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联合江南地区民俗调查及其学术史意义*

2020-12-06

民间文化论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民俗学福田村落

1978 年,七教授联名倡议恢复民俗学,1983 年,中国学俗学会成立,中国民俗学恢复了体制性建设。重获新生的中国民俗学,一面努力汲取国外的经验,一面大力深耕脚下的土地,取得了一系列长足的发展。中外学者合作的联合调查,可以说是新时代出现的新现象,有着不同于译文译著乃至演讲、授课等形式的交流特色,其具体过程、状况以及影响、意义,都值得学术史研究重视。中日联合江南地区民俗调查无疑是此类调查中知名度最高的,这既是因为该调查从20 世纪80 年代末到2010 年,持续时间前后长达二十余年,也是因为从老一代民俗学者钟敬文开始,几代中国民俗学者都曾以各种形式参与其中。一些学术史叙述已经注意到了这一调查的重要性,如刘铁梁《中国民俗学思想发展的道路》①《民俗研究》,2008 年第4 期。,安德明、杨利慧《1970 年代末以来的中国民俗学:成就、困境与挑战》②《民俗研究》,2008 年第5 期。等,但因为文章都是总论性质,论述的时间跨度较大,对其均只一笔带过。本文希望对这一调查的背景、具体过程、参与人员、调查状况等做简要整理,对调查的意义进行初步思考,为今后的深入探讨提供一定基础。

一、调查背景

在“照叶树林文化”论的影响下,20 世纪80 年代,日本社会出现了到中国云南地区寻根的热潮,一些日本学者也来到这一地区进行调查,随后调查范围扩大到邻近的贵州。1985 年,新建不久的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1983 年建馆,以下简称“历博”)民俗研究部部长坪井洋文和福田亚细男等赴黔东南自治州自费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第二年历博在日本“文部省科学研究费补助金(海外学术调查)”的支持下,以“日本与中国农耕文化的比较研究”为题,对贵州省威宁地区进行了各研究部的联合调查①[日]坪井洋文编:《华南畑作村落的社会与文化》,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1987 年。。1987、1988 两年在同一课题下,以历博的民俗学者为中心,联合日本其他的中国研究者,兵分两路,对黔东南自治州的台江县梅影村、雷山县虎羊村进行了民俗调查②[日]福田亚细男编:《中国贵州苗族的民俗文化——日本与中国农耕文化的比较研究》,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1996 年。。经历过贵州调查的以历博为中心的日本民俗学者为了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国的农耕文化,将研究视线由少数民族地区转向了汉族社会。

而中国民俗学对学科建设的宏观构想与吸收海外经验的旺盛求知欲,以及中日民俗学间组织性交流的动向为此提供了条件。1985 年,历博访中团的日本民俗学者与钟敬文等见面,就两国民俗学的交流与合作交换意见。1987 年,坪井与福田再度访问北京,与钟敬文商定采取中日联合的形式,对中国江南地区开展民俗调查。在准备过程中坪井因病去世,日方换由福田领衔,中方则在钟老的指导下以张紫晨为中心组织推进。

二、第一期调查(1989—1991)

中日联合江南地区民俗调查的第一期仍以“日本与中国农耕文化的比较研究”为题,表明了与之前历博贵州调查的承接关系,而更大的背景是由于日本民俗学的主要学术积累集中在农村地区和以水稻种植为中心的农耕文化。项目获得了日本文部省科学研究费补助金(国际学术研究)为期3 年(1989—1991)的资助,研究机构为历博,课题负责人为福田亚细男。

中日双方成员各自确定。日方除福田外共8 名,其中岩井宏实、小林忠雄、福原敏男、桥本裕之等4 名都是历博的民俗学者,通过馆内的公开募集确定。佐野贤治(筑波大学)、矢放昭文(京都产业大学)、曾士才(法政大学)3 名则是1987、1988 年黔东南调查时的成员。另外一名是当时任职于冲绳国际大学的小熊诚。

