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龄人调解”机制的实践探索及教育价值

2020-12-06张诚伍建清游昕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校园欺凌学校管理

张诚 伍建清 游昕

摘要 为了应对当前时有发生的学生矛盾、冲突、校园欺凌等问题,本文以中学生“同龄人调解”机制建构为例,从其背景、定义、价值、内容、实施及效果等维度,详细解读“同龄人调解”机制的建构策略。通过“同龄人调解”的开展,学生矛盾、纠纷得以解决于微末,有效避免了更加激烈的冲突和欺凌事件的发生,被调解人学会了如何相互理解、如何同伴交往,整个班级更加和谐;通过一系列培训和帮助解决处理同学间的矛盾等问题,“调解人”也习得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交流沟通技巧,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社会参与意识和服务精神。

关键词 学校管理  同龄人调解  校园欺凌  学生矛盾

近年来,学生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冲突较为普遍,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在百度中搜索“校园欺凌”,有2440万条内容。而在校园日常生活中,更加细小的学生矛盾和摩擦等问题就更加不可细数。艾里克森个性发展理论[1]认为,中学生正处于“角色同一和角色混乱”发展危机之中,心理不够成熟,好面子,容易冲动,有较大的同龄压力,再加上没有足够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缺乏解决处理问题的办法和处理争端的技能等自我发展的能力,即缺乏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解决争端的公民技巧[2]。因而,许多学生与同学的矛盾和冲突不能及时得到有效解决,导致同学间矛盾、冲突、欺凌等现象层出不穷。

研究表明,人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同类或同伴的影响。就中学生而言,同伴群体是影响中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社会环境,校园生活成为主流,他们与同伴一起渡过大部分校园时光和课余闲暇。与父母或师长等长辈相比,他们在这一时期更愿意同有着相同年龄、境遇,相似经验、习惯、心态的同龄人交流心声和寻求支持。

由此可见,“同龄人调解”切合中学生个性和身心发展特点,是解决学生矛盾和冲突,保护校园安全、学生安全的可行和必要之策。

一、“同龄人调解”机制的内涵

“同龄人调解”是由同龄人中一个中立的第三方发起,为正在经历着问题、争吵、冲突等的学生们进行调解,三方共同处理冲突、解决问题的结构化过程。“同龄人调解”机制整合“同龄人调解”的构成元素并让其正常运行,以解决同龄人的问题为目的。“同龄人调解”机制的构成元素包括“同龄调解人”、调解对象、事由和调解环境。“同龄调解人”是指一名经过遴选,受过培训,掌握了相关技巧,能帮助调解對象解决矛盾、冲突的同龄人;调解对象(被调解人),是指与同学正经历着争吵、矛盾、冲突等问题的,愿意被“同龄调解人”帮助,愿意参与调解的中学生;事由,是指导致争吵、矛盾和冲突的原因;调解环境,是指开展调解工作、活动、会议等的专门的、安全的、安静的办公室或其他场所,也可以是事件发生现场。

二、“同龄人调解”机制的实践探索

现以笔者在某中学开展的“同龄人调解”实践为例,展现“同龄人调解”机制的建构策略和运行过程。

1.“同龄人调解”的知识宣传

“同龄人调解”在国内是一个比较新的事物,学生和家长几乎没有听说过。因此进行一定的宣传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宣传“同龄人调解”,让家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支持。

通过学生间矛盾冲突解决情况的问卷调查,了解常见的学生矛盾和冲突有哪些、能否自己解决、是怎么解决的、是否会恶化、是否知道同龄人调解等情况。通过对家长的调查,了解家长对学生间矛盾冲突的看法、了解家长通常是如何教育和帮助自己的孩子解决同学间的矛盾和冲突的,同时向家长普及“同龄人调解”。教师(通常是班主任)通过班会课宣传和讲解“同龄人调解”和当“同龄调解人”的好处,通过校园广播或者在校园内张贴海报等方式向学生普及“同龄人调解”相关知识。

