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调查与分析
——以汴绣为例

2020-12-06河南轻工职业学院

艺术家 2020年6期
关键词:刺绣文化遗产大众

□张 楠 河南轻工职业学院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做出了清晰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随着环境与自然的关系和历史条件的改变,群体和团体在这个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断创新,同时赋予自己新的身份,从而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激发了人类的创造力。

二、数字化保护的概念

数字化是利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将视频、图像和文字转换成数字代码,以视觉形式再现信息原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保护可通过数字影像处理、虚拟现实、3D建模及打印、数字化采集、存档及管理等方式,使人们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借助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对非物质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存储和再现。

三、国内、外非遗数字化保护情况

笔者以2015——2020年为时间跨度,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输入“非遗数字化保护”进行检索,发现相关文章数量呈递增趋势。2012年只有一篇相关文章,而2019年论文数量高达37篇。笔者输入“刺绣数字化保护”进行检索,发现一共有10篇相关文章,其中三篇为硕士学位论文,六篇为期刊论文,其次并未涉及汴绣的数字化内容。笔者输入“汴绣非遗数字化保护”进行检索,没有搜到任何信息。目前,在国内外这一块仍属于空白区域。

笔者在手机App store中输入“刺绣”“苏绣”“湘绣”,分别找到“中国刺绣”“苏绣——传承有生命的静物”“沙坪汉回景区”这三款App。其中,“中国刺绣”平台介绍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刺绣产品、刺绣流派、历史知识、相关企业及最新动态;“苏绣——传承有生命的静物”平台分为传承人介绍、针法技艺介绍、刺绣艺术馆介绍三大模块,每天还有教学视频、十二节气、苏州园林、苏州美食等信息的推送;“沙坪汉回景区”则是与旅游相结合的综合服务平台。而输入“湘绣”“蜀绣”“汴绣”等,没有相关信息显示。

随着数字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博物馆云涌而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中详细列举了国内、国际组织机构出台的相关政策,最新的新闻资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名录、生态保护区、示范基地,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等。关于刺绣的非遗数字化,博物馆至今没有找到相关信息。

四、汴绣数字化保护的规划

(一)构建汴绣数据库

汴绣数据库通过数字化技术将汴绣与相关的针法、影像、图片进行数字扫描采集,建立汴绣数据库;对汴绣传承人的相关数据和教学视频进行了分类、编码,建立了继承人数据库,并实时更新相关传承人的资料;将具有历史意义的汴绣作品通过3D扫描、3D建模等技术对文物的图像、结构、纹理等方面进行高清晰度的再现、修复和保存。汴绣数据库在为大众提供海量信息化知识的同时,还成为集储存、服务于一体的汴绣数字资源库。

(二)搭建汴绣网络互动平台

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搭建汴绣网络互动平台,能拉近民众与传统文化的距离,促进同行传承人之间的技艺交流、知识分享,同时也便于广大汴绣兴趣爱好者欣赏佳作、学习交流、获取知识。汴绣网络互动平台应包括汴绣行业的最新动态、汴绣作品、针法教学视频、汴绣论坛、相关政策等。大众亦可通过平台,加深对业界发展的认识,促进文化交流。

(三)全方位数字化展示

传统博物馆和艺术馆通过引进数字化信息设备,以视频、动画及其他形式展现传统展品,从而提升了视觉体验,提高了大众参与度。其中VR技术可以真实地还原汴绣的制作过程,实现虚拟在线、可视化操作及跨空间互动,让学习者在虚拟空间中获得真实的学习感受,从中感受到汴绣的魅力。

(四)促进数字化传播

在数字化时代,App的普及给汴绣的数字化传播提供了新思路。例如,故宫博物院开发了一款应用程序,这使大众只需使用移动终端,就可以观看故宫的展览,包括文字图片及VR全景模式,使观者仿佛身临其境与文物展品近距离接触。基于此,我们可以在行业协会的支持下,开发以汴绣为主题的App,并定期推送相关的汴绣展览、汴绣讲座和汴绣学习信息,同时上传教学视频,尽显传承人的风采,此外,也可以增设设交流版块,让大众能够随时随地地交流互动。

猜你喜欢

刺绣文化遗产大众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与文化遗产相遇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大众ID.4
上汽大众
Tough Nut to Crack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