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演奏艺术中的气与韵
2020-12-06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
□计 璇 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
古筝是我国传统的演奏艺术之一,其艺术表现形式十分独特,尤其是气与韵的运用,其对古筝的演奏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对古筝演奏艺术中的气与韵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气”在古筝演奏艺术中的重要性
(一)调气方面
作为古筝演奏艺术中气韵的重要因素,气是古筝演奏艺术中的关键要点。古筝的演奏艺术中,调气包括呼吸的节奏、呼吸的连贯度及呼吸的停顿。因此,调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古筝的演奏效果。具体来说,为了更高层次地诠释作品中各部分的音乐思想,古筝演奏者在完成演奏的同时,必须具备掌控气息节奏、调节气息浮动的能力。演奏者只有把握演奏的律动,才能提升演奏的层次,最终将最佳的演奏效果呈现出来。
气息的运用,在演奏过程中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因此,演奏者必须根据不同音乐表情、乐段情景来采取不同的调气方式,并正确运用,从而达到控制音乐呼吸节奏的效果。例如,在弹奏气势较为震撼的古筝曲目时,弹奏者要具有沉稳的气息和冷静的精神力,保持放松的状态,并根据乐段不同的要求,对力量进行掌控,不要让气息变得急促、慌乱,否则会打乱音乐的呼吸节奏,影响演奏效果。而柔和的古筝曲目则需要演奏者调节舒缓的气息,配合速度较慢的形体动作来表现舒缓的情绪。
可见,演奏者的呼吸和调气在很大程度上对演奏节奏的把控起着推动作用。例如,在中强度的古筝曲目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的力量爆发点主要集中在腰部位置。中强度的古筝曲目演奏要求演奏者保持均匀的调气和呼吸,以此来用腰部的力量带动整个形体,并结合调气呼吸和双手来达到理想的古筝曲目演奏效果。同时,演奏者的情绪应随着演奏曲目的节奏起伏而发生改变,以此来达到最佳的演奏效果。可见,古筝演奏者的调气和呼吸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古筝演奏的最终效果和演奏质量。
(二)贯气方面
除调气之外,关于古筝演奏艺术中的气还包括贯气。贯气与调气相比层次更高,对古筝演奏者的水平要求也更高,其具体指的是演奏古筝曲目中的每一个音节,将演奏中调气的呼吸连贯成一个整体。在古筝演奏中做好贯气需要演奏者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掌握每首古筝曲目的正确呼吸方式,在演奏过程中融入自我的情感,正确地把握呼吸的节奏,从而为贯气的步骤操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演奏者应气发丹田,将注意力集中在手指和手腕,以此来避免弹奏中可能对最终音乐效果造成影响的因素。第二,对古筝演奏曲目的基本框架和结构进行了解。由于古筝具有较为丰富的线条美,为了使古筝演奏最终达到理想效果,古筝演奏者要对演奏曲目的基本框架和结构有相当深入的了解,以此来将气与古筝曲目中的各个音节连接到一起,从而优化古筝音乐的整体体系和音乐框架,给听者带来更有层次感和更生动的听觉体验。
二、“韵”在古筝演奏艺术中的重要性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指的就是古筝演奏艺术中的“韵”。“韵”在古筝演奏中能产生极大的代入感,为听众营造融洽的视听环境,使听众产生共情,进而升华古筝的艺术效果。“韵”具体指的是古筝在演奏中的情感爆发力和情感影响力,其要求古筝演奏者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古筝演奏中,在古筝的旋律上则表现为“以韵补声”原则。具体而言,弹奏者应针对不同风格、不同情感的古筝曲目,采用不同的演奏技巧,从而达到预期的古筝表演艺术效果。一般情况下,古筝技巧由演奏技巧和辅助技巧两部分组成,弹奏琴弦使用的是右手,而左手则主要发挥推、揉、按、颤的作用。
三、古筝演奏艺术中的气与韵的结合
气与韵的有机结合,向来是古筝演奏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气息和韵味的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古筝的艺术效果,为听众展现神韵统一的演奏作品。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古筝弹奏中的气和韵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性:气存在于乐曲演奏的全过程,而韵则一般体现在乐曲演奏的细节中。气与韵之间虽存在差异,但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两者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例如,在演奏古筝名曲《战台风》时,为了表现该曲目的气势磅礴,演奏者仅靠手臂和手腕的力量,势必无法达到预期的演奏效果,因此,其还需要配合调气和呼吸,从而为演奏的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演奏者应结合对曲目韵味的解读,将气与韵有机地融合,在此曲目的演奏过程中为观众提供一场听觉盛宴。
古筝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之一,其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受艺术家的重视。为了全面提高古筝演奏的艺术效果,古筝演奏家必须有机结合气和韵的运用技巧,从而全面提升古筝的艺术表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