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电影《少年的你》人物形象解读
2020-12-06龚鲁艳北京电影学院
□龚鲁艳 北京电影学院
《少年的你》打破了以往青春电影的守旧模式,借助校园霸凌的现实题材讲述了一段少年少女的残酷青春。该片不仅获得了15.58 亿的高票房,还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校园霸凌群体的关注。
《少年的你》是曾国祥继《七月与安生》后导演的第二部青春电影,影片用真实而又激烈的方式将校园霸凌、教育缺位等社会问题赤裸裸地摆在观众面前,从而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这部影片讲述了在高考复读中心,优等生陈念长期被同学魏莱霸凌,街头混混小北的偶然出现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一丝光亮,二人彼此守护,负重前行的故事。人物是一部影片的灵魂,为了更好地论述这部佳作,本文将从三个阵营来分析人物形象。第一个是反抗到底的受害者——陈念、小北,第二个是被施暴的施暴者——魏莱等人,第三个是坚守正义的执法者——郑易等人。
一、受害者
陈念——折断羽翼的前行者
她是一名羽翼被折断的前行者。她生长在单亲家庭,母亲整天被追债。她一心想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带母亲逃离“阴沟”。她外表柔弱,但内心坚强,虽然长期被霸凌,但是依然没有放弃要考出去的信念。她有怯懦的一面,当胡小蝶出现问题时,她没有及时伸出援手,之后便一直心怀愧疚;她也有勇敢的一面,当她第一次看到小北被打时,虽然恐惧但还是选择报警。她体谅别人,即使被同学嘲笑和霸凌,依然没有麻烦母亲,当看到小北受伤,她也会发自心底地去关心。
小北——伤痕累累的守护者
他是伤痕累累却充满了英雄主义色彩的守护者。他儿时就被父母抛弃,背负着原生家庭的痛却努力地生活着,冷酷麻木的面孔下有着一颗温柔善良的心。除了陈念从来没有人关心过他,陈念填补了他内心缺失的爱,所以陈念一个小小的举动便让他愿意拿出生命去报答。小北有着为陈念赴死的英雄主义,是浪漫而有力量的。
就单个人物形象来说,陈念和小北这两个人物形象并没有新颖之处,但当两个完全相反的人联盟时便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陈念是学校优等生,而小北是街头小混混;陈念外表柔弱,内心坚强,而小北外表坚强,内心柔弱。当小北决定要守护陈念的时候,他就有了足够坚强的动力。在这种极端的情境中,两个人的关系很复杂,既是战友,又是伴侣和亲人。这种充满了英雄主义色彩的反抗者联盟符合观众的审美期待。
二、施暴者
魏莱——心灵扭曲的施暴者
魏莱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她的父母从小对她家教严格,甚至灌输给她变态的价值观。这种教育就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子,她从小就像他们的玩偶一样逆来顺受。魏莱在学校施暴只是她宣泄这种情绪的出口。她的形象打破了传统对施暴者的刻板印象。她有着天使般的面孔,十分善于伪装,只有提起父母时才会原形毕露。尤其是当魏莱拍了陈念的裸照,陈念要报警时,魏莱竟然表现出变态的慌张,甚至下跪求情,还坦言因为上次高考没考好,父亲已经一年没理她了。魏莱是心灵扭曲的施暴者,但其背后真正的施暴者是她父母变态的教育方式。
施暴者形成了一个食物链,一环扣一环。除了魏莱,她的两个“手下”也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她们虽然是施暴者,但同时也一直受到魏莱甚至是整个家庭和缺位教育体系的霸凌。徐渺的母亲为了孩子当众给老师下跪,罗婷父亲竟然当众殴打她。这样的施暴者形象比较丰满且具有代表性,观众除了对她们又恨又怜外,还会进行深刻的反思。
三、执法者
郑易——正义的理想主义者
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即使这个世界有那么多阴暗面,他还是怀着理想主义追求真正没有任何偏颇的正义,跟其他警官有着很明显的不同。他会真的同情被害者,但他的行为要受到制度的制约,所以受尽侮辱的陈念才会将希望寄托在小北身上。他知道小北是在替陈念顶罪,没有人能替另外一个人救赎,所以他不是不放过陈念,而是相信法律的公平,也希望他们不要怀着愧疚过完下半生。
其他两位执法者代表了社会上两种其他的态度,王立是站在陈念的对立面,虽然想破案却没有人情。另外一位是老杨,他看过太多类似事件,相比于郑易少了些热血,多了些无奈。这样的人物形象其实就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显示出人们对待霸凌事件三种不同的态度。
无论是带有浪漫英雄主义色彩顽强反抗的受害者、带有悲情色彩的施暴者还是努力维持正义的执法者,每个人物都没用前史交代,而是通过语言、行为、细节及人物关系来塑造,形象真实饱满、干脆利落。影片更像是三个阵营间一场残酷却又温暖的格斗比赛,能够紧紧抓住观众的心,但最终没有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