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钢琴教学创新与大学生主体素养提升策略浅析
2020-12-06贾敏
贾 敏
(吉林外国语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17)
现阶段,我国高校钢琴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已经成为音乐教学领域中的热点话题,钢琴是一种具有较强技术性的乐器,很多教师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过度关注学生的弹奏技巧的掌握与运用,反复开展技巧练习,忽略了对学生音乐理解能力、即兴伴奏能力、音乐情感感知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培养。基于此,在高校钢琴教学的创新过程中,教师要将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核心目标,结合现阶段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融入钢琴专业思想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钢琴思想认知水平,以此奠定素养形成与发展基础;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素养能力形成需求,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即兴演奏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高校钢琴教学的不足之处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于高校钢琴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一些高校钢琴教师没有及时转变自身思想,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法,而是一味地运用传统的钢琴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弱化了学生对于钢琴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演示的方法让学生学习钢琴演奏技巧,忽略了学生的主观学习感受,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钢琴运用能力[1]。
在高校钢琴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过度重视学生的演奏能力,仅仅关注学生对于钢琴弹奏技巧的掌握,且运用大量的讲解教学,没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弹奏与操作空间,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教师对于音乐知识、乐理的讲解仅限于简单的阐释,学生不能够将教师讲解的知识与理论运用到实际弹奏过程中,无法形成音乐思维,出现明显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
即兴伴奏能力是高校学生学习钢琴过程中需要形成的重要能力,是学生钢琴综合素养的外在体现形式。但是,在实际钢琴教学中可以发现,很多教师开展即兴伴奏教学活动次数较少,仅仅是让学生看懂乐谱能够根据乐谱弹奏,一些学生在即兴伴奏演练的过程中频繁出错。
二、创新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
(一)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奠定教学创新基础
要想创新高校钢琴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就要全面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学生综合情况测试及问卷调查,对于学生的音乐基础素养水平、思维方式、钢琴弹奏能力、弹奏技巧的掌握情况、知识接受能力、音乐理解素养水平等情况全方面了解,作为日后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料。之后,教师要根据对于班级学生的了解,将班级学生按照钢琴基础能力水平、音乐理解素养水平、综合思维能力等不同的类型进行分类,以此优化设计课堂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活动,从而避免班级一些学生无法适应较高难度或者较低难度的教学活动,产生课堂教学死角;还可以让班级学生分别以群体演奏学习小组、单独演奏学习小组的形式展开学习,以此激发班级内每一名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在学生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演奏练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群体演奏及单独演奏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多元化发展奠定基础[2]。
(二)融入钢琴专业思想教育,强化学生音乐综合素养
创新高校钢琴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要在现阶段的钢琴专业课程中适当融入专业思想教育,着重启发学生的音乐思想与钢琴演奏意识,以此强化学生的钢琴专业综合素养。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若缺乏对学生弹奏过程的指导,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要适当讲解和声曲式、即兴伴奏、配器等方面的知识,之后适当开展钢琴演奏与和声曲式、视唱练耳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从而丰富高校钢琴课程教学过程,促使学生对钢琴教学产生全新的感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3]。教师还要适当引导学生的思想,在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程度的钢琴弹奏技巧之后,开展乐感训练教学,以此锻炼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学生钢琴弹奏的流畅性,促使学生体会到钢琴弹奏的魅力。
(三)开展课堂演奏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实践运用能力
创新高校钢琴教学,可以通过加强钢琴教学的理论与实际结合力度,根据理论教学的实际情况,全面融入实践教学,开展课堂演奏时间活动,锻炼学生的钢琴演奏及多种技巧的实践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钢琴教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在讲解理论知识之后,演奏示范,让学生根据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观察教师的演奏行为,这种教学方式不足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4]。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开展课堂实践活动,结合理论知识,让班级学生进行钢琴演奏创作,鼓励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钢琴演奏中,使学生产生切身体验,感受不同知识运用下的钢琴演奏效果,形成演奏经验;及时发现学生演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学生对于钢琴相关知识的理解误差,以此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钢琴综合能力。
(四)构建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即兴演奏能力
构建多元化的钢琴课堂教学体系,尤其是重点开展即兴伴奏教学,满足班级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创新高校教学,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开展日常教学活动之外,还可以分别开展合作钢琴演奏活动、独奏活动、即兴伴奏活动,通过这些不同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在这些教学活动中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在即兴伴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掌控三个要点,就是“速度、情绪以及效果”,要让学生利用这三个关键点互相配合,以此熟练掌握多种伴奏音乐,形成伴奏经验,培养良好的伴奏能力[5]。
(五)构建钢琴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创新创造意识
要想创新高校钢琴教学,还要构建更多的钢琴教学情境,拓展课堂教学场景,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在实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需求、教学目标引入相应的舞蹈、音乐及话剧元素,丰富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钢琴演奏情境,促使学生自动自觉地融入情境中,跟随情境中的舞蹈、背景音乐、话剧节奏进行演奏。还可以引入“桃花源记”等话剧视频,让学生一边思考曲目的演奏节奏一边观看话剧视频,且提出“请你为话剧配乐”的学习任务,以此激发学生的的创新创造意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于话剧情感的理解,创新曲目演奏形式与风格,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核心素养。
(六)全面整合多方资源,创建钢琴教学长效机制
通过全面整合多方教学资源,创新高校钢琴教学模式,构建钢琴专业学生主体素养提升的长效机制。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将创新钢琴教学形式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学生在这一过程处于何种角色,如何提升学生的主体素养皆是钢琴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教师要全面调动学校内外的各方教学资源,比如学校内的琴房、会议中心、演奏厅、校内乐器兴趣社团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锻炼资源与锻炼机会。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现代社会技术优势,结合各个艺术高校网络平台上的钢琴教学及钢琴演奏视频,为学生提供观摩机会,以此拓展学生视野,促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更多形式的钢琴演奏,全面提升学生的主体素养。
(七)建立健全评价体系,为培养学生的主体素养提供有效保障
创新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课程评价体系,全方位评价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情况、学习态度、学习成果、课外实践活动的完成情况等,为学生创建一个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将其作为学生认知自我、实现自我发展与成长的重要依据。在实际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上述的多种活动纳入教学评价中,分别提出学生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参与结果、是否做出贡献等多个维度,分别制定周、月、季、学期的评价周期,为培养学生的主体素养提供有效保障。此外,在开展课程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单向的评价,在提出“双向评价机制”或者“多项评价机制”的同时,也要提出“学生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与期望”“学生对小组合作伙伴的评价与期望”,凸显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高校钢琴教育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融合、忽略了学生即兴伴奏能力的养成。针对这些问题,高校钢琴教师要及时转变钢琴教育思想,认识到即兴伴奏能力、音乐理解能力对于学生未来专业发展的重要价值,要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出即兴伴奏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此满足高校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提高高校钢琴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