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抽象表现主义的发展历程

2020-12-06王文娟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艺术家 2020年8期
关键词:波洛克表现主义艺术家

□王文娟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的美国纽约,又称纽约画派(The New York School)。它引领美国现代艺术的崛起,在美国现代美术史上和西方现代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抽象表现主义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抽象表现主义”作为艺术史概念是1946年由罗伯特·科茨首次提出的,其用以指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国纽约为中心影响广泛的现代艺术运动。与此同时,新的文化氛围的形成和建立,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发生和发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方面,欧洲重要的现代主义艺术家避战迁往美国,使欧美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其中,达达主义(Dadaism)的杜尚(Marcel Duchamp),抽象主义(Abstractionism)的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和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的达利(Salvador Dali)、米 罗(Joan Miro)、恩 斯 特(Ernst Engel),包豪斯艺术(Bauhaus)的霍夫曼(Hans Hofmann)等辗转美国,为美国带来了现代主义的思想火种。一些艺术家在美国开办学校,如霍夫曼在纽约教授抽象主义和表现主义相结合的艺术风格,对克拉斯(Lee Karasner)等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艺术机构、艺术市场和艺术教育等开始发展。1929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成立,首任馆长巴尔(Alfred H.Barr)致力于现代主义艺术的展示、收藏、研究和公共教育,对现代艺术的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之交,随着经济复苏,艺术市场重新回到大萧条前的状态,画廊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如1942年佩吉·古根海姆(Peggy Guggenheim)成立的本世纪画廊对抽象表现主义的青睐,为其发展注入了活力。由此可见,当时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对抽象表现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经历了从萌芽、成熟到衰落的三个阶段:

一、萌芽时期(1943—1948年)

在抽象表现主义产生之前,美国本土没有原生的现代艺术,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美国大致有三种艺术形式:第一种是左翼的社会现实主义艺术,第二种是乡土绘画,第三种是模仿抽象主义的艺术。在20世纪40年代的探索期,高尔基(Arshile Gorky)是连接欧洲和美国新绘画风格的重要人物。他也非常懂得如何模仿,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毕加索(Pablo Picasso)、康定斯基、米罗的影子。在波洛克(Jaskson Pollock)的早期作品中,可以看到他的早期皮肤黝黑的自画像是受到乡土绘画的影响,在1943年的作品《男人和女人》中开始转变为立体主义(Cubism)风格。在各种风格的影响和探索下,无论是第一代还是第二代移民艺术家,都渴望在新的土地上创造出一种崭新的时代风格。

在1943—1947年间,佩吉在本世纪画廊为霍夫曼、波洛克、罗斯科(Mark Rothko)、斯蒂尔(Clyfford Still)举办了个展。虽然艺术市场仍以欧洲成名的艺术家的作品为主,但是抽象表现主义市场的认可度较低,佩吉经营惨淡,最终以关门告终;但对以波洛克为代表的艺术家大量早期作品的收藏,给予了艺术家们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

1946年终于迎来了抽象表现主义的拐点,罗伯特·科茨(Robert Coates)第一次使用了“抽象表现主义”的概念,并预示一场艺术运动即将诞生。1947—1948年,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开始摆脱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影响,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1]。例如,1947年,波洛克受到荣格心理学的影响,在印第安人巫术的启示下,将画布平铺在地上,通过在画布四周游动,挥洒颜料作画,并将沙、玻璃、烟头等垃圾直接洒在画面上。他将身体和过程带进绘画,形成他最具代表性的“行动绘画”(Action painting)风格[2]。1948年,纽曼(Barnett Newman)的“拉链”风格的作品问世。同年,罗斯科也转向了“色域绘画”(Colour-field painting)。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们通过摆脱主题和具象,以直接用色彩去表现自己的情绪和感情为标志,确立了抽象表现主义的诞生。

二、成熟时期(20世纪40年代末期—50年代中期)

这个时期,抽象表现主义在理论和创作方面均有新的突破。抽象表现主义在国际间的巡展和传播,不但成为美国主流的艺术样式,还成为影响欧洲大陆重要的艺术思潮和运动。

在创作方面,抽象表现主义迎来了创作高峰。例如,波洛克在妻子克拉斯的帮助下,暂时成功戒酒,在长岛工作室安心创作,进入了高产时期;海伦(Helen Frankenthaler)在波洛克的影响下,创作了其代表作品《海港》;克拉斯也开始了抽象拼贴风格的创作。

