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无间道》的镜头技术
2020-12-06刘梦湲辽宁师范大学
□刘梦湲 辽宁师范大学
电影景别的变化可以带来观影视点的变化,它能够在满足观众从不同的视距、不同的视角观看景物的心理要求的同时,掌握观众思想动态和欣赏趣味。
一、电影开头二人第一次在警校相遇时的情景
画面主要运用了两个人物的特写镜头,在陈永仁被警校开除后,影片略显静止地对比了两人的态度,特别是对他们两人一个向后转头,一个向前转头的动作进行了一个特写的拍摄,眼神的刻画也通过特写手段表现得淋漓尽致,更让人对这个改变两人的人生的时刻印象深刻。紧密流畅的切换镜头把陈永仁作为古惑仔打架和刘健明作为警察在训练的剧情展现得淋漓尽致,陈永仁的手指点墙特写则是为他之后做卧底用摩斯密码报信做铺垫,镜头是在转变中快速地做铺垫,可谓短而精彩。而这个转头就是二人命运巨大反差的一个象征性表现,头转过,命运就此别过,而最后一个全景镜头,门里门外,从此就是两个再也不同的世界。
二、两人的生活状态
这段情节的画面主要是采用交叉式蒙太奇的拍摄手法,运用分叙的手段,将两位主角各自不同的生活与命运,通过一条共同的时间轴来表现,将其交错穿插在一起,通过镜头不断切换、穿插、跳转,表现了同一时间段内分别做着警察与警方卧底的两位主角的不同命运。将两位主人公放在一起表现后,他们之间的差异和命运的殊途感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蒙太奇是影视艺术中最独特的表现手段,展现了影视艺术特有的时间、空间及其复合,可以在各种空间中自由转换。
影片运用了甩镜头和对比式蒙太奇的表现手法。首先是年轻时的陈永仁在被抓进警局时拍照,然后镜头一晃变成了他成年之后的模样;而表现刘健明时,也是在拍摄年轻的刘健明时通过甩镜头将画面快速切换到成年的刘健明身上,这个甩镜头的运用让两组不同的时空自然地衔接在一起,同时压缩了电影时间,直接快速地切入主题,为之后人物性格的刻画与情节的展开做铺垫。通过运用对比式的蒙太奇,将二人从年少到成人不同的命运身份加以展现,象征了二人命运的对立,表现了两位主人公以前、现在、以后都将会因命运交叉而又殊途。
三、黄警司牺牲
电梯层数的缓慢特写、黄警司电梯门被缓缓打开的特写与大部分急速运动镜头的强烈对比更是推动着剧情走向高潮。画面采用了特写镜头和插叙手法,当黄警司从大厦顶楼被人扔下来时,镜头对当时的陈永仁进行了特写拍摄,脸上那种震惊、悲伤、恐惧、茫然的表情全面呈现出来,形象可感,这短暂的一分钟剧情好像被拉长了。然后采用插叙的手法切入了黄警司生前和陈永仁相处的情节,缓缓播放的音乐和缓慢切换的镜头及演员震惊无奈又悲伤的表演,以及黑白色调的画面处理,让整个情节蒙上了一层悲伤的色彩,温情的过去与残酷的现实对比和碰撞,让画面传达出一种具有巨大反差感的悲伤情绪。
四、天台见面
天台对峙的镜头采用了大特写和内切的手法。镜头在对峙的两个人中切换和跳转,内切镜头让这种对话感与交流感得到了加强,让这段对话的情节表现得更为深刻,同时在镜头的反复切换中,通过大特写的刻画,两个人无论是心理活动,还是或坦然,或紧张,或无奈,又或辛酸的神态表情都直接反馈在脸上。
两人回身注目的镜头采用了交叉蒙太奇与主题蒙太奇两种手法,依旧是大特写,与片头相呼应,是本片最有内涵,也最有深意的升华一笔。影片最后是两个人的特写,随后是刘个人特写,回到正篇叙事,也就是陈刘人生转换点,陈永仁被赶出学校时的镜头,配上“我想和他换”,影片在最后依然是这个镜头,只不过是换成了成年之后的他们,而这一转头采用了主题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影片反复强调这个转头的瞬间,似乎命运的转折就在此刻被放大,这一转就是命运的一转,而采用成年后的主角形象,仿佛在暗示多年之前他们就预见了会是现在的结局,而结尾刘健明说的那句“我想跟你换”,揭示了他内心复杂的情绪,把刘健明的内心矛盾放大而又具象化。影片结尾处重复蒙太奇的使用,极大地丰富了影片两位主角的形象与性格色彩,再次扩大了其中的命运的差异性和殊途感,是与电影前半部的呼应,意指两人所选不同的路,会有不同的结局。
之后的部分,可以说虽然情节有变化,但是拍摄手法不变。而在电梯口陈永仁被一枪击毙,黑白的镜头配上缓慢的肢体动作,枪声和突然黑幕,没有血腥的场面,让电影再次进入高潮。黑幕结束后,陈永仁缓缓倒下和再现《再见》背景音乐,这正是黑幕的使用和情节设计的巧妙之处,再一次的慢镜头和背景乐的配合,将电影推向二次高潮。
《无间道》故事在发掘人物内心上下足功夫,时间和镜头的运用都很紧凑,这不仅是编剧对剧情把握尺度的问题,还是导演对情景的合理性运用问题,复杂的剧情在对称的拍摄下,变得井井有条、扣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