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职业院校学生核心素质培养途径研究
2020-12-06乌仁塔娜内蒙古艺术学院
乌仁塔娜 (内蒙古艺术学院)
一、核心素质培养界定及国内外现状
(一)核心素质界定
学生核心素质的界定,可以理解为,多学科综合性的表现素养,在新时代下,艺术职业院校学生对于核心素质理解有着特殊含义所在,需要培养的教师认真领悟这个核心素质内涵,另一方面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将核心素质的培养运用到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中,通过合理的课程开发,在课堂内外教学中渗入德育教学,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创新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等来构建学生的核心素质,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态度。随着社会对综合型人才需求的扩大,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得到重视。通过对于艺术院校学生核心素质培养,有针对性的提出四条核心素质。
(二)国内外素质培养途径现状
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原本没有“素质培养”或“素质教育”这个词,更没有这个科目。但是,美国的院校往往会教导学生成为一个好公民,让学生学会处理个人与国家、与群体的关系。美国的定义素质培养(ExtraCurricular),可译为“课外活动”。分为:艺术门类,音乐、舞蹈;运动门类,马术,橄榄球,国际象棋等;旅行门类,摄影、探险;科技类,如智能机器人;还有专门研究法律、新闻的。近年来,又兴起热门的社团,专门研究如何创建公司,教师会鼓励学生创建公司,并帮助学生找赞助。与中国、韩国、日本等东方国家的院校不同,西方国家院校学生的课外活动,没有家长逼迫,没有班主任组织,完全自主自愿,更注重社会实线,有的学生高中毕业先进入社会工作或旅行一段时间,然后再上大学,再考研究生,这种看似“不作为”的素质培养,却给学生更广阔、更充分的自主发展空间。
在国外,院校对学生的素质培训和研究,各有不同,美国一位学者提出“研究工作行为所需要的素质”,旨在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德国的“双元制”就是企业与学校配合,实践与理论并重,形成了“职业素质和关键能力培训”的模式;日本自1989年宣布开始教育改革以来,鼓励学生提问,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我国的素质培养,虽然在教育方针里规定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向,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因偏重于应试教育而大打折扣,各个院校领导和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和升学率,而忽视了全面发展,学生几乎没有参加社会实线的机会。这种现状已不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因而有必要加以改革、创新。我国院校学生的素质培养,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于让学生发挥个人潜能,各展所长,培养良好的品格,并不局限于课堂上的知识。但是,很长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升学和招工,包括公务员选拔,完全以考试分数选定。久而久之,形成“以分数论英才”的局面。近年来,国内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不拘一格降人才”,打破了“万马齐喑”的局面,许多有识之士纷纷介入中高等院校学生素质培养途径的研究,艺术职业院校学生素质培养方面的研究也开始升温,专家们各抒己见,气氛活跃,预示着教育改革春天的来临。
其中较为突出的观点是: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才能有生机和活力;应改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采取“深化两课”的教学改革,才能促进学生核心素质的提高。
二、选题的意义
艺术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生活经验不丰富,思想尚未成熟,可塑性强,这些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专业,容易忽视文化课,有靠专业吃饭的思想,他们普遍文化素质不高,思想素质不成熟。最初,他们往往会有以下表现。
1、重自由,轻制度。艺术职业院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天赋,他们的感性思维优于理性思维,往往表现欲强,喜欢标新立异,多数有思想涣散、行为懒惰的不良习惯。
2、重专业,轻文化。他们都有自己的专业特长,而且很重视专业课程,对文化课和思想政治课则不那么重视。
3、重技艺,轻品德。因为职业艺术院校的教学相对自由、松散,专业练习时间长,因而,会对技艺精益求精,而放松自身品德修炼。
4、重创新,轻传统。艺术的生命力是添加了创新。但是,艺术创新的原动力离不开两个根基,一个是传统美学,一个是现代手法。离开了这两个,创新就如同无源之水。鉴于上述原因,有必要在艺术职业院校中加强核心素质培养。
三、构建艺术职业院校核心素质培养体系
(一)建立课外活动体系
1、开展多种课外活动。艺术类职业院校学生的年龄在16-19岁之间,处于青春期年龄段,对艺术有着独特的理解,学生个性张扬、表现欲强等特点,因此开展适合此年龄段的课外活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最初的课业问卷调查,对于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量占到学习时间的一半以上,这其中包括对于课外的活动参与,如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等、绘画、摄影等,加强对于艺术方面的熏陶,在课外显得突出。