2.“同龄调解人”的遴选

(1)“同龄调解人”的遴选标准

通过理论和文献研读,根据对家长、学生的调查报告和班主任们对“同龄调解人”的认知和一段时间的实践后,确定“同龄调解人”的遴选标准。

①优秀的个性品质:“同龄调解人”应具有爱心、热心、耐心、细心和同情心;具备良好的品德和责任心,无违纪行为;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心理素质良好。

②必备的心理咨询能力:“同龄调解人”应对心理学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乐于接受新知识;为人真诚,亲和力高,善于倾听,观察敏锐,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号召力;尊重他人及他人的隐私。

③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同龄调解人”应具有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或团体活动的相关经验,组织协调沟通能力较好。

(2)“同龄调解人”的遴选程序

①候选人:以校情和班情为导向,通过自荐、学生推举、老师推荐三种方式,推选出调解候选人。

②面试:培训老师通过面试的方式,当面交流、沟通,准确判断候选人能否通过后续培养成为合格的“同龄调解人”。

③公布名单:通过推选和面试,最终确定“同龄调解人”人选,并通过适当方式公布名单,让学生们知晓调解人,进一步提升“同龄调解人”知晓度。

在整个遴选过程中,要广泛宣传,公开选拔,选出在学生中有领导力,能服众的同学。可以每个班级组织遴选,择优向年级或学校推荐2~3名同学,要形成一个“调解人”团队。“同龄调解人”的选拔,应考虑到男女比例、班级层次等因素,尽量让各班都有人入选。

3.“同龄调解人”的培养内容

“同龄调解人”在班级中开展“调解”,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班级中能维持自己的威望,有较好的观察和沟通能力,具备一定的处理和解决人际问题和矛盾的基本技能,以及愿意为同学们服务的精神。遴选出来的“同龄调解人”并不一定具备以上的能力,因此必要的培养和培训就必不可少。

(1)学习“同龄调解”相关理论

①组织“同龄调解人”学习“同龄人调解”理论,知道“同龄人调解”是一个结构化的过程,由同龄人中一个中立的第三方发起,为正在经历着问题、争吵、冲突等的学生们提供一个得到相互都满意的结果的机会。

②“同龄调解人”要知道“同龄人调解”的目的是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和矛盾,重归于好,帮助教师发现一些更严重的校园欺凌或暴力行为的萌芽。

③“同龄调解人”要学习“同龄人调解”的范围:用词不當或骂人、关系紧张、谣言或闲言碎语、欺骗或偷盗、破坏公物或他人财物、课堂或课外争执、初级的恃强凌弱、打人或打架斗殴等。当然,“同龄人调解”也有一些不适用的情况,如性侵、自杀、吸毒、持有刀具以及其他犯罪行为等,这些情况就要上报老师或学校。

(2)培训人际沟通能力和技巧

由有经验的班主任或者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对“同龄调解人”进行人际沟通技巧辅导,让他们学会一定的沟通技巧。“调解人”的培训者应通过专题讲座、情境推演、任务布置、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和培养“调解人”以下三类品质和技巧。

①个性品质方面:专心、耐心、同理心。

②倾听技巧方面:停口(倾听)、微笑(营造轻松气氛)、让对方知道你想听他的意见。

③反馈回应方面:提出问题时以鼓励对方的语气或中性语气;避免争论及批评别人;回答问题干脆,然后加以解释;提问之前提供必要的情况;要说到点子上;所谈事情要表达清楚;重复要点,把观点说清楚;要尽量得到对方的回应,如发现对方有异议,要问清楚他的观点。

(3)培养领导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或从事学生工作的专任教师对学生开展培训和讲座,通过多次培训、真实调解观摩、模拟调解,培养“同龄调解人”组织会议和掌控节奏的能力,并为“同龄调解人”提供解决学生间常见矛盾、争吵、冲突等的参照办法。在调解前后,教师及时跟进帮助“同龄调解人”;“同龄调解人”也要多思考、请教,调解团队相互交流和探讨。