中方成员也是8 名,除负责人张紫晨外,还有刘铁梁(北京师范大学)、陶立璠(中央民族学院)、周星(北京大学)、白庚胜和巴莫曲布嫫(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所)、周正良(江苏省社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朱秋枫(浙江省艺术研究所)。当时还在北师大读博的何彬、尹成奎2 人作为翻译全程参加了调查。此外,还邀请了对江南地区较为熟悉的陈勤建(华东师大)、陶思炎(东南大学)、王恬(浙江省文联)、史克(金华市民协)、吴刚戟(丽水市文化局)等5 人为研究合作者。

1989 年7 月起,日方召开数次研究会,将调查地点确定在江苏省常熟市白茆乡、浙江省金华市及丽水市。9 月,张紫晨访日,确定中国社会科学院为邀请单位,并就研究者的任务分配、调查项目、方法、年度计划等进行了确认。

1990 年3 月1 日—20 日,中日双方全体成员对常熟市白茆乡(3 月4 日),该乡的溇泾村(3 月5 日)、山泾村(3 月6 日)、上塘村(3 月7 日—8 日)、琴南乡的元和村(3 月9 日)、兰溪市殿山乡的姚村(3月13 日)、金华市金华县的曹宅镇(3 月14 日)、丽水市的丽东村(3 月15 日)、龙江乡的山根村(3月16 日)、联城乡的敏河村(3 月17 日)、新合乡的堰头村(3 月17 日)等地进行了调查。

1990 年12 月1 日—15 日,日方邀请中方成员及翻译共8 人访日,赴千叶县佐仓市饭塚(12 月3 日)、千叶县立“房总之村”、茨城县牛久市久野、岛田地区(12 月4 日)、冲绳县读谷村座喜味、长滨地区(12月8 日—11 日)等进行了调查。

1991 年3 月10 日—30 日,除福原、桥本、曾士才以外的双方全体成员,在前一年初步调查的基础上,集中对兰溪市姚村(3 月13 日—17 日)、丽水市山根村及堰头村(3 月20 日—25 日)进行了调查。

1991 年10 月18 日—29 日,日方福田、小林、曾士才、小熊等4 名,对姚村和山根村进行了补充调查。

本期调查的成果报告书①[日]福田亚细男编:《中国江南的民俗文化——日中农耕文化的比较》,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1993 年。于1993 年3 月出版,约350 页。正文共收录22 篇文章,分为4 个部分:1.村落社会与生活空间(5 篇,福田、尹成奎、小熊、岩井、张紫晨);2.人生礼仪与他界观(5 篇,佐野、巴莫曲布嫫、曾士才、何彬、小林);3.民间信仰与农耕礼仪(6 篇,张紫晨、吴刚戟、周星、陶立璠、周星、小熊);4.语言传承与艺能(6 篇,刘铁梁、白庚胜、周正良、史克、朱秋枫、矢放)。

三、第二期调查(1992—1993)

第二期调查为期2 年(1992—1993),课题名中删除了“比较研究”的表述,增加了研究地区的范围和学科性质,改为“环东海农耕文化的民俗学研究”。

与第一期相比,双方成员变化较大。日方成员6 名,只有小林忠雄和矢放昭文参加过第一期,新增了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的朝冈康二和菅丰、东京都立大学的渡边欣雄以及经钟敬文介绍的新潟大学的桥谷英子。

中方由于张紫晨的病逝,对应体系有较大调整,由中国文联全面负责邀请、协调等各项工作,中国民协以及浙江省民协具体执行,中国民协副秘书长林相泰接任中方负责人。

除林相泰外,本期中方成员为6名,参加过第一期的也只有刘铁梁、陈勤建2人,其他4人为刘晔原(中国民协)、冯育楠(天津民协)、陈德来和蒋水荣(浙江民协)。研究合作者除了王恬,还邀请了浙江文联的柯燕、程士庆。调查期间全程担任翻译的有浙江省农科院的朱富云、曹欣、浙江省地震局的陈玲3人。

总结第一期调查跨江浙两省,范围大,地点多,移动距离长,调查难以深入的教训,第二期将调查对象限定在浙江省内。因为第一期调查集中在内陆地区,此次重点选择湖州、桐乡、宁波、奉化、温州等沿海地区,力图把握全省的情况。

