科研事业单位应积极接受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双监控”的指导和监督,报送相关财政资金支出进度、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及资金拨付使用情况等信息,对本单位产生的监控疑点进行处理,深入分析支出进度慢及绩效目标偏离的原因,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二是加强项目管理,重视项目全周期跟踪问效。从项目发布申报指南、申报、形式检查、专家评审、公示立项,到签订合同、拨付资金、项目实施、经费管理和使用、验收及绩效管理,对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加以整改。科研事业单位是科研项目的主要承担主体,也是项目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全面实施,对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真实合理和相关性承担相应的责任。单位应当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制定各环节的技术及管理规范,按照合同书及年度考核指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据实记录科研过程,用好每一笔财政科研资金。

(三)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环节

一是重视绩效评价的个性化。绩效评价不能千篇一律,根据科研事业单位的职责定位不同,侧重点不同,绩效评价应突出的重点也不同,如侧重基础前沿研究的科研事业单位,应突出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等;侧重公益研究的科研事业单位,应突出国家目标的实现和社会责任的履行等;侧重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事业单位,应突出成果技术转移转化和经济社会持续影响等。

二是重视绩效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随着全面预算管理的不断深入,单位开展整体绩效自评和项目绩效自评以及接受财政部门的重点绩效评价已成为常态,还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价。通过自评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找到单位管理的薄弱环节,进行相应的整改,不断提高单位自身的各项管理水平。

三、科学事业单位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路

(一)提高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

单位要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创新预算管理方式,转变重投入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观念。对科研事业单位而言,争取到更多的科研项目资金固然重要,但是如何用好科研项目资金,发挥其更大的效用,创造出更多的科研成果,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才是重中之重。

(二)完善绩效管理制度

单位应在国家和上级部门已有的法规政策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符合单位自身定位的绩效目标、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管理流程,提出符合单位自身行业领域特点的绩效指标体系,形成一套标准科学、程序规范、方法合理、结果可信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和制度,为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制度依据。

(三)加大绩效管理的广度和深度

预算绩效管理要覆盖单位的所有资金,加强资金管理,强调成本效益原则,清理长期沉淀资金,建立长效机制,盘活各类存量资金。

不断加强科研项目资金的绩效管理,从产出和效益等方面,综合评价项目预算资金使用效果。对项目实行全周期跟踪问效和动态评价调整,对绩效低下的科研项目及时进行调整。

(四)强化绩效激励约束机制

科研事业单位是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单位主要负责人和项目责任人分别对单位整体预算绩效和项目预算绩效负责,对重大项目实行绩效终身责任追究制,真正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通过绩效管理的责任约束,避免主要责任人拍脑袋决策,经过合法合规的程序,评估效益和潜在风險,确保支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终作出科学决策。

财政部门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单位的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相挂钩,科研事业单位内部也要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对单位内部绩效好的项目优先支持,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个人考核和收入以及后续项目支持相挂钩,进一步调动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语

总之,科研事业单位要按照统一部署,加强单位组织领导,严格落实主体责任,逐步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和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将绩效管理理念在预算编制环节、预算执行环节以及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环节体现出来,形成一套符合科研事业单位特点的评价体系、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断提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科研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包国宪,张蕊.从“预算绩效”到“绩效预算”——我国预算绩效评价回顾与展望[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52–60.

[2]王建,杨立霞.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及应用对策[J].经济学,2019(10):36–38.

[3]郑方辉,王彦冰.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背景的财政政策绩效评价[J].中国行政管理,2018(04):19–26.

猜你喜欢

预算绩效管理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应用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深化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绩效管理的应用探析
论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用难点及建议
当前中小工业企业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实践探析
试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
浅析预算绩效管理如何有效嵌入项目管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