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组协作式学习在职业学校幼教专业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06王慧健山东省德州市幼儿师范学校

艺术家 2020年6期
关键词:幼教协作分组

□王慧健 山东省德州市幼儿师范学校

在职业学校幼教专业舞蹈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分组协作式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使其深入领悟舞蹈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运用舞蹈技能与知识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舞蹈课堂教学任务,并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就分组协作式学习在职业学校幼教专业舞蹈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一、职业学校幼教专业舞蹈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大部分幼教专业学生入校前未接触过舞蹈,缺乏舞蹈专业知识与技能,有的学生肢体动作协调但节奏感差,有的学生乐感好但肢体不协调,以致很难达到乐舞合一的要求,极大地影响了幼教专业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2)教师教学模式传统。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通过示范讲解将知识点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只是观察和模仿,极少与同学沟通交流,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质量。

(3)教师考核方式单一。教师在舞蹈教学评价考核中,把学生个人舞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当作期末考核的重点,较少关注群舞成绩。舞蹈具有集体性和团队实践性,只关注学生个人成绩、缺少团队舞蹈比赛实践,会弱化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分组协作式学习在职业学校幼教专业舞蹈教学中的应用需求

职业学校幼教专业舞蹈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幼儿舞蹈教学能力与幼儿舞蹈创编能力,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学生对舞蹈技能的掌握,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和协作交流的机会。分组协作式学习让学生把被动接受知识改为主动探讨,让每名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观点,让课堂真正活跃起来。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无论课程的设置还是舞蹈的创作、演出,学生都需要向教师请教学习,需要与同学合作交流,也需要在舞蹈教学中与幼儿肢体语言互动配合,这一切都需要在持续不断的互动协作中完成。

三、分组协作式学习在职业学校幼教专业舞蹈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明确划分小组成员,提升分组的科学合理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舞蹈教学中,笔者采用了“组间均衡,组内不同”的组合方式,换言之,小组之间学生舞蹈技能的水平是一致的,但小组内部由舞蹈水平高低不同的成员组成。每个小组由6~8个人组成,人数若太多,不利于成员发表自己意见,也降低了小组成员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密切性;人数若太少,则无法发挥小组协作的目的,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每个小组应选出2名组长,1名纪律督促委员。

(2)改进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各个小组中组长是组织者,纪律委员为督促者,每个成员为自主参与者,教师只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在舞蹈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在幼儿舞蹈《采蘑菇的小姑娘》时,教师教授完舞蹈的主题动作后进行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举一反三,利用教师教授的舞蹈动作进行动作重组,也可进行舞蹈创编,重新选择舞蹈动作,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进行测评。

(3)改进教学评价方式,以舞蹈汇报表演的形式作为评价方式,取代教师单一考核方式。舞蹈汇报表演是一种生动活泼、具有艺术表演性的评价方式,能充分体现舞蹈课程的特点和舞蹈课程评价的民主性,通过舞蹈汇报表演展示学生舞蹈技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舞台表现力。例如,在学期末考核时,笔者把考核课变为舞蹈汇报课,请舞蹈教研室教师做评委,相邻班级的学生为观众,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设一、二、三等奖,这样一场舞蹈汇报专场就开始了。小组成员齐心协力,集体上阵,很多学生为了小组集体荣誉,克服个性缺点,大胆展示自我,提高了自信心和舞蹈表现力。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协作共享。教师针对幼教专业特点,使用分组协作式学习模式,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了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让舞蹈课堂形成主动参与、共同探索、团结向上的学习氛围。总之,在舞蹈教学中应用分组协作式学习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从而大大提高舞蹈课堂的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幼教协作分组
“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团结协作成功易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协作
分组
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