2、课外与文化课融合开展。在课外活动参与时,专业教师作为陪同者,会适当的给予专业方面的指导,那么在这个专业指导的背后,需要作为文化课的理论跟进,就需要将文化课的一些核心素质进行跟进,对于一些民族性的舞蹈时表演,就需要体现出舞蹈的民族情怀或者历史背景等类似的内容,这个需要学生进行学习时融会贯通,这样在进行艺术渲染时,才能有情有艺术,旨在引导艺术职业类学生拓宽知识领域,配合文化课学习内容,提升他们的整体人文素质。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能够会较好的改善课外活动,建立完善的体系,这对于学校、学生都是一种较好的体系建设,最终为促进学生的艺术之路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培养核心素质也是其中途径之一。
(二)调整课的安排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于艺术院校的学生调查,得出:在文化课学习与专业课学习方面,文化课比重要高于专业课,对于专业课学习时间出现时间少,但是技能提升不高的情况出现。根据这种情况,提出调整文化课余学习专业课。
第一,学生进行灵活的专业时间选择协调文化课选课。由统一学习文化课到选课时进行定期结课,这样文化课也在一定时间段内完成,达到了完成文化课的最初目的,同时又与专业课学习世间上产生的冲突问题得到解决,需要学校与任课教师、学生进行统一协调,还需要匹配课外活动体系方面。
第二,破除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授课方式单一性。文化课仅仅展现在课堂上,属于满堂灌的一种过去方式的教学,而专业课在课堂上采用单一的授课,那么在文化课与专业课会出现脱节的现象。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65%的学生会有专业课愿意学习,文化课似乎不想学习;有20%的学生更愿意学习文化课,觉得专业课仅仅是一个爱好,把文化课学习好了,会有更好的前途;15%的学生则是将精力投入在专业课与文化课的学习上,这显然违背教育的初衷,艺术院校的初心就是为了学生有更好的核心素质,有过硬的艺术本领,能够在谋求更好的职业发展路径时,作为更加有利的竞争条件,核心素质是必备的,因此破除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单一性就显得更加重要,这是作为创设核心素质培养途径又一重要方面。
(三)建立校外“第二课堂”和实训基地
1、建立校外“第二课堂”
在学校的协调统一下,在诸多的演出中,选择性进行“第二课堂”开展,灵活性的进行艺术表现,培训业余乌兰牧骑演出或者类似于艺术展现,丰富第二课堂,将学生的核心素质之审美理想、艺术观念、创新意识的美学素质,不断融入创作演出中。将艺术形式的内容丰富,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图片展览,包括写生等创作出的作品,都可以作为展览的一部分,将学生的技能通过创作表现,同时又能够融入到人与自认和谐统一的素质中,作品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2、建立实训基地
学校通过与多方协商沟通,确定了两处实训基地:一处是武川县大青山抗日根据地遗址和纪念馆;另一处是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马莲渠乡。在武川县大青山抗日根据地遗址和纪念馆,有着红色印记作为实训基地,更能够让艺术院校的学生感受到,这个国家来之不易,是多少个奋斗牺牲的英烈造就现在的美好生活,可以让学生无忧无虑的学习或艺术演出。因此,让学生树立对国家、对党、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政治信念,保持一颗爱国情怀是极其重要的。通过抗日根据地的实训,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美好的生活需要大家共同奋斗,时刻保持着一颗坚持坚守初心使命的恒心。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马莲渠乡,是一个脱贫攻坚的乡镇,这个乡镇独特的地理环境,马莲渠乡大十号村被评为脱贫攻坚的优秀村集体,艺术院校通过多个渠道联系到该村,让艺术院校的学生通过艺术帮扶,更好的服务于脱贫攻坚之路,不断与国家战略融合到一起,在农村进行艺术创作与艺术表演,对艺术院校的学生真正做到大有可为。
结 语
艺术职业院校,通过构建艺术职业院校核心素质培养体系建立,开展一系列课外活动,建立双课体制调整,开设“第二课堂”和实训基地,意在培训学生的核心素质,通过培养核心素质途径研究,主要构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定拥护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素质。艺术职业院校学生作为公民中的一份子,对国家、对政党、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政治信念;只有同心同德、众志成城,才能共同取得胜利,雄踞于世界强者之林。
第二,养成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关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人文素质。艺术职业院校学生进行艺术展现,要体现人与自然的、与世界这一人类生存环境和谐统一,不断培养出学生的大爱情怀,只有大爱,才能不懈追求、不懈奋斗、为之忧乐、为之献身。
第三,提升身体、心理健康状况、体育达标水平、适应现代社会节奏的心理承受力的身心素质。艺术职业院校的学生,作为艺术创作,需要有基本的生活、创作成本,身体作为创作的基础,身心素质健全才是艺术创作的基石所在。
通过对艺术院校学生核心素质培养途径研究,达到以上三方面的核心素质,即是对于学生的要求标准,也是培养德艺双馨合格艺术人才的标准。通过核心素质培养,不断让学生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最终实现核心素质培养途径研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