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识东北电影:历史现实与发展问题的思考
2020-12-06周星朱丹华
周星 朱丹华
(北京电影学院,北京,100192;昆明理工大学,云南 昆明,650504)
一、区域电影研究的缘由
侧重从区域创作的角度对中国电影做一种历史和现状的探索,缘于中国电影一直以来有整体上和区域性创作结合的特征。近年来,区域电影受到电影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的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也日渐丰富,如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中心曾经举行关于“江南电影”和“海派电影”的研讨等。而在中国电影学派架构的背景下,[1]对东北、华北、上海、西部等区域电影的研究亦渐成风潮,更不用说对很大程度上自成一体的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的研究。当下的区域电影研究在某种意义上也呼应2020年这一特殊时期的中国电影现状,且与经济上的内循环相适应。区域电影研究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从各个区域之间的比照进一步厘清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区域电影研究探讨的是应该在哪些方面聚焦力量进而分区突破,对历史的成绩给予总结,对现实的问题给予发现。当我们聚焦区域电影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既是对整体的中国电影学派或者整个中国电影历史的一种独特的、突破性的分区研究,同时也是更细致的分区域或者更小范围的深入探索。与国家层面在经济领域的内循环相呼应,2020年5月1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区域电影研究也是中国电影文化内循环研究的一种积极开拓。
我们强调在宏观上,有中国电影的整体研究,在微观上,有对电影创作类型、人物、剧作的研究,而区域电影研究处于中间位置,姑妄叫做中观的中国电影研究。在这一背景下,所谓呼应时代政治的电影文化的内循环思路才完整。把不同区域电影研究汇聚起来,我们可以看到既往得失盛衰之间一定有其规律,希望借此来促进中国电影的研究进而推动中国电影的创作,从而扩展电影创作的思路和视域,开创中国电影创作的新局面。
二、东北电影再认识的基础
在当下中国电影的创作格局中,东北电影是一个重要的存在。“作为新中国电影出发地的长春电影制片厂,一度和上影、北影并驾齐驱风光一时。”[3]在中国电影的历史语境中,更受关注的是举足轻重的上海电影、风格独具的西部电影等,却忽略了许多独特的其他区域的电影创作,中国电影的整体性也显得有所缺失。当我们谈论中国区域电影时,往往被忽略的实则不可或缺的区域电影之一当属东北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学派的重要源流,东北电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同时东北电影的盛衰得失也可以作为中国电影学派历史发展思考的一个借鉴。无论从历史还是区域特色,以及表现风格,特别是为新中国电影所奉献的诸多佳作,东北地区和东影(即长影)出品的电影都曾经独领风骚,为人瞩目。从现实角度来看,当下的东北电影无论是产量还是创作的特色,甚至社会影响都日渐式微,这自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就东北电影的历史价值以及应当表现的对象和内容而言,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电影的内涵,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在东北电影被忽视的时候,回顾其曾经的辉煌,俯身现实大地的生活素材之丰富,相信这块土地上一定会产生许多值得表现的内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时代的到来、社会转型的阵痛、时代的变迁和人民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电影创作者只要深入细致地挖掘创作题材,在东北这块土地都应该有更多可以拓展的天地。原本作为新中国电影“摇篮”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在因历史原因而逐渐失去其应有的制作能力时,反而凸显出更为急切的期盼。在东北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有着影像化的丰富题材。