1992 年8 月17 日—9 月12 日,除矢放外,中日全体成员参加,对瑞安市梅头镇东溪村(8 月22 日)、苍南县桥墩镇碗窑村(8 月23 日)、苍南县莒溪镇田贡村(村民以畲族为主,24 日)、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吴坑村(8 月26 日)、永嘉县廊下村、花担村(8 月27 日)、奉化市溪口镇畸上村(8 月29 日)、余姚市河姆村(8 月31 日)、宁波市北仑区溪东村乌石岙(9 月2 日)、宁波市邱隘镇邱二村(9 月3 日)、桐乡县石门镇利星村(9 月5 日—6 日)、湖州市东林乡东明村(9 月8 日)、湖州市白雀乡小梅村(9月9 日—10 日)等进行了调查。

1993 年9 月1 日—15 日,除林相泰之外的中方全体成员受邀访日,并赴新潟县西蒲原郡卷町福井地区(9 月4 日—6 日)及熊本县人吉市(9 月8 日—12 日)进行了调查。

1993 年12 月11 日—1994 年1 月5 日,中日双方全体成员对湖州市东林乡东明村(12 月15 日—18 日)、奉化市溪口镇畸山地区(12 月21 日—25 日)、宁波市北仑区溪东村(12 月27 日—31 日)等地区进行了集中调查。

1994 年2 月28 日—3 月7 日,林相泰访日,赴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新潟大学、新潟县西蒲原郡卷町福井地区调查,中日双方就报告书的形式进行了讨论。

1994 年8 月16 日—26 日,日方朝冈、桥谷2 人自费对宁波市北仑区溪东村进行了补充调查。

20 世纪90 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浙江农村地区也涌现出所谓“民俗复兴”现象,重修或新修族谱,修葺或重建祠堂、庙宇,恢复相关祭祀活动成为潮流,这引起了调查团的极大兴趣,也成为报告书中的重要主题。

调查成果报告书于1995 年6 月刊行①[日]福田亚细男编:《中国浙江的民俗文化》,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1995 年。,正文共收录13 篇文章,分为3 个部分:1.社会组织与经济活动(4 篇,福田、刘铁梁、朝冈、菅丰);2.人生礼仪与他界观(4 篇,陈德来、蒋水荣、渡边、小林);3.民间信仰与文艺(5 篇,冯育楠、陈勤建、刘晔原、桥谷、矢放)。

四、第三期调查(1996—1998)

第三期调查为期3 年(1996—1998),课题延续了“环东海农耕文化的民俗学研究”的名称,但以增加副标题“中国浙江省温州、丽水地区的民俗调查”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了研究地区的范围。

本期日方成员6 名,保持了基本稳定,小林、矢放、菅丰、渡边与桥谷5 人均为老成员,首次参加的只有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民俗研究部的比嘉政夫。

中方也沿袭了前期的体系,由中国民协负责具体协调。7 名成员中林相泰、陈德来、刘铁梁、陈勤建、刘晔原5 人保持稳定、新增了白旭旻(中国民协)和曹启文(浙江民协)2 人。此外邀请了王恬、吴刚戟(丽水文联)、潘一钢(温州民协)等3 人为调查合作者。浙江文联的程士庆、严向明、马海莺等在调查安排、斡旋等方面贡献也较为突出。

之前两期对浙北、浙东、浙南的较广范围进行了调查,本期则将调查地进一步限定在浙南的温州地区和丽水地区。

1996 年12 月14 日—1997 年1 月1 日,除矢放外的双方所有成员参加,分别对丽水地区(12 月17 日—24 日,丽水市碧湖镇上街村、城关镇灯塔村、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乡西岸底村、鹤西镇惠明寺村)和温州地区(12 月24 日—30 日,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黄坑村、同周岙村、永嘉县巽宅镇小溪村、同东皋乡篷溪村)进行了调查。

全体成员参加方便交流,便于深化,但正式成员、合作者、中文及方言翻译以及当地文联和政府相关者人数众多,也给调查村落带来了较大负担。考虑到这一问题,之后调查团分为两组,以减少人数、缩小规模。

1997 年8 月15 日—29 日,第一组日方矢放、渡边、桥谷与中方刘晔原、陈德来、曹启文6 人,以民间信仰为中心集中对温州市瓯海区周岙村,以及1992 年曾调查过的永嘉县花坦乡廊下村,进行了为期各5 天的调查。

