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2020-12-06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因为新冠疫情,今年第一期姗姗来迟。
本刊专稿刊登了郑保卫教授的《让气候传播真正形成大气候——<中国气候传播十年>序言》。文章指出,从2010年开始,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团队的核心成员连续参加了十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为实现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做出了贡献。同时,该团队成功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背景下我国气候传播的战略定位与行动策略》,率先在国内组建了“气候与健康传播”研究机构,初步建立起了气候传播学的理论框架,为深入研究气候传播,建构科学的气候传播学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奠定了基础。
“媒介文化与传播”栏目,刊登了曾建辉副教授的《论中国现代出版评论的文体形态及特征》。文章认为,在中国现代出版评论的长期实践中,传统点评体、诗文评、序跋体逐渐丧失了主导地位,新闻体、论文体、杂感体、文艺体逐渐成为四种最基本的文体形态,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这种文体上的存续和新变,既是中国现代出版评论的话语实践的直接结果,也为其更快更好地发展奠定了基础。
“民族文化与传播”栏目,刊登了关熔珍教授和麦红宇副教授的《比较文学变异学:少数民族文学外译研究新视角——以壮文学外译为例》。论文以比较文学变异学为理论指导,以广西壮族文学外译文本为研究具体对象,探讨少数民族文学外译中遭遇的变异现象,寻求少数民族文学翻译变异的背后原因及有效的翻译途径和策略。
“传统文化与传播”栏目,刊登了杨和平、鲁长安和王优杰联合撰写的《略论严复的乡土情结与乡土信仰——以阳岐尚书祖庙的倡修为例》。文章认为,通过对严复重修阳岐尚书庙这一事件,探析严复的乡土观念与宗教意识,展开对其思想中乡土情节与民智、宗教与道德的讨论。
“网络文化与传播”栏目,刊登了陈然副教授的《政务微博第三层次议程设置效果研究——突发事件中的政府、媒体和公众议程网络》。文章认为,政务微博应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强化“逻辑输出”,努力建构公众需求与政府目标间的逻辑关联,善用意见领袖媒介和政务新媒体关系矩阵,确保政府议程设置的连续性、动态性、同一性和权威性。
本期特别栏目“东盟传播研究专题”刊登了5篇论文,其中刘晓慧副教授与研究生樊荣撰写的《广西面向东盟国家的交流传播史——基于全球化流动景观的历时性分析》,借鉴阿尔君·阿帕杜莱的全球化理论,在对大量文献史料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对广西与东盟国家的交流传播历史与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归纳各个历史时期交流传播的特点,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新的思考维度,为全球化理论的应用与完善提供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