当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各种矛盾的表现相对被忽视时,也在提醒电影创作者重建东北电影影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如果失去这一地域的电影创作内容和创作机制,中国电影的丰富性就显然缺憾。在东北地区,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与生俱来的语言特色足以成为电影独特风格的表现对象。东北众多的综合性大学和艺术类高校所设置的影视专业,有责任调动自己的要素,用影像来记录东北这块热土上的人和事,通过内容和形式的独特创作,重新确立东北电影的独特风貌。近年来,东部、西部和南部地区专业的电影学院相继出现,而东北地区尚无相应规划。对于曾开启新中国电影新天地的东北地区而言,对于电影创作和电影教育都应当给予更多的扶持和帮助。而要实现这方面的突破,首先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和从业人员在电影观念和意识方面,须增强认知,加以补救。
对于区域电影的认知,一般而言是以区域所出产的电影作为基本对象。但对于特殊的东北电影,我们试图采用复合性的概念,即研究对象的“东北电影”,既包括东北地区所产的电影,还包括其他地域厂家出品的涉及表现东北内容的电影,我们还把曾经在东北从事电影创作但因各种原因流散到各地的电影人的创作也归拢在内。这基本构成了大概念的东北电影,其包含的不同层级有:
1. 涉及表现东北人民生活内容的电影
这类电影在历史上曾出现不少,因为东北在历史上有着丰富的斗争故事,东北经历过战争艰难岁月的锤炼,东北人民曾因顽强的斗争而流离失所。这块土地上产生了形形色色的故事。因此不仅仅是东北地区的电影生产机构通过创作表现东北的生活,其他地区的电影生产机构也在拍摄制作反映东北人民斗争和建设事业的精彩故事。即便在电影制作机构渐次衰落的时候,也依然有新人对东北地区的生活语言和生活情态的变迁给予表现,包括新世纪之前的《过年》和新世纪之后较为罕见的青年导演张猛的电影等,东北内容毫无疑问具备了更为丰富的时代特色。在这块土地上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语言表现方式,以及人们生活状貌的多样性,甚至在这块地域上发生的警匪故事,生产建设和战争纪录,都可以成为电影创作取材的丰富资源,值得电影创作者进行挖掘和加工。
2. 东影(长影)出品的电影
东北电影的生产机构从东影接续到长影以及东北地区的其他制片机构,如辽宁电影厂、黑龙江电影厂等,都曾经是东北电影生产的主力军。东北电影从理论上来说是表现东北战争年代的电影作品。20世纪40年代末期的“东影”成为新中国电影的萌芽机构,一直到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春电影制片厂,其生产的电影无论表现的是不是东北地区生活,都自然成为“东北的电影”。这里有电影的历史传统,有承载历史传统的电影机构。若要追溯起来,抗战时期的日伪“满映”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电影制作机构,其摄影技术水平很高。在其存续的8年时间里,共拍摄影片108部,教育纪录片189部。“满映”于1945年8月15日因日本投降而解体。1945年10月1日成立了东北电影公司,这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正规电影制片厂,后来暂时撤出长春。1946年5月,国民政府派金山(身为中共党员)接收了满映。1946年7月7日正式成立长春电影制片厂(简称为“长制”)。到了1949年4月,此前的东北电影制片厂迁回长春,1955年2月改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简称“长影”以区别于国民政府时期的“长制”。除了特殊时期日本统治下的满映之外,东影到长影就是新中国电影东北区域创作的代表。
3. 出走东北的电影人创作具有东北风格气度的电影
新世纪以来,东北电影生产主体机构长春电影制片厂在改革进程中发生了跌宕起伏的变化,创作成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落千丈。但长影培养出一批出色的电影人。就像20世纪50—60年代支援全国的电影制片厂一样,他们虽然不在这块土地生产,却依然眷恋着这块土地,或许他们在其他地方发挥的创作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必须把它和东北电影创作相联系。其中有些电影人的创作对东北大地和人民表现深切热爱,如长期移步北京的著名东北编剧王兴东所创作的《蒋筑英》以及其他地域创作中的气质体现等。
4. 长影译制片和中国早期的动画片
