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策略分析
2020-12-06石晓霞
◎石晓霞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成为语文教师不懈追求的责任和动力。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中,学生作文成为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重要教学途径之一。而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师教学形式单一,教学主权独专的现状,这些教学现状不仅打压了学生的学习激情,还埋没了学生写作的动力。为此,初中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作文教学的观念,要坚持以学生为发展主体,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而实施作文分类教学指导方式无疑是很好的教学选择。本文从作文分类教学指导的策略谈起,希望可以对当今的初中作文教学带来实际的帮助。
一、突出学生差异
所谓分类指导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不必应用单一的标准去限制学生,而是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学任务的划分,从而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作文教学的针对性。为此,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的作文思维处在一定的水平,让学生有盼头,让他们爱上作文而不感到有压力。在分类作文指导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得到保障,他们的作文素养可以提升。
例如,以《三峡》为例,我先让学生阅读了一遍文本,让他们对写景的文章写作方式有初步的了解。然后,我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讲解,让学生掌握写景作文的一些基本技巧。之后,我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水平也尝试写一篇景色作文,并给予他们作文指导:对于基础较一般的学生,我鼓励他们尝试先从基本的景色描述开始,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让他们尝试在写景色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一定情感,让读者一看就能体会出一定的情感色彩。通过这样的分类指导,不仅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写,还提升了他们作文的勇气和信心。
二、构建生活化作文的氛围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当中,作文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有着比较深的渊源,让语文作文教学插上“生活化”的翅膀,可以降低学生对作文认知的偏激化,提升他们写作文的动力。为此,初中语文教师要走出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并尝试鼓励学生将生活化的色彩融合在实际教学中,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这样可以让学生写出有生活味道的文字,可以让作文的情感更加有生活气息,提升作文本身的真实性和情感性。最终在生活化的作文环境中,让作文教学效果更加高效。
例如,以《散步》为例,文本以一家三代人的三步为背景,在文字行间可以看出三代人之间浓浓的爱和呵护,在笔墨之间,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用心的人,而文字就是其对生活用心观察和体会的直接展现。在讲解中,我一边向学生讲述作者的写作手法,一边鼓励学生也要做生活的用心人,用心观察,用心体会,并用心书写。然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写作方法,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温情故事分享出来。在组织素材时,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来写,并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合到文章中。在这样的作文中,因为选择的方向是学生亲自体验生活后的感悟,可以说每个学生的经历不同,他们的写作素材不同,其中散发出来的情感也不同。如此,可以降低学生写作文的“头疼”现象发生,也可以避免学生写成千篇一律的文字,让他们的作文中展现了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提升了作文的个性化和真实性。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初中生在作文中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这些实际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丧失了作文的兴趣和动力,需要引起语文教师的教学重视。分类指导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是一种有效的选择,可以提升作文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的写作动力,可以提升作文的整体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发展素质。实现这样的教学形式需要语文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和努力,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让学生有话可写,还要注重鼓励学生进行生活化写作。在教师的创新努力下,相信初中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提升,他们的全面发展将会多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