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形体课的教学研究
2020-12-06傅慧灵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傅慧灵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我来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我们应将传授知识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将大学的全面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除了学生的本专业外,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舞蹈形体课程这门选修课成为了大学生热于选择的课程之一。
对于我校舞蹈形体课而言,舞蹈形体分为校选课程和音乐系内选修课程,校选课程分为舞蹈与形体入门和舞蹈与形体。音乐系内选修则分为舞蹈与形体1、舞蹈与形体2、舞蹈与形体3、舞蹈与形体4等的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开设的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学生可以依据自称情况进行选择。以下就高校舞蹈形体课程的普遍现象进行阐述分析,探索更好的舞蹈形体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为舞蹈形体课程起到更好的参考作用。
一、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程存在的教学困境
(一)学生自身条件的参差不齐让教学难度增加
高校开设选修课程时,无法对学生个人的舞蹈水平、身体条件进行评估,设定入班选课的条件限制。从而产生学生程度差别大、教学难度高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无法依据每一位学生提供专属的教学方案,使得条件较好的学生无法更深入的学习,条件较差的学生,则感觉学习有难度,身体无法协调的运用完成教师布置的动作任务,最终使得部分学生失去学习舞蹈的热情与兴趣。
(二)学生的身体局限让教学难度增加
舞蹈形体训练的最佳年级是在7到16岁,舞蹈、体操、戏曲、体育等部分专业,注重从小学起,“童子功”的训练特别重要。但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已经是成年人,身体的协调能力和柔韧度已经定型,身体发育也已经完成。大学生需要付出比少年多好几倍的精力和时间才能有收获。由于大学生本身的身体条件和舞蹈形体课程的学习的难度,以及舞蹈形体训练需要在课堂中进行较为枯燥的单一练习,这些因素有可能使得学生产生抵触、厌烦等情绪,在舞蹈形体课程中出现费力感,尤其是面对难度较高的舞蹈动作时,容易失去对舞蹈形体课程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
(三)舞蹈形体课程设置局限增加教学难度
舞蹈形体课程作为选修课程,人数一般在16到40人,是大班课程,集体的大班课程使得出现。教师在教学时教学难度增加、教学成果不显著。这不仅仅是教师个人能力的问题,正是因为集体大班课,从而使得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教师只能依据教学大纲设定的内容进行教学,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很难做到依据每一个学生的特质进行教学。
(四)教学内容规范性较差
舞蹈的种类有很多,芭蕾舞、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体育舞蹈、街舞等等。学习不同专业的教师为舞蹈形体课程制定的内容与标准不同,很难对教学内容进行规范。而且如果强制进行规范,又容易忽视教师的独特性,和每届不同班级学生的不同水平。所以,如何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由于文章篇幅在此就先不对这一疑惑进行深入探讨。
二、高校舞蹈形体课程的教与学
(一)教学原则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克服盲目性,提高自觉性,探索规律性,增强科学系统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有责任心,做到对每一个学生要尽心尽责,有爱心,要爱所有的学生,要包容他们的缺点,并热情地帮助他们克服缺点。教学过程应贯彻下列原则:从实际出发;少而精的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运用示范,直观,启发性等的教学方法从多方面入手,来组织上好一节课。
(二)专业训练
专业训练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制定严格的课堂纪律,是培养学生对艺术一丝不苟,严肃认真态度的开始。教育和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良好的学风。对每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定出标准,树立学习榜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进取心,对学习较差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善于发现,给予肯定和表扬,加强他们的自信心。第二,教师要起到师生之间的沟通作用,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培养学生从下意识的被动状态到有意识的主动状态的学习过程。第三,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兴趣广泛,思维敏捷。第四,熟悉教材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的关系,要步步为营,一环扣住一环。抓住规律,举一反三,训练内容广泛,要突出精讲多练。
(三)互动教学