东北电影制片厂有一个美术组,是新中国动画片唯一的生产制作部门,组长是来自日本的动画专家持永只仁,成员有势满雄、赵明等,大部分从业者是从“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转过来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大力发展动画事业。同年,东北电影制片厂美术组迁往上海,并入上海电影制片厂。1956年,美术片组的规模已经达到200人左右,成为新中国动画电影的主要生产基地。
译制片也是新中国建立后长春电影制片厂开拓的优长,在译制外国影片方面有着极大贡献。从最早的苏联电影《普通士兵》《列宁在十月》《攻克柏林》等,到至今人们仍然铭记的《列宁在一九一八》《夏伯阳》,苏联译制片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随后东欧国家电影译制渐多,包括印度电影《流浪者》,日本电影《蟹工船》及至朝鲜电影《卖花姑娘》等,延续几十年的几百部不同国家的译制片,为长影品牌做了有力的宣传。长影在开拓译制片、配音片的路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 东北电影概念再辨析
上述关于东北电影所做的分析,其实还包含了需要辨析的内容。首先,东北内容电影未必是东北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就是东北电影的内容产品可以由其他地域制片厂出产,例如北京电影制片厂等创作的东北内容的电影《过年》等,由此说明东北地区生活内容表现的丰富性,但并不一定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来生产。因此放在“东北电影”的大概念下,论及东北电影时我们也将其重要的影片纳入表现东北生活的电影系列。其次,东影和长影出品的电影也未必表现东北,显然那时制作机构的视野都更为广阔,如《黄土地》表现的是西北地区的故事,影片却出自南方的广西电影制片厂。今天的人们还很惊讶,东北电影制片厂表现其它地域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如《刘三姐》《五朵金花》等,偏偏未必是西部的或是南方的电影制片厂产出,而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出产,这引起了巨大反响。证明东北电影制片机构具有深厚的创作实力和宽阔的视野。在新中国电影的创作中,并不局限于本地题材,作为全国的大厂,其艺术内容表现跨越了东北,到南方到西部,也依然能够产出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影片。还有一些具有东北风格气度的创作包括长影导演或者东北人如赵本山、范伟等出演的作品,长春电影制片厂培养的人才扩散到全国各地,如动画片构成了后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前身,译制片引领了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后期不同风格的创作。
三、东北电影的创作类型概要回顾
1. 历史发展概况
早期表现东北内容的电影,更多的是关于东北沦陷,影片大多表现人民流离失所的境况。1937年的《马路天使》中,女主角小红演唱的正是从东北流落到大都市上海的遭际,和“天涯歌”“四季歌”闪现出的因东北沦陷而导致的家人离别、流落四方的画面相呼应。在20世纪50年代电影《青春之歌》为代表的影像中,也有青年们吟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故乡,还有……”等映射东北沦陷的人间遭际。20世纪40年代末期,金山导演、张瑞芳主演的《松花江上》表现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遭受日本侵略者的摧残和反抗的故事,是典型的呈现东北风情与历史变故的影片。
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部故事片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桥》,它既是东北出品同时又表现了东北生活,预示着东北电影在新中国电影的生产和创作领域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东影厂是在1946年接收了满映的人员和机构以及用具构建的第一个制片厂,是中国共产党开始为新中国电影创作的重要来源,也是培育干部人员输送新中国电影传统的一个重要所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堪称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诸多第一,可谓新中国电影的开路先锋。例如:新中国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新中国第一部大型新闻纪录片《民主东北》、新中国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新中国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新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新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桥》、新中国第一部译制片《普通士兵》等。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长影厂先后拍摄故事影片900多部,译制各国影片1000多部。