1997 年12 月13 日—31 日,第二组日方福田、小林、菅丰与中方刘铁梁、陈勤建、陈德来、白旭旻7 人,分别对永嘉县蓬溪村(5 天)、青田县温溪镇洲头村(2 天)、丽水市老竹畲族镇黄桂村(5 天)等地进行了集中调查,通过族谱等文字资料获取了很多社会经济民俗方面的信息。

1997 年10 月18 日—27 日,中方除陈德来外的6 名成员及合作者潘一钢、吴刚戟等2 人受邀访日,并赴千叶县立“房总之村”、冲绳县系满市大里地区等地调查。

1998 年8 月5 日—16 日,除渡边外的中日双方成员参加,在永嘉县蓬溪村和廊下村(4 天),以及与周岙村相邻的温州市瓯海区藤桥镇、丽水市黄桂村各自进行了补充调查,其中菅丰、矢放还延长了调查期。

调查中,团员们感受到了近郊村落的城市化发展、居民的老龄化、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等对传统村落造成的巨大影响。本期调查的成果于1999 年3 月结集刊行。①[日]福田亚细男编:《中国浙南的民俗文化——环东海农耕文化的民俗学研究》,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1999 年。正文共16 篇,分为4 个部分:1.地域社会的特质(4 篇,福田、刘铁梁、陈德来、小林);2.环境与生产、生活(4 篇,菅丰、林相泰、曹启文、白旭旻);3.地域的信仰与仪式(5 篇,刘晔原、潘一钢、陈勤建、王恬、吴刚戟);4.民俗知识与语言传承(3 篇,渡边、桥谷、矢放)。

五、第四期调查(1999—2000)

本期调查由于制度上的变更,补助的管理单位由文部省转为日本学术振兴会,为期2 年(1999—2000),课题名为“中国江南村落的民俗志研究”,调查的具体对象从之前“地区”进一步缩小为“村落”,并且辅以“民俗志”来明确方法论上的思路。

本期日方成员5 名,菅丰、桥谷英子2 人为老成员,筑波大学的中込睦子、古家信平、琉球大学的辻雄二等3 人为首次参加。神奈川大学的广田律子也在名单内但未实际参加。制度变更后,外国学者均称为研究合作者,中方有老成员刘铁梁、陈勤建、刘晔原3 人,及华东师范大学朱希祥、顾伟列,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尹荣方,松江区地方史志办欧粤,新潟大学研究生院陈玲5 人。

本期调查因为日本方面的制度变化,准备时间较为仓促,在陈勤建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全力支持下得以顺利进行,也因此选择了交通较为方便的上海近郊青浦县、嘉定区及松江区等地的农村作为调查地。

1999 年8 月15 日—23 日,日方全体成员和中方陈勤建参加,参观了南市区及浦东新区的庙会及道教设施(8 月17 日—18 日),对青浦县练塘镇朱家村、同商榻镇石米村(8 月19 日)、嘉定区马陆镇石岗村(8 月20 日)、与商榻镇相邻的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8 月21 日)、南市区文南花鸟市场(8月22 日)等进行了调查。

1999 年11 月23 日—12 月7 日,日方全体成员(其中福田12 月1 日—5 日参加),中方除刘铁梁外的成员和合作者参加,对松江区张泽镇井凌桥村(25 日—26 日)、同四村村(26 日—27 日),同车墩镇联建村(28 日—29 日)、联庄村(29 日—30 日),嘉定区封滨镇先农村(2 日—3 日),同江桥镇勤丰村(4 日—5 日)进行了调查。

2000 年8 月6 日—8 月22 日,中日双方全体成员参加,集中在松江区展开调查,具体如下:张泽镇井凌桥村(8 月8 日—10 日)、同四村村(8 月10 日—12 日),车墩镇联庄村(8 月14 日—16 日)、同联建村(8 月16 日—18 日)、佛教道教设施参观(8 月19 日),佘山镇道教仪式调查(8 月20 日)。同年10 月20 日—29 日,中方全体成员受邀访日,赴滋贺县野洲郡中主町安治地区进行调查(10 月22日—25 日),并访问了位于大阪吹田市的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