老师要精选教材,难易适度,使教学内容富有情趣,符合所教授学生的水平。舞蹈是一门形象艺术,舞蹈教学具有模仿教学的特殊性,教师示范动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要力求示范准确,富有感染力,指导生动形象具体。在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师还应该注意舞蹈与音乐的配合。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使之能持之以恒的学习下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到按时上课,积极配合教学,掌握课程内容中把杆练习,中间练习,组合练习的动作节奏动律,克服自身的惰性,认真反复练习每一个动作,掌握课堂的每一个组合动作节拍。做到多看,多听,多想,勤思考,会思考,勇于探索;多记,勤于总结,善于总结,去粗取精,把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经过分析,筛选,不断储存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才能与时俱进。通过学习形体课,使学生能端正自身错误的体态、习惯,甚至可以借助自身身体语言表达各自的情感,通过舞蹈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三、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舞蹈美的感受能力
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大学生重新对艺术美产生新的认知,在舞蹈形体课中感受到艺术美的价值,并且让学生感受到授课的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真正的做到学有所用。从而激励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在进行舞蹈形体课程教学的时候,学生们才能做到真正主动的学习。艺术美是依靠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而感受到的,虽然舞蹈形体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但在教学中教师可播放相关舞蹈视频,在视频学习中给予学生榜样作用以及艺术美的享受。只有学生本身对舞蹈抱有憧憬和兴趣,才能将舞蹈形体课更好的学习下去,带动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舞蹈形体课中获得更大的收获。
(二)合理分组,因材施教
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应讲究因材施教,而舞蹈形体训练课程也不另外,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对于情况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以保证每一位同学的进步。由于每一位同学身体素质能力的不同,每一位同学在学习舞蹈形体课程时,动作的完成度水平是不相同的。教师在进行课程教授前,可以先进行一些小游戏、小测试,依据学生的反应将学生进行分组,例如,把形体协调能力好的、有舞蹈基本功的同学分到1组,而那些身体协调能力不好的、对音乐感知水平低的同学分到2组。实际实施教学时,对1组的同学进行较大或者相对复杂的动作的学习,从而使学生具有学习欲望;对于2组中的同学,我们来教授最简单的舞蹈动作,来提高这部分同学对舞蹈的热爱,并在教学中一步步的增加难度,使同学提高舞蹈素养,以及改善身体素质及能力。分组教学除了可以将学生水平进行区分,更适应教学以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小组中明确进行责任分工,让学的好的同学帮助学的较差同学,开展互助性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三)科学教学,重视课前热身活动,了解身体
教师应该在舞蹈形体课程培训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力量性、柔韧度、控制水平等方面的身体训练,必须让学生做好课前热身活动,特别针对颈部、肩部、腰部、膝部、脚腕等部位的充分活动热身,尽量避免学生在课堂中受伤,也同时为学习新的内容做好课前准备。并且,在活动中也可以让学生自行对自身身体做出评估,了解自身身体的局限,让学生从了解自己身体的局限到,懂得如何在舞蹈形体课程中改善自身身体局限的地方。
(四)科学教学,实施范例教学
教师在教授舞蹈形体课程时,需要亲自进行示范教学,再配以内容讲解。教师的教学难度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水平来定制,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并调动学生学习舞蹈形体课程的积极性。
教师进行舞蹈形体动作的解说时,不但要全面还要有重点讲解,教师通过示范将动作教授于学生,学生通过模仿获得。教师在舞蹈课程教育教学中,应该多做动作的示范,示范能给予学生直接的动作感受,学生才能进行细致的模范练习。但是如果只有动作的示范是完全不够的。舞蹈形体课程区别于健身房以健身为目的的课程。健身房往往以教练在前方带操,学生于后方模范为主。但作为本科教学中的舞蹈形体课程是不同的。舞蹈形体课程除了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外,它还需要让学生了解某一门舞蹈的规律,了解某一门舞蹈的发力,了解某一门舞蹈的文化背景,和某一门舞蹈的由来。所以舞蹈形体课程不是简单的教授动作,而是要引导学生挖掘动作的根源,感受到舞蹈文化的魅力,从而达到舞蹈形体的训练的目的。
另一方面教师在教授舞蹈形体课程的时候,要注意舞蹈与音乐的关系。舞蹈离不来音乐,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探索,如何在音乐的伴奏下舞蹈。学生则除了掌握动作和动作的要求以外,学生还需要学习,舞蹈与音乐的关系,如何在音乐中舞蹈,如何才能更好的合上节奏,将舞蹈融入到音乐之中,在音乐中寻找舞蹈的灵魂等等。
结 语
舞蹈形体课对于学生身心的方面具有非常有利的作用,不仅可以对学生身体姿态的修正,还可以对学生精气神进行改善,对学生身体素质能力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因材施教,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易出现的身体错误习惯,提出改善的方法。对教学手段进行拓宽、创新更适应于当代大学生的舞蹈形体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