上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教材内容由比较零散到相对集中;形式由摆一摆的具体形象到圈一圈的更为抽象;策略由阶段性的过渡到系统性的逐步提升。倍的教学后移,同时集中教学关于“倍”的数学问题,教学更富逻辑性与结构性。
2. 新中国东北电影呈现出的状貌
曾创造辉煌时代的东北电影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的意味,它包括表现东北题材的电影,富有意味的是,它也曾经出产过有独具眼光且表现内容多样化的非东北生活题材的电影。由东北电影制片厂和长春电影制片厂生产的,或者是表现东北内容的、有社会广泛影响的优秀影片中,也能看到东北电影曾经有过怎样的辉煌,实际上东北电影并不只属于东北生活和东北风情。较为集中表现内容的主要有以下几类:
(1)战争历史题材是东北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东北电影中最为经典的这一类型创作当属《白毛女》和《钢铁战士》(1950),《上甘岭》(1956),《英雄儿女》(1964),《平原游击队》和《董存瑞》(1955),《甲午风云》(1962),《冰山上的来客》(1963),《开国大典》(1989)等。
作为新中国电影摇篮的长春电影制片厂,为新中国电影事业所开启的既往战争尤其是革命战争的表现做出了突出贡献。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是东北电影几乎一致的精神标签。从成荫导演的《钢铁战士》名称就可以看出,在表现为了革命战争事业而顽强不屈的军人时,要凸显他们面对强敌坚韧不屈英勇无畏的精神。在那个时代电影中,张平饰演的张排长等人以坚强的意志和刚毅的精神,凸显出个人的品质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混合。即便从今天的角度看,它的主题虽然是战争岁月背景,但落脚于个体的英雄气质,甚至于个人英雄主义的精神价值观的认可上还是非常微妙的。这一时期的东北电影常常塑造革命英雄主义的人格形象。在1955年苏里导演的《平原游击队》中,从影片一开始接到命令返回总部的游击队长李向阳,在快马加鞭之中直接冲过敌军烧杀抢掠的村庄时那种无畏果敢的气概,凸显出英勇无畏的军人战士鲜明独特的个人品质。在后来的战争过程中,无论是暗夜还是白天,他的大名“李向阳”一亮出来,伪军们就乖乖地让他通过封锁线,这既有游击队威名,更有个体英雄所铸造出来的独特威慑力。个人的魅力赋予角色的动人性,在《董存瑞》和《英雄儿女》之中,也表现得更为栩栩如生。尽管董存瑞是从一个顽皮的小子开始参军,他顽劣不羁的个性一度遭遇犯规,正因为个性顽强,后来在革命队伍的修炼和感召下,慢慢成为一个成熟的和整个革命事业融为一体的英雄形象。张良饰演的董存瑞这一角色之中,始终没有改变的真挚顽皮和英雄气质,使得50年代的中国电影能够具备这种个性鲜明的形象而引人注目,获得大众喜爱。同样在《英雄儿女》中,王成也是一个威武的战士,在独自一人坚守阵地,敌人蜂拥而上时,对着报话机喊出“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时那种感天动地的呼语。个性独具和革命英雄主义牺牲精神在董存瑞、王成身上异曲同工,都是为了建立新中国的伟大事业迸发而出,我们既要看到塑造革命战争时的正义精神,更应该看到那个年代个人英雄身上所存留的个人色彩和个人品质所给予影片的感染力。东北电影宏阔大气的表现,无论是现实题材还是历史表现都一以贯之。历史题材佳作《甲午风云》的人物性格与历史所衬托的敌众我寡、朝廷腐败的背景格格不入,具有时代的悲剧性,又凸显出邓世昌充满着个性魅力和正义人格,表现得栩栩如生。在甲午海战的凶险战争中,为了国家大义和基于个性精神所推动的义举,邓世昌依然率领重创旗舰对着日寇军舰径直撞去,那一刻的威武不屈与豪横气概,让敌人闻风丧胆、威风扫地。