本期调查尝试全面把握某一具体地区的社会与民俗,撰写该地区的民俗志,与之相应,2001 年2月出版的成果报告书①[日]福田亚细男编:《中国江南村落的民俗志研究——上海近郊村落的民俗》,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2001 年。的结构和撰写方式也做了较大的调整,整体上分为张泽镇民俗志、车墩镇民俗志两个部分。每个地区的民俗志具体分为9 章14 个部分,每个部分由一人负责,两篇民俗志之间章节结构及执笔者相同,具体如下:

1.村落(福田亚细男);

2.家族(中込睦子);

3.社交

(1)姻亲与交际、自治组织(刘铁梁)

(2)交际与伦理(顾伟列)

4.生产与职业(菅丰)

5.衣食住

(1)民居(朱希祥)

(2)饮食与居住(陈玲)

6.人生礼仪

(1)婚姻与生育(辻雄二)

(2)入赘婚(刘晔原)

(3)育儿与信仰(欧粤)

7.信仰(古家信平)

8.年节活动(尹荣方)

9.口承文艺

(1)信仰与文艺(陈勤建)

(2)谜语(桥谷)

六、第五期调查(2002—2005)

本期调查为期4 年(2002—2005),仍以对具体村落的民俗志研究为目标。鉴于此前的调查主要以农村地区为对象展开,本期以宁波市象山县和台州市下属温岭市等浙江省东南沿海的渔村地区为主要对象,课题名称也调整为“中国江南沿海村落的民俗志研究”。

本期日方正式成员6 名,因为要满足来自申请单位的学者必须过半的新规定,神奈川大学①福田于1998 年赴任神奈川大学,申请单位也随之变为该大学。的田岛佳也、橘川俊忠、津田良树等3 名学者首次参加(广田律子也在名单内但未实际参加),前期成员只有菅丰一人,另增加常光彻(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中野泰(筑波大学)2 人。此外矢放昭文、须永敬(岐阜市立女子短大)以及研究生川田桂、宫本一志和小野寺淳也参加了调查活动。

中方成员有刘铁梁、陈勤建、刘晔原、王恬及周静书(宁波文联)等5 人。此外两地的调查分别得到了丁爵连(《象山东门岛志略》编撰办公室)、林迪新(温岭文化馆)的大力支持,翻译方面由浙江工业大学的徐萍飞提供全面协助,宁波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日语专业的学生们参与了调查的翻译。

2002 年8 月18 日—28 日,除菅丰外的中日全体成员参加,对象山县石浦镇沙唐湾(8 月21 日下午及23 日上午)、同东门岛(8 月22 日)、温岭市石塘镇石塘(8 月24 日)、同箬山(8 月25 日)进行了预备调查,决定以东门岛和箬山为调查对象。

2003 年8 月2 日—11 日,日方成员福田、田岛、津田、常光以及矢放、须永、宫本等7 人,中方全体成员参加,对温岭市石塘镇箬山(8 月3 日—6 日)、象山县石浦镇东门岛(8 月7 日—9 日)展开集中调查。

2004 年2 月28 日—3 月7 日,除中野、刘晔原外的中日双方全体成员参加,对东门岛(2 月29 日—3 月2 日)、箬山(3 月3 日—4 日)再次进行深入调查。同年8 月5 日—11 日,中日双方全体成员及须永参加,对东门岛进行了再次调查(8 月6 日—9 日)。同年10 月30 日—11 月6 日,中方全体成员及林迪新、徐萍飞等7 人受邀访日,并赴静冈县烧津市(11 月1 日—3 日)调查。

2005 年3 月10 日—18 日,日方全体成员及须永、小野寺共9 名,及中方全体成员参加,对箬山进行了再次调查(3 月12 日—15 日)。同年8 月23 日—30 日,除中野、陈勤建外的中日双方全体成员参加,对东门岛(8 月24 日—25 日)及箬山(8 月27 日—28 日)分别进行了补充调查。