抽象表现主义的理论也在不断深化。1952年,哈罗德·罗森伯格(Horold Rosenberg)在《艺术新闻》中发表了《行动绘画》一文,从形式主义批评的角度,强调了“行动”在抽象表现主义中的重要价值。格林伯格从文化分析的角度,为抽象表现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1955年,他在《美国式绘画》一文中将抽象表现主义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具有满幅(All-over)“抽象—表现”倾向的绘画,以马瑟韦尔(Robert Motherwell)和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代表;具有“滴洒”(Drip painting)倾向的绘画,以波洛克为代表。其中,抽象表现风格符合了西方艺术“形式简化”的发展逻辑。形式因素来源于后立体主义的传统,表现因素受到德国的影响多于法国。另一类是具有“色域绘画”倾向的绘画,他勾勒了从透纳(Joseph Turner)到蒙德里安、马列维奇(Kazimir Malevich),从晚期莫奈(Claude Monet)再到纽曼、罗斯科为线索的发展逻辑,同时对其“合法性”进行了加持。他认为抽象表现主义既符合了西方现代主义形式的发展逻辑,同时又在“自我批判”中对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进行了超越[3]。

与此同时,在画廊、美术馆、国家文化政策的共同推动下,抽象表现主义成为欧洲当时最重要的艺术思潮。首先,画商贾尼斯(Sidney Janis)将其作品与欧洲大师一同展出,并逐渐赢得市场认可。其次,现代艺术博物馆在1942年成立了国际项目部,洛克菲勒基金会在5年内捐款12.5万美元用于海外展览。MOMA在巴黎、伦敦、东京等地举办了美国艺术的推广展,并且,对抽象表现主义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收藏。

三、衰落时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60年代初)

20世纪50年代,抽象表现主义已经成为美国当时最重要的艺术运动,但其受到来自内部的危机和外部的挑战,最终走向衰落。

从内部来看,首先,抽象表现主义作为一种主流艺术的样式,走向了被模仿和自我模仿的怪圈。其实验性和原创性逐渐丧失,陷入样式主义的泥潭;其次,艺术内部开始分化。例如,莱茵哈德(Ad Reinhardt)创作的一些黑色正方形画作,直接影响了极少主义艺术家斯特拉(Fank Stella)的黑色绘画系列(Black painting)。另外,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许多重要的艺术家与世长辞,1956年,波洛克遭遇创作瓶颈,终日借酒消愁,最终因酒驾身亡。1962年和1967年克兰(Franz kilne)和莱因哈特也相继离世。

从外部来看,20世纪60年代新的艺术流派层出不穷,抽象表现主义已沦为了明日黄花。首先,从抽象表现主义母体中孕育而出的极少主义(Milimalism)处处与其针锋相对,提出“看到什么就是什么”的美学主张,呈现出非个人的、重复性、机械性和物质性,恰好与抽象表现主义强调的个性、偶发性、表现性、充满情感的艺术特点背道而驰。其次,随着电视机的普及,消费文化的兴起,波普艺术(Pop art)横空出世,引发人们的广泛共鸣,并很快取而代之成为20世纪60年代的艺术主流。相反,抽象表现主义一开始强调精英性,强调形式和媒介的独立性,丧失了介入社会的可能;同时,艺术批评、策展和画廊也随之转向。尽管格林伯格极力反对极少主义和波普艺术,但却无法阻止历史发展的潮流。他不得不承认,在1962年第一代抽象表现已经死亡。1962年,他在《抽象表现主义之后》一文中提出了“后色彩抽象”(Post Painterly Abstract),希望超越波洛克和德·库宁的线性抽象艺术。抽象表现主义的重要经营者贾尼斯敏锐地从1962年也开始以“新现实主义”(Neorealism)来推广波普艺术。由此可见,随着抽象表现主义大师们的纷纷离世、外部文化环境的变化,抽象表现主义变异并走向衰落[4]。

结 语

综上所述,抽象表现主义是美国本土的第一个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也是二战后西方第一个重要的艺术运动。而抽象表现主义的崛起标志着纽约替代巴黎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艺术中心。同时,其衰落也标志着一个新的艺术时代的到来。

猜你喜欢

波洛克表现主义艺术家
波洛克的抽象滴流艺术
情绪在表现主义油画中的实践与运用研究
关于表现主义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李·克莱斯纳对波洛克绘画的影响
表现主义音乐的哲学思考
张春旸和她的表现主义绘画
行动绘画大师波洛克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