围绕东北电影这一类型的创作,在处理情感表现上也具有独特婉曲的一面。对于个性艺术的塑造和革命战争之间的关系表现上,赵新水导演的《冰山上的来客》是富有特色并涉及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杨排长率领战士们守卫国境线环境险恶,敌特渗透真假莫辨,但杨排长顾念战士阿米尔的真挚情感,在女友来访时勇敢地鼓励他:“阿米尔,冲!”鼓励少数民族战士去追求古兰丹姆。军事题材创作能有如此表现令人意外也打动人心,在那个环境严酷、险恶的敌特渗透的战争背景下,能够凸显一种个人情感慰藉的作用无疑难得。这种放置于东北严酷环境中的战争生活抒情化的情感表现,最为突出的影片自然是1979年八一厂的《归心似箭》,尽管不是东北出产的影片,但其触及东北地域背景,折射出东北的背景反差而独具特色。影片同样以战争为背景,将抗日连长历经残酷折磨终于逃出敌人囚牢后,遭遇的疗伤和男女情感之间默默无言的慰藉作为主体表现,在坚守战士本分毅然挣脱情感温暖,依然走上抗日前线这样的精神主旨下,细腻地表现了寡妇和魏德胜之间那种人性情感的本能,其妥帖温厚而充满诗意的表现,冰天雪地的山野和柔美熨帖的细节抒情,不失于战争革命大局的分寸,充满了人性情感深处的慰藉,这在中国电影创作中是一条值得关注的精神气质。
长影出品的《开国大典》无疑是中国电影从革命战争转向全面胜利,展示如何建立新中国的一部极其厚重的史诗性作品。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一批开国元勋领袖们运筹帷幄、谋篇布局,在面对负隅顽抗、试图阻挡历史进程的国民党军队时,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军队以磅礴气势投入决战。影片以宏阔的视角展示两军对垒孰胜孰优的场面,描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纵览全局、气势如虹的辉煌决战岁月,将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曲折做了精细的描绘。这部影片对于战争岁月敌我双方的相互掂量、决斗的来龙去脉和历史背景的艺术表现,以及战争成为政治延续的精髓都做了富有感染性的呈现。影片对新中国建立之战局的纠缠两军对垒之中,领袖们和将领们为那最后的时刻决胜一拼做了影像叙事的出色展示。
(2)歌咏现实生活也是东北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东北人民热情豪爽,语言幽默,他们对于生活的表现格外热情。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一些电影,在表现生活的程度上一点不输于其他地方,而且创作者们对民族文化的热情也情有独钟。王滨导演的《桥》是新中国第一部电影,也是东北电影制片厂的第一部影片,影片第一次以工人为主角出现在银幕上,在克服诸多苦难而完成造桥——其实也可以看作为新中国电影开启了表现生活方向之桥,因而具有鲜明的新时代主题思想,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其价值意义自然超越了影片所表现的围绕造桥的矛盾纠葛,表现出新时代工人阶级建设者的热情。
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最为神奇的影片,应该是表现异域(南方地域)生活的少数民族电影《五朵金花》和《刘三姐》,无论是前者表现现代人的爱情故事还是后者表现旧时代的故事,都是劳动人民用智慧调侃地主财富的内容。东北出产的电影居然涉足到西南地区,表现充裕的南国风味的地域爱情。在《五朵金花》中,少数民族青年寻找他心目中的金花,由此展现在和平建设时期,各种各样的精华,也就是优秀的妇女,为了祖国的建设事业展现各自的风采。寻找五朵金花的过程,既表现爱情的不舍,也表现祖国建设事业的欣欣向荣。也许可以说,影片把东北人民的热情投注到西南地区人民对祖国、对生活、对爱情的深情热爱和追求上。刘三姐的故事更是为人们所熟知,这是西南地区一个智慧女性的故事,优美的歌声对唱,使影片特色极其突出。影片中代表县地主老财们的对歌,其实是人的智慧上的笨拙,无聊讽刺他们所处年代那些无耻可笑的小文人附庸们,凸显刘三姐以及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高超的演唱技巧。《我们村里的年轻人》(1959)也是典型的新中国建设中表现新的风貌、新的情感,且充满智慧的影片。因北方地区缺水,在寻找水源、修建水渠的过程中,一个高中生归乡,引起了三个男性对她的羡慕,折射出爱情具有的无穷力量。然而在表现形态上,却完全是新时代的情爱观,爱工作,爱劳动,有智慧,远比小鸡肚肠、斤斤计较的人来得高大和伟岸。然而,复员军人高占武因为小木匠也喜欢女孩,忍住自己的情感,凸显出他高尚的道德品质。影片如此巧妙,将一女三人行之间的故事围绕爱情而展开,同时又围绕着建设事业的主线而延展,最终让每人各得其所,各有所获,把男女之间的个人情感升华为祖国建设事业的大业,对人的品德要求、对爱情的高尚表现做了细腻、真挚而栩栩如生的刻画。
此外还有一些在特殊历史时期表现东北情怀的电影也成为电影史上留驻的重要存在。比如1974年的《创业》是文革时期少有表现历史时期工业领域独特斗争的影片,虽然纠缠着时代的痕迹,也惊动了高层领导批示才得以放映,但影片主人公周挺杉的形象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而1975年长影出品的《金光大道》,也是明显沾染时代风潮的文革影像作品。