本期调查成果于2006 年3 月刊行②[日]福田亚细男编:《中国江南沿海村落民俗志——浙江省象山县东门岛与温岭市箬山》,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2006 年。,如其副标题所示,报告书分为东门岛民俗志和箬山民俗志两个部分,虽然各部分均由10 篇文章构成,整体结构也大致按家族亲属、民居、社会结合、渔业技术、民间信仰与宗教、民间工艺的顺序排列,但并未如上一期那样采取两部分章节结构完全相同,同一主题由同一人执笔的形式,而是更多地尊重个性,调查者能够更为自由地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成文。除日方橘川(东门岛)与常光(箬山)均只撰写了1 篇外,其他9 人(福田、田岛、津田、菅丰、中野、须永、刘铁梁、陈勤建、刘晔原)都在两地民俗志中各执笔1 篇,但二者间题目完全相同的仅有须永1 人(《庙宇祭祀与民俗宗教》)。

七、第六期调查(2007-2010)

本期调查为期4 年(2007—2010)。2004 年昆曲进入联合国非遗名录后,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民俗文化作为非遗的重要内容得到重视,同时也日益成为观光等消费行为的对象。在文化政策背景下思考民俗文化的变迁成为重要的课题,本次调查的课题名称为“中国民俗文化政策的动态研究”,其意正在于此。

本期日方成员5 名,老成员有菅丰、津田良树、中野泰3 人,新增了安室知(神奈川大学)、德丸亚木(筑波大学)2 人。此外,曾参加过第一期的小熊诚也于2009 年底加入。

中方成员6 名,民协秘书长向云驹担任中方负责人,其他成员有中国民协刘晓路、冯莉,王恬、崔成志(衢州民协)以及陈志勤(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员)等。浙江工业大学徐萍飞组织该校日语专业的学生负责调查的翻译工作。

在研究方法上,第六期虽然申请的课题是针对“民俗文化政策”的,但实际的尝试依然是“民俗志”,以具体村落为对象,对其保存的民俗文化进行全方位、体系化的整理,并通过动态性民俗志的撰写对民俗文化的变迁进行把握。在对浙江省西北部衢州市的开化县、江南市、龙游县等地进行预备调查后,选定作为古镇、古村受到保护,并逐步成为观光资源的江山市廿八都镇,龙游县三门源村为最终调查地。

2007 年8 月29 日—9 月7 日,中日双方成员对霞山(8 月31 日)、开化(9 月1 日)、廿八都(9月2 日)、三卿口(9 月3 日)、湖镇(9 月4 日)、三门源(9 月5 日)等地进行了预备调查。

2008 年8 月24 日—9 月2 日,中日双方成员对廿八都(8 月26 日—28 日)、三门源(8 月30 日—9 月1 日)进行了集中调查。

2009 年9 月中方成员受邀访日,并访问长野县长野市善光寺门前町、松代町、东御市海野等地,对传统民居及街道的保存状况进行了调查。

2009 年12 月25 日—2010 年1 月2 日,中日双方成员对廿八都(12 月27 日—28 日)、三门源(12月30 日—31 日)、安昌镇(1 月1 日)进行了调查。

2010 年8 月22 日—30 日,中日双方成员对廿八都(8 月23 日—26 日)、三门源(8 月27 日—28日)进行了补充调查,并对兰溪市诸葛村(8 月29 日)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的成果2011 年3 月出版①[日]福田亚细男编:《中国江南山区的民俗文化及变迁——浙江省江山市廿八都与龙游县三门源》,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2011 年。,分为“廿八都的民俗文化与古镇保护开发”(13 篇)和“三门源的民俗文化及变迁”(12 篇)两个部分,除向云驹外中日双方成员12 人都在两个部分各提交1 篇文章,德丸还在廿八都部分多提交了1 篇。结构上沿袭了上一期报告书的方式,即两个部分提交的文章间没有强求主题完全一致,而是尊重个性,交由研究者自由发挥。但整体上与课题相呼应,表现出对于民俗文化保护、民俗变迁的学术兴趣。

