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建中职“双高”学校 服务区域社会发展

2020-12-06秦英翔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双高实训育人

秦英翔

镇平县工艺美术中等职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河南省品牌示范校。学校地处南阳市镇平县城区,始建于1986年。自学校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验收以来,学校立足自身发展,遵循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加强领导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办学能力、教学水平、师资队伍、校园文化和综合服务水平,促进产教融合,全面提升学校整体实力。近3年来,学校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为指导,积极创建河南中职“双高”学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软硬件服务能力

学校依托“国家级示范校”和“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加大了校内职业技能实训设施及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合理使用项目建设资金,为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数字化校园建设、信息化建设等项目购置设备,校内设备总值达到4876.2万元,实训实习工位1740个,图书54970册,电子读物24万册,新增了玉雕、电商、汽车应用与维修、珠宝鉴定等专业实训室8个,改建、扩建生产性实训室8个,拓展了原有实训室功能,力求融实习实训、岗位培训、接单加工、咨询服务等功能于一体,为工学结合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各个项目建设,学校软硬件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数字化校园建设正稳步推进,已走上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办学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二、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学校玉雕专业以现代学徒制试点为契机,创新大师工作室制度下的“五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型现代学徒制教学,通过合理设置学徒环节、健全管理制度、抓实学徒过程、严格考核评价等举措来保证现代学徒的培养质量。工艺美术专业全面构建“工学六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前教育专业以养成教育为基础,实施“三步走、六个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从而全面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計算机应用专业形成了“宽基础,活模块,孵化园”人才培养模式。

同时,学校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调整课程内容,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完善校本教材使用,完善修订了玉雕艺术专业33本校本教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内涵建设,重视教育教学研究,促进教育科研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加大教育科研投入,推动教学改革,启动优质课程、精品课程建设,通过常规教学和教科研工作,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目前,学校已经有2个省级课题和3个市级课题已顺利结项,1个省级课题被评为优秀课题。

同时,学校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培优塑强教师队伍。一是实施师资培养计划。近年来,学校先后组织骨干教师赴北京、上海、重庆、苏州等地各大名校进行素质提升培训,鼓励教师根据需求参加转型转岗培训,不断优化专业教师结构,使专业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比例得到了提高。目前,学校“双师型”教师达117人。二是学校定期邀请职教专家、艺术类高校教授、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到校开展专题讲座,进一步拓宽师生眼界,提高师生的专业素养。三是聘任知名技术专业人士做学校兼职教师。玉雕大师范同生、张克钊、刘晓波,省工艺美术大师刘晓强等业界名师的加盟,为学校教育教学与实习指导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学校以“四名”工程(名师、名班主任、名教研组、名专业)为抓手,打造工艺美术类名牌学校,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深入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劳动进校园”“优秀职校生校园分享”等活动,宣传展示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事迹和形象,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

四、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

学校相继建立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完善工作章程,明确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各委员会作用,根据专业发展和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方向和教学内容。

通过与知名企业联合办学,切实提升了办学质量。近年来,学校先后与嘉豪珠宝(南阳)有限公司、苏州文同轩玉雕工作室及镇平县玉神工艺品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与苏州文同轩玉雕工作室联合办学,开设了“文同班”。2019年,淘宝直播镇平基地与学校合作共建淘宝直播实训基地。淘宝直播是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主要课程,学校形成了多元化、规范化的实训基地,强化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能力。

五、拓宽招生渠道,优化教育结构

2019年,学校根据发展实际,成立了集招生、资助、学籍管理、就业服务为一体的学生发展中心,不断完善招生机制。学校建立和普通高中统一的招生平台,于每年春、秋、两期通过微信公众号、下乡深入各中学宣讲、职教周宣传等形式宣传职业教育形势与政策,扩大招生规模,拓宽招生渠道,积极招收初中及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精准服务区域发展需求。截至2019年,学校在籍生达到3500余名。

六、规范学生行为习惯,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建立“三全”育人机制,即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师全员参与,重点打造德育团队;加强值日值班领导领队和对值班教师、值周学生的监察制度,做到随时、随地检查,对学校的每一位学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管理。

同时,学校以“徳塑人生、艺行天下”作为育人理念,加强制度建设,德育工作成效显著。开展国旗下的演讲、“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征文、爱国歌曲演唱比赛等德育活动;注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拓展特色德育渠道,通过网络平台、校外德育基地学习参观,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引进教官管理团队,组建校园“尖兵连”,强化学生自主管理,成为学校管理的新亮点。通过广大师生的不懈努力,3年来,学校共有12个班级被评为省市级优秀班集体,18名教师被评为市县级优秀班主任,6名教官被评为优秀教官,48名学生被评为省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文明学生。在近两年省市级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素质能力展示活动中,学校代表队荣获省市一等奖3人次,市级二等奖3人次,三等奖3人次的好成绩。

七、助推精准扶贫,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学校同地方支柱产业结合,打造职教品牌专业,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深入调研,精心组织送教下乡,使每期培训班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同时,学校创新扶贫工作方式,在村里办扶贫车间搞培训。把扶贫车间办在村里是学校扶贫工作的一项创举。贫困户想在村里就能挣钱,可是车间缺少懂技术的劳动力,得知这一情况,学校积极与扶贫车间对接搞培训,如在凉水泉扶贫车间搞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在老庄赵湾村搞箱包制作培训,使员工技术得到提升,直接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继国家级中职示范校之后,学校于2019年4月成功申报河南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驶入了职教发展快车道。2020年秋季开学,投资3.3亿元、占地320亩的新校区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办学软硬实力得到了全面提升。未来,学校将重点建设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专业群,逐步建设以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新能源汽车装调与维修组成的加工制造类专业群和以家政服务与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等专业组成的公共服务与管理专业群,努力建设与我省职教发展格局和水平相一致、与技术进步和生产变革相适应、具有品牌特色和全国一流的高水平中职名校。(责编  王鹏飞)

猜你喜欢

双高实训育人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数说高教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