(3)农村题材电影。在较长时间内,表现农村题材的创作是东北电影制片厂一批编剧导演们的长项。一大批优秀作品成就了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名声,也凸显东北电影的优势所在。在表现农村题材的创作中,为人瞩目的包括1986年王君正导演的《山林中头一个女人》,1992年陈力、马树超导演的《远山姐弟》,1993年谢飞导演的《香魂女》,1994年雷献禾的《留村察看》和孙沙导演的《九香》,还有1996年孙沙导演的《喜莲》等。东北出品、东北地域生活、东北特殊背景下的生活表现,显示出东北电影的特有风味,也呈现出东北农村生活历史与现实的多样性。 例如80年代表现旧时代乡野生活的《山林中头一个女人》,故事发生在大兴安岭林区,站在现代生活中回溯讲述了旧时代东北山林发生的恩爱情仇,闯关东的历史,东北山林的生活背景下人们生离死别的日子,东北气息和风情描绘得栩栩如生。多样性的现代东北农村风貌在不同影像中各具特色的展示,如表现现代儿童生活的《远山姐弟》,尽管是长影出品但表现的是偏僻的黄土高坡生活。秀娘死了丈夫孤身一人抚养秀秀和旦旦,希望儿子旦旦能像逝去的父亲一样成为文化人。但秀秀到学校听课远比旦旦更爱学习,一次她替生病的旦旦考试,得了100分,解放后爷爷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离休工资拿出来盖起一所学校,秀秀的日记在省报上发表,病患在床的秀秀娘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影片充满情感,是表现儿童世界的影像佳作。而1994年长影出品的《留村察看》则触及时代变迁中的乡村生活,一个叫林泉县的父母官县长,因为妻子被人摆弄犯了错误连累到自己,被下放乡村去扶贫。影片表现所谓犯了错误的干部在贫困的蛤蟆川乡哑巴村,依然以自己的干部素养,为解决乡民温饱决心全力改变该村的贫困问题,开山修渠引进泉水并且和党员们一起开展扶贫工作,以自己的行动显示了忠心耿耿的精神而再次当选县长。农村题材常见的道德情感题材在同年长影出品的《九香》中得到充分的描绘。一个叫九香的寡妇在丈夫不幸离世后,从倒塌的草房下救出五个幼儿,忍辱负重承担起家庭重担,独自在生活中挣扎,舍弃了自己的所爱将孩子们一一送到大学读书。影片塑造了一个坚守道德情操、含辛茹苦、默默无闻的中国农村母亲形象。
最受人瞩目的东北农村生活高峰之作无疑是1993年谢飞导演的《香魂女》,影片展现现代商场和传统乡村生活的冲撞,一个深受旧时婚姻妇道约束伤害的香二嫂,尽管精明能干,其经营的香油厂获得日本女商人的投资,却游移在不幸婚姻和残缺家庭生活的约束中,只有和情人在一起时才能舒展心情,可情人的怯懦逃避破灭了她的希望。她自身的婚姻不幸,却要给天生智障的孩子娶一个媳妇让媒婆牵线搭桥,相中环环后,生生拆散了人家原本情投意合的对象,最终在自身和环环的痛苦中醒悟。影片使用独特的拍摄手法表现农村特定的矛盾生活,深入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获得1993年第43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
四、东北电影的特色概述
作为区域电影的东北电影尽管近年创作有些落寞,在青年人眼里似乎籍籍无名,但东北电影曾经以个性鲜明的文化独树一帜。
首先,东北电影开创了新中国电影一种新的气象、新的风格以及核心的表现内容。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东北电影为革命战争之后进入新派中国电影创作开启了新的景观,如果说中国电影历史更多的是以上海的海派作为标志性产品,其对于市场的把控具有优势的话,那么东北电影一开始就是以革命战争到以革命介入电影生产的过程,造就了东北电影自身的特色。从前论及新中国电影,无论是表现战争生活,还是表现现实生活,特别是表现农村生活,东北电影依托东北地域文化,新中国电影的文化气息扩展于全国,就是把对于旧时代的批判和对于新时代的歌咏作为它的特色。东北电影的核心内容是与革命相联系的,纯正的革命战争、革命英雄主义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多以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气息构成东北电影的基本形态。由此我们也明白,为什么1958年2月14日毛泽东主席亲临长影视察,他来到第六摄影棚与《红孩子》剧组的小演员宁和合影;1964年7月10日邓小平视察长影,接见了《兵临城下》的主创人员等,都意味着这里具有独特的新中国生产创造影像的基地作用。