八、调查的成果与学术史意义

中日联合调查的核心和指导者福田亚细男,是后柳田时代日本民俗学第二代的领军人物,尤其在村落民俗研究和民俗学理论建构上成果斐然。20 世纪70 年代起,他对柳田在全国范围收集资料并进行比较的“重出立证法”“周圈论”提出批评,提出应该将村落视为各种民俗现象有机结合的整体和民俗产生、发展、变化、传承的单位,在具体村落中理解民俗,并由此理解村落的历史性。这被他称为“个别研究法”,与同为第二代领军人物的宫田登提倡的“地域民俗学”合流,成为之后日本民俗学研究的新范式。与20世纪80 年代一些日本学者在海外调查时盛行的通过比较日本与周边地区的民俗,明确日本文化特质的“比较民俗学”不同,福田对海外调查的定位是“理解个别文化”,即将“每一个文化或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通过民俗把握这一社会的历史发展”①[日]福田亚细男:《民俗学与海外调查》,《历博》34 号,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1989 年。。这一思路显然是在他 “个别研究法”的延长线上的。第二期调查的课题名称就删去了“比较研究”的表述,鲜明地表达了福田的态度②第一期调查的申请是在当时的负责人坪井洋文在世时推进的,补助金审批后课题名包括课题的成果报告书的题目都不可有重要变更,因此并没有充分反映福田的主张。。纵观二十余年的联合调查,从开始的尝试,中间的波折,到后期的逐步稳定,可以说就是一步步靠近福田这一定位的过程。对具体村落集中和反复的调查成为中方成员也认为理所当然的基本形式,民俗志的编撰成为成果报告书中双方成员共同的最终追求。这一时期,中国民俗学正在寻求新的学科范式,联合调查推动了中国民俗学主流向田野调查的转化,而在联合调查中深切感受到村落研究巨大意义的学者,如刘铁梁,也从90 年代中期开始大力呼吁在中国推进民俗学的村落研究,思考民俗志的意义③刘铁梁:《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 年第6 期;刘铁梁:《民俗志研究方式与问题意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年第6 期;等等。。

因为参加联合调查这一契机,日方如渡边欣雄,其研究对象由台湾转向大陆;菅丰则从学生时代纯粹的日本研究者成长为一名以中国研究为主要领域的学者,并且大力推动了日本民俗学学会与中国民俗学学会之间的交流。中方成员中也有不少与日本产生了较为密切的联系,如白庚胜、何彬等赴日留学,周星、何彬等在日本的大学任教,也成为推动中国民俗学发展、沟通中日民俗学交往的重要桥梁。包括这些最为典型的例子在内,联合调查以各种形式在两国中青年学者的个人学术成长,以及中日民俗学的友好交流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至今还在发生着重要的影响。

中日联合江南地区民俗调查从1989 年启动到2010 年结束,前后持续了20 余年,在中日学术交流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完全没有先例可资参考的情况下,中外学者以如此规模持续展开以田野调查为主要形式的共同研究,是难得一见的盛举。福田亚细男的坚持和领导能力、日本科研经费长期的资金支持、中国民俗学界的积极响应,中央及地方文联、民协的不懈努力,调查地及各地政府、文化单位的积极配合等,都是其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联合调查克服种种困难与限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以江南地区尤其浙江省为对象,通过对稻作农业地区、沿海渔业地区以及山区、古镇等众多村落类型的调查,形成了对该地区的村落生活及民俗文化较为立体的认识,积累了一大批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对特定村落的集中调查、撰写民俗志等方法,通过本调查逐渐获得了理解和肯定。改革开放后社会急剧变化之中村落社会与民俗文化的变迁,也得到了宝贵的同时代记录。两国大量中青年民俗学者参加了这次调查,在过程中得到了熏陶和锻炼,或是开拓出新的领域,或是获得了新的机遇,逐步成长为各自民俗学界的中坚力量。在长期的共同合作中,两国学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促进了两国民俗学界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本调查时间跨度较大,参与人数众多,影响形式多样,很多问题难以在有限的篇幅中展开,本文主要对调查本身的基本情况和直接成果进行了梳理,对调查的意义做了初步的思考。通过对当事人的访谈等形式进一步发掘资料,全面总结调查的经验与不足,对其在中日两国民俗学史乃至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意义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是留待今后的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民俗学福田村落
导言
民俗学的悲剧
——学院派民俗学的世界史纵览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俗学学科点简介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脱贫记 贫困户陈福田和何麦换的故事
福田表叔
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
你的好值得我一辈子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