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第一,然后才是音乐……”
2020-12-06卡内著晓兰译
〔英〕 卡内著、晓兰译
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勾勒出沃尔夫的创作过程:一首诗的基本情绪或者一行诗的韵律模式激发了作曲家的灵感,形成轮廓鲜明的、很有特性的钢琴动机,由此形成歌曲结构的主要材料—既用各种不同的反复,又用主题音型的拓展式处理。与此同时,由提示式的旋律变化、和声与节奏,强调了织体(texture)的细节部分。沃尔夫以此成熟的技巧将一首歌曲的主体放置在钢琴声部,他接受了前人的绝对音乐的形式原则以证明这一做法,同时将文学上的考虑集中于声乐线条上。然而奇怪的是,沃尔夫在对待器乐曲乐句结构的态度上,又表现出一种独特的保守观点。在他的大部分歌曲中,他坚持一种“2+2”或“4+4”的设计。在这一设计中,他有时走得很远,以致在一首歌曲的结尾加上一个完全多余的休止小节,使其有规则的结构变得极其简单。
不规则的表达方式在沃尔夫的作品中比较罕见。规则的分句(phrasing)向沃尔夫保证了一种坚实牢固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他建立了一种脱离了纯音乐的声乐体系,进而发展为自身独立的、受歌词启迪的方式。这一体系贴切地反映出原文的音调变化、韵律与重音,也通过精细地计算对间歇和抑扬的选择,提高了某些词语的分量,这些词语对沃尔夫来说至关重要。
实质上,沃尔夫把受歌词启迪的声乐线条叠加在独立自主的钢琴声部之上的方法,就是瓦格纳在他的乐剧中所用技巧的翻版。尽管水准不同,但使用中却自有一种提高了的精妙与高雅之处。这种收获并非出于意外,而是德国艺术歌曲(Lied)具有这种内在的特征,它之于歌剧,犹如室内乐之于管弦乐。
沃尔夫对于歌曲的形式设计都是从舒伯特那里学来的,即“ABA”形式,这是一种简单的、变化的分节歌曲形式,也是通奏歌曲(durchkomponiert)或者连贯的、一气呵成的作曲方式。在沃尔夫的成熟期,我们注意到各种各样分节歌曲的配曲与连贯处理方式相结合的强烈倾向,而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则多有分成三部分的与简单分节歌曲的处理出现。但是也有例外,例如“佳尼美德”就是一种“ABA”形式的,还有《晨露》《园丁》也是分节歌曲的形式。甚至连“迷娘歌曲”之四《你知道那地方吗?》,由于它的“病理”因素,也只属于仅有少量变化的分节歌曲设计,尽管其织体是极其精炼的。这还将我们带到沃尔夫的“交响”歌曲之中,其中钢琴声部是以一种“半交响曲”(quasi-symphonic)方式来处理的。
我以为,由于沃尔夫极少求助于“海顿-贝多芬体系”的主题设计,“半”字的意义必然只在于发展部技巧的普遍认可的规范,而且侧重在变化音中,尤其是用莫扎特式的动机和主题的(大半变化的)重复。至于说到“交响”歌曲,也就是沃尔夫的一些固定音型(ostinato)歌曲,这些歌曲中,一种简洁而有感染力的旋律和声的音型贯穿始终,要么具有文学意义,要么处于稍稍缓和的形式。这就像“固定乐思”(idée fixe)一样,是一种在表现思想感性的诗歌的配曲中出现的魂牵梦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