其次,东北电影为中国电影打开了通过译制片来表现艺术等跨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感受。中国电影尤其是新中国电影的译制片,是从东北电影制片厂出来的,译制片艺术是最早让中国电影打开批量化认知国外电影的途径,早期的译制片依赖于中国语言绘声绘色地仿造影片剧情,让更多的受众理解外国电影,因此中国译制片和后来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译制片创作,事实上是为更多中国人看到域外世界的影像和国外电影的艺术表现提供了样本。尽管早期的译制片主要来自于苏联和东欧一些地域的电影,但是译制片培育了中国受众将情感浑融于电影表现的国外内容之中。译制片在中国甚至可以说开启了另外一种电影欣赏的方式,译制片演员声情并茂的烘托,琢磨影像表现的内容给予情感复原和中国化加工,甚至于惟妙惟肖地造就了扩展亲近影像的内涵。在新中国电影长时期的配音片中,长春电影制片厂功不可没。
在开拓新中国动画片的传统上,东北地区卓有成效。由于东北电影制片厂接收了当时的满映动画片创作机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国动画片的起步是从东北开始的。尽管时间很短,但从创作第一部中国动画片即新中国的动画片开始,直到后来的变迁,追溯中国动画片的历史会发现东北所出产的动画片贡献卓越。其所培养的动画人才扩散到后来的上海美影厂等机构,在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构成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建立之后,以新的姿态来接管和影响新中国电影的创作走向,为各地培养干部和创作人才提供了母机的作用。根据史料叙述,东北电影公司及其后的东北电影制片厂,是在接收日本侵占东北三省期间在长春成立“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简称“满映”)的基础上改建起来的。首任厂长是文学家舒群,不久后由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袁牧之继任厂长。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电影生产机构,主要由延安、满洲映画株式会社和解放区其他一些电影工作者组成。既然新中国电影的起步是从这里开始的,东北电影制片业演员、导演的起步对于后来其他地方新中国电影的发展起到一种引领和人才队伍建设的作用。如被称为“北影四大帅”的成荫导演最早来自于东北电影制片厂,从他个人后来的功绩和他起步于东北电影来看,以他为例证的东北电影制片和生产,对于全国各地的新中国电影的生产和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事实上,东北电影制片厂到后来长春电影制片厂的领导层干部队伍,形成了全国各电影制片厂一部分重要的骨干力量。
在创作特色上,包括战争题材、农村题材都为新中国电影提供了独特养分。我们所描述的长春电影制片厂表现的东北题材电影,重点表现东北地域的生活、革命战争岁月与和平建设时期的生活。包括第一部建设题材的《桥》,最早表现革命英雄意志精神的《钢铁战士》,以及为了新中国建立而付出心血的英雄形象塑造,包括董存瑞、王成等,是新中国电影从历史人物到现实人物的创作方式。多样题材的创作也影响到后来新中国电影的发展,如产自于东北、表现其他地域少数民族生活的《刘三姐》《五朵金花》等影片,成为这类电影创作的典范,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和洋溢着人民革命胜利气息的主题创作,营造出独特的视野和氛围,造就了新的影像景观。
由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时代变迁所给予的地域变迁,以及来自于市场经济对电影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东北出产的电影创作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留下了丰盛的创作也输出了人才,对于不同类型的电影都具有开拓性作用,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新中国电影逐渐丰盛时期的三大电影创作机构之一。东北电影生产机构在20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的演变中,遭遇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就出现如何适应时代变迁而导致生产制片人才流失和创作如何进一步变化的难题。很显然,新世纪之后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生产能力、坚守和应变能力在全国电影市场化的改革中,持续保持创作力等方面遭遇挫折,都因其适应力被削弱而不能高歌猛进,这正是我们要为整个中国电影在市场变局中留下的思考。
五、东北电影的盛衰得失和当下创作