4.“同龄调解人”的调解程序

(1)获取信息

“同龄调解人”要通过自身或者其他同学了解正在经历问题、争吵、冲突等的学生信息,以及他们的性格、爱好、家庭、学习等情况。学生能主动暴露问题、接受调解最好。

(2)单独沟通

为了顺利开展调解,“同龄调解人”要逐一对涉事双方在校园专门的调解室或者公共但私密的场所进行单独沟通,了解事件起因等情况和他们的调解意愿。

(3)开展调解

在征得涉事方同意的情况下,组织双方到调解室进行调解。双方各自陈述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同龄调解人”帮助梳理事情的来龙去脉,进行一定的心理安抚并提供建议。然后双方各自提出解决方案。

(4)促成和解

经过双方的沟通和“同龄调解人”的调解,双方签订和解协议书,并签名认可。最后握手、和好。

(5)跟踪观察调解效果

做好调解记录,及时进行跟踪和回访。如果调解失败,继续沟通,重复以上步骤。

5.“同龄人调解”的总结、评价

(1)总结反思

“调解人”和培训者应通过召开团队会议,交流调解感想,撰写调解日记等方式及时总结反思调解案例和培养策略,促进“调解人”和培训者不断成长、成熟。

(2)监测评价

通过成功调解的定量统计和对成败的定性和归因分析,对“调解人”、培训者或者班级进行评估、表彰优秀,提高“调解人”、培训者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和班级的积极参与。

三、“同龄人调解”机制的教育管理价值

1.解决学生矛盾于微末

“同龄人调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种和平的解决矛盾的办法[3],有利于利用“学生最了解学生问题”的现实,同学间容易沟通和理解的特点,在微末状态就解决掉同学间矛盾、冲突等问题,避免问题由小变大,出现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等严重事件。

2.补充校园防欺凌体系

国务院和教育部先后发文强调打造平安校园和“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学校五级学生欺凌防治工作责任体系和制度体系”[4],但是体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况且,现在的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告知自己经历的矛盾和摩擦,许多班委和同学也不愿意多管其他同学的闲事,这可能会导致体系建立起来了,而信息的获取渠道还是比较缺乏。“同龄人调解”机制的建立,就是对校园防欺凌体系的有益补充,有利于营造安全、温馨的校园、班级氛围,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有利于提升校园安全水平。

3.提升学生能力素养

通过“同龄人调解”,参与的“调解人”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学会了如何去处理争端,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愿服务的意识。在调解过程中,他们解决矛盾冲突的知识和技能,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领导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提高。这些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调解人”进一步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健康生活。“被调解人”通过调解,不仅解决了与同学的矛盾或冲突,也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他们会变得更加自律和宽容,懂得换位思考。

4.提高教师德育水平

通过培养和帮助“同龄调解人”,老师们响应了国家教育部的号召,回应了社会家长对校园安全的关注,学习了新的德育教育理念,获得了更丰富的实践性知识,提高德育水平,践行“现实需要,马上学习”的终身学习理念和“立德树人”的教育追求,丰富了教育手段和技能,充分诠释了教育情怀。

如果“同龄调解人”的培养和该机制能得到推广和坚持,不仅学校和班级会更和谐,学生得到发展,家长也会对我们的学校教育更满意。

参考文献

[1] 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 张添翼,程红艳. 朋辈调解:培养学生解决冲突的公民技能[J].外国教育研究,2012(09).

[3] Thompson,S.M.Peer mediation:A peaceful solution[J].School Counselor,1996(11).

[4]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开展中小学生欺凌防治落实年行动的通知[Z].教育部网站,2018-04-28.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校园欺凌学校管理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浅议学校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专项治理“校园欺凌”
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