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深”有方法 登“高”有技巧
2020-12-06张峰高琴
张峰 高琴
中学生作文,表面上是在检测其写作水平和能力,其实质是在考查其对事物或现象的认知和理解,以及其能否准确、灵活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下面,笔者借助实例谈谈如何指导中学生写出有高度、有深度的作文。
一、从写作立意上突出高度和深度
要写出有高度和深度的文章,必须首先从立意入手,立意不高不深,是很难写出有高度、有深度的文章的。在教学中,笔者特别强调立意高远,以高远的立意突出文章的高度和深度。
在指导学生写作前,笔者首先出示作文材料:
春秋时期,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助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即位成为齐桓公。鲍叔向桓公推荐了管仲,并甘居其下,桓公重用管仲,终成一代霸业。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接着,笔者指导学生对这个材料立意。中学生对这个材料比较熟悉,在立意上没有什么障碍。阅读材料后,很多学生已经写出了自己对材料立意的理解,比如唯才是举、宽容等。这些立意很普通,没有深度,也没有高度。于是,笔者要求学生从不同人物特点的角度重新立意,经过分组讨论,甲小组从齐桓公的角度这样立意:成大事者不记仇;唯贤是用;宽容是对人才的最大信任;胸怀、格局决定成败。乙小组从管仲的角度立意:千里马既需伯乐举,也要伯乐用;信任是不负所托的基础。丙小组从鲍叔的角度立意:无绿叶则没有红花;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心底无私才能甘居人下。这样的立意显然有了高度和深度,但仍然有缺憾。
为了让学生写出立意更深的文章,笔者这样提示:“材料只有三个人物吗?”学生稍稍回顾材料,立即回答:“不止三个人物,还有孔子和司马迁。”笔者再次暗示:“孔子和司马迁虽然不是材料中的主人公,但他们的评价与本次作文没有关系吗?”全班学生齐声回答:“有关系!”笔者第三次引导:“既然有关系,为什么大家在立意时就忽视了他们的评价呢?其实,这两个评价可以让你的作文立意高远,观点新颖,个性突出。请同学们仔细揣摩这两个评价。”学生听了笔者的引导,立即交头接耳起来,不一会儿,学生开始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从孔子评价的角度,挖掘出“最好的治理是文治”“霸以王道,仁者无敌”等观点;从司马迁的评价角度,挖掘出“知人甚于贤能”“让伯乐成为主角”的观点。这些立意既新颖独到,也有了深度和高度。
二、从选材上突出高度和深度
在具体写作中,立意即使很普通,也不能说明由此立意写出的文章就一定很普通。特别是在考场上,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挖掘出高远的立意,但这并不能意味着文章就不能在其他方面体现高度和深度。
在写作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写作实际,引导学生在立意普通的情况下,如何使自己的文章显出高度和深度。在指导学生写作前述材料作文时,有学生立意为“心胸宽广天地阔”,这个立意很普通,也很大众化,而且所用的正面论据是蔺相如心胸宽广,不计前嫌;反面论据是《水浒传》中的白衣秀士王伦因心胸狭窄而身首异处。不可否认,这两个论据都能佐证这名学生的观点。但是,这两个论据都显得俗滥,没有高度,也缺少深度。基于此,笔者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这些众所周知的普通素材,你还能想到哪些更典型、更权威、更有高度和深度的素材?”经过思考,有学生答“李世民不计前嫌重用魏征”,也有学生答“宋文帝刘义隆心胸狭窄,罔顾国家利益,杀害了‘塞上长城檀道济,最终导致北伐失败”,等等。这些论据明显比蔺相如、白衣秀士王伦的事例更有高度。但是,笔者认为,写作高度和深度不仅仅是拿古人说事,而是要立足现实,要高站位,结合时事,与时俱进,用现实中的重大事件来佐证观点,如此,文章才能显出时代的高度。于是笔者引导学生从当前的国内、国际时事中寻找素材,经过小组讨论,学生从中美关系史中搜寻到“中美1972年乒乓外交”的事例,用以佐证“胸怀宽广,不计前嫌”;也有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搜寻到“中国在抗疫中不计前嫌赢得世界尊重”的例子。这样的论据不但具有典型性和权威性,更重要的是,它们让普通的立意显得有高度、有深度。比如,学生李昱的习作片段:
新冠疫情暴发之初,世界上一些戴有色眼镜的国家大肆攻击中国的抗疫措施;而当疫情在这些国家肆虐时,中国人民以世界抗疫大局为重,不但不计前嫌,而且还伸出援助之手,派出医疗队逆行而上,给疫情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捐助大量的防疫物资,为这些国家的抗疫斗争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就是心胸宽广、不计前嫌。
片段紧扣“心胸宽广天地阔”这个普通的立意,但因为论据本身高、大、上,因而使普通的立意显得有高度,有深度了。
三、从说理上突出高度和深度
文章的高度和深度不仅表现在立意的高远和材料的高、大、上等方面,而且还表现在说理或语言的表达上。一篇文章立意普通、选材大众化,如果能在说理或语言表达上精心打磨,也可以让平凡、普通的文章显得有高度、有深度。
说理是议论文的主要内容,站位高的说理能够弥补立意和选材的不足,也能突出文章的高度和深度。在指导学生写作前述材料作文时,笔者发现有学生这样写道:
心胸宽广、不计前嫌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只有那些心胸宽广的人才能容得下不同的意见,只有那些不计前嫌的人才能赢得对方的尊重。
片段强调了“心胸宽广天地阔”的立意,应该说没有什么问题;但从论述角度看,这样的说理很普通,也很大众化。如何让说理变得高、大、上呢?笔者这样引导学生:“请同学们反复咀嚼‘天地阔,其中的‘天地指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有学生说“‘天地可指人生”,有学生说“‘天地可指社会发展”,有学生说“‘天地可指国家进步”,等等。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加以引导:“既然‘天地能够高、大、上,‘阔又何尝不能呢?请大家思考,‘阔除了本意外,还可指什么?”学生有了对“天地”的理解,很快就找出与之对应的“阔”的意义了,大多数学生都能答出“‘阔可指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也有学生答“‘阔可指社会发展的措施”,还有学生答“‘阔可指提高综合国力、促进国家强大的方针、路线等”。在学生弄懂了這些之后,笔者让学生按照说理也要有高度、有深度的要求重写片段,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优秀片段:
心胸宽广、不计前嫌不仅是人的优秀品质,更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软实力。只有那些心胸宽广的民族或国家,才能够敞开怀抱,兼容并蓄。在民族与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由于历史原因,存在某些矛盾是正常的,但如何对待这些矛盾却是检验一个国家和民族胸怀是否宽广的标准,我认为,“不计前嫌”是基础,立足现实是务实,面向未来是眼界。没有基础,何来务实?又何来眼界?
这样的论述明显超出了一般的说理,将“心胸宽广、不计前嫌”置于民族、国家层面,文章的高度和深度也就凸显出来了。
(作者单位:枣阳市太平镇第二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吴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