在时代潮流和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下,东北电影制片厂成为一个时代如何把握机遇和没有把握所谓电影产业核心要素而延展的典型案例。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长影开始所谓大刀阔斧的改革计划,开展土地置换,建设长影世纪城,2000年改制为“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初,长影以买断工龄、解除劳动合同等方式精简人员,大型旅游项目长影世纪城竣工并投入运营。似乎这的确是在适应改革,对大批生存人员的生存有着积极作用,也是一种应变力的体现。但很显然对人们而言,出产电影作品才是王道。长影厂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曾经为中国电影创造了东北品牌,但新世纪之后日渐稀少的创造,特色逐渐消失、人员逐渐流失、厂址和机构逐渐萎缩殊为可惜。以电影生产机构的名义而确立的电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面对新的境况,未能确立自己的品牌、缺乏新特色、适应时代环境的能力严重不足。中国电影在大时代变更面前,国营厂的衰减和缺乏应变机制是值得思考的对象。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北电影的逐渐消亡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包括长春电影节缺少独有特色的魅力等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但是东北电影人和一些个体所产出的电影创作,总有一些闪光,如张猛的电影、宋江波的电影、转移到北京的编剧王兴东的电影等,启示东北电影需要契机得以聚合力量重振雄风,而不是满足于维持现状。
由此进一步思考,优势是如何成为劣势的?创作人才流逝是何种原因造成的?观念形态的认知如何影响区域电影创作?笔者认为,电影要用产品来说话,产品就是电影存在的根本所在。它既受到生产机构的技术限制,同时产业模式的干预对其也有着很大影响,这些都是电影作品保持中心位置的重要因素。缺乏有竞争力的创作作品,缺乏对于地域生活的创作作品,缺乏对于已经走向新时代人民生活表现的作品,创作机构显然会被时代所抛弃,无论过去曾经有怎样的辉煌,如果脱离与时代的关系,缺乏创作整体性的把握,包括从编剧到制作生产的导演队伍,这一切都是一个生产厂家最重要的要素。应该说进入新世纪之后,似乎长春电影制片厂为了摆脱庞大负担的拖累进行了市场化的改造。但很显然这种改造的目标一度偏斜了要保持生产这一核心。从创作的理念旁顾,创作生产队伍的流散意味着机构的艺术生存遭遇危机。创作动力一旦消减,使产业和房地产业一度兴盛却没有生产投入,难免本末倒置,也无法阻挡所造成的状况。在其他重要的生产机构不断改革发展而触发创作机制的时候,在许多民营机构连番崛起并且越来越具备生活生产创作能力的时候,长春电影制片厂是不是失去了自己的创作中心?换一个角度来说,即使具备新中国电影摇篮的优势,又有东北地域文化的优势,却没有很好地盘活而发挥引领作用,电影艺术生存将遭遇危机。在这里,机构也许有不得已的因素,但无论如何都无法回避一个重要的生产制作机构在主流电影生产前端缺乏自己的影响力,因而需要重新调整队伍,重振雄风,更需要给予新人更多的支持。如产自于东北的张猛导演作品《钢的琴》,尽管在市场上并没有太大的反响,但是它足以让东北电影依稀看到了东北改革开放变迁时期的人心变化,尤其是个体对于艺术影像表现的出色把控,而被文化界津津乐道。事实上张猛导演还有一部叫《耳朵大有福》的喜剧电影,讲述范伟主演的退休工人王抗美退休之后的生活故事,充满了小人物的悲欢。2009年管虎导演长影出品的《斗牛》是充满“黑色幽默”的抗日战争片,为了一头国际友人捐赠的奶牛,沂蒙山区的卑微人物闹出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矛盾冲突,突显出乡民个性肆意的亮点。2018年由民间机构出品、蔡陈杰导演东北风味的影片《北方一片苍茫》,更呈现出东北雪野中风俗神医荒唐而悲戚的故事。
事实上,只要发挥创作者的积极性,有适当的组织支持,鼓励东北的生产机构或者民间的生产机构,对于东北风情和东北地域风貌,从乡村到工业化改造或者把握更大范围的多样性,不愁没有好题材,也不愁没有创作者愿意投身其中。关键是要有对电影复苏的信心,有必要引导扶持电影生产机构,还应有政策让东北电影成就自身的辉煌。也许在复苏东北电影的过程中,应该更好地适应当下视频时代的一些新规则,发挥东北诸多艺术院校影视专业培养高端人才的优势。“通过美育而造就的文艺创作和欣赏的人群,这是文艺之花得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土壤。”[4]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的东北电影,假以时日,一定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恢复往日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