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时代民族地区编辑出版“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20-12-06宋艳丽佘高慧
宋艳丽 佘高慧
数字出版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存储技术、显示技术等新技术基础上的新兴出版产业[1]。数字出版活动改变了传统纸媒的产业链,包括内容生产、出版发行、版权维护等方面,基于互联网web2.0时代的互动方式,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打造出用户在线、内容为王的全媒体融合平台。数字出版给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形成了新的人才需求模式。民族高校如何应对数字化浪潮和全媒体融合时代的需要,需要学界和业界深入展开思考。2013年6月,教育部和中宣部提出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民族地区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借鉴。
一、民族地区编辑出版“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教育部和中宣部2013年6月出台了《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主要目标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2016年习近平在视察新闻媒体座谈会讲话中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推动两者在内容、渠道、平台、管理等方面的融合,打造一批新型的主流媒体,建设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近几年,编辑出版学人才培养的创新在于促进高校和学生形成适应数字化浪潮的观念与意识,树立“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大出版”观。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科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一方面民族地区是少数民族文化扎根的土壤,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语言文字等是丰富的文化资源,编辑出版的过程是传承与传播民族文化的过程。民族地区的编辑出版需要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利用起来,避免与其他高校趋同,必须要立足民族文化背景,在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上着重民族文化设计。另一方面,民族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的限制,在师资力量和教学环境上跟不上发达城市,人才培养模式既要有适应数字出版的开放创新的观念,也必须要适应民族地区的发展条件和现实环境,在“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探析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
(一)跨学科的知识结构
在行业界限愈加模糊的情况下,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在面对其他专业竞争时越来越不具备优势,编辑出版学科的理论知识单一,知识面狭窄,无法承担具体的金融、法律、医疗等行业的工作要求,数字出版人才要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要有学科基础知识和跨专业知识相互支撑。编辑出版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外语、汉语言、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人文社科知识,以及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专业知识包括新闻传播学、编辑出版学、出版法律法规以及媒介经营管理等。具体到各行各业还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背景,比如从事法律行业、市场营销等就需要掌握法律或经济学、营销学知识。
民族地区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扩宽民族文化学习的知识面,不能停留在学习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浅层次,而是立足民族文化延伸出深入的学习实践课程,包括民族志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民族文化传播等。
(二)科技与全媒体融合的综合技能
高校传统纸媒教育环境下培养的编辑出版人才已不能适应数字化浪潮,数字出版行业需要掌握科技与全媒体技能的人才,主要表现在技术和业务两方面。(1)技术:编辑出版专业人才需要掌握计算机技术和新媒体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操作技术、数据存储技术、设计和包装技术、信息检索技术等,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和较强的自主获取、分析、处理和判断信息的能力。(2)业务:编辑出版人才要具备媒体经营与管理能力,民族地区的编辑出版人才尤其需要在文化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熟悉市场分析、选题策划等业务,近年来依靠民族文化打造的旅游产业不仅需要有编辑出版学科背景,同时也需要具备广告和公关能力,能够宣传和发行媒体产品。
(三)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意识
民族地区编辑出版学专业不仅需要深入学习民族志、民族法律法规,了解民族历史文化等基础知识,还需要有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意识。
中国56个民族,在市场经济和文化趋同的影响下,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当前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族文化的意义不仅在于打造旅游城市,发展经济,更重要的是民族文化的存在是一个民族的认知体系不被同化的基础,包括民族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和民间信仰。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只有从根本上认同民族文化,重塑民族文化价值观才能培养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意识,肩负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
(四)中国本土化新闻出版理念和专业主义精神
2013年的《意见》中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观指导新闻传播学习,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新闻出版实践必须适应具体国情和社情,必须坚持以民族化、本土化的原则开展新闻出版活动。既要以中国特色的宏大理论框架为支撑,又要有学科完善的理论为配套,重视加强民族地区编辑出版学科的理论建设,突出民族文化传播,构建具有典型意义的民族编辑学科理论体系。
近年来,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新闻出版活动的专业主义精神备受质疑,人人皆可成为记者,都可以担任编辑,编辑出版专业存在的价值绝不仅仅只是培养新闻出版的工具,而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专业主义精神,能够运用自身的职业素养在海量内容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而树立权威。
二、民族地区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民族地区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在办学条件、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师资队伍等众多方面与国内外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一)课程单一,跨学科和专业涉及面窄
课程设计偏重于通才教育,专业基础课偏重于理论课程,个性模块课程偏重于传统纸媒教育,而与全媒体融合、数字出版等相关的课程较少,仅有数字出版概论一门课程。跨学科的课程少且多为理论课程,纸上谈兵式教学。实践课程课时数少,缺乏实践平台,社会实践活动往往流于形式,缺乏专业教师指导。整体课程知识结构失衡。
学生和教师对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缺乏互动,且相关的课程没有很好的结合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学生仅靠课堂学习了解片段式的民族文化,课程体系缺少民族志、民族历史文化、民族风土人情等完整的有民族特色课程。
(二)教材缺少新意,教学方式传统
编辑出版学专业教材落后,缺少与数字时代的联系,大部分课程例如媒介经营与管理、期刊编辑学、图书出版实务等课程内容依旧偏重于传统媒体,史论、概论课程多,高质量教材可选择性不大。媒介前沿研究、数字化出版等方面的教材主要沿用的是西方学者或者国内学者借鉴他人编撰而成的教材,且图书馆专业图书更新较慢,缺乏系统的中国本土化理论体系的教材。
教学模式偏重于老师的讲授,在学科发展状况、就业前景、科研需求等方面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不足。纯理论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普遍表现为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能力匮乏,无法应对数字化浪潮。实践课程缺少专业指导教师,专业实践课大多选择去印刷厂、日报社等传统媒体参观,而需要动手能力的课程例如书籍装帧设计与出版美学,则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介绍理论知识。
(三)实践平台缺乏,师资力量紧缺
民族地区新闻出版活动缺少必要的数字媒体平台支持,专业内的实践平台由于培养模式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主要搭建传统媒体平台。学院内实验室、实验基地等平台,由于缺少相应课程以及具有操作能力的教师指导,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低下,课堂所学数字出版技术和媒体融合知识理论不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
民族地区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不仅引进师资受到影响,而且现有教师对新媒体技术的使用也相对落后。大部分教师属于“纯学术型”,缺少实践经验,课堂教学多偏重于纸媒教育,真正熟知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前沿动态以及掌握数字技术的教师不多,很多前沿科目,依然延续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师资力量分配不均,在学科建设、教学创新等方面缺少领军人物,现有师资队伍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高。
三、数字时代民族地区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
自2013年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开始,近几年编辑出版学专业不断追求创新发展,民族地区高校要立足民族传统文化,结合民族特色,打造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基地,发掘出区域文化的特点,产学研相结合,为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出版事业输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体来说,民族地区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平台等方面探析具体路径。
(一)紧跟数字出版时代,调整培养目标
民族高校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基地,有责任和义务为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出版事业培养卓越人才。在传统媒体面临转型的环境下,纸媒教育已经不足以面对业界需求,国内外高校纷纷增加数字媒体课程和实践机会,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民族高校要培养能够适应数字时代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要立足民族特色,将自己的专业定位于少数民族出版与传播[2],培养既具有较强的编辑出版业务技能,又熟悉民族文化建设与发展规律,能够服务于民族地区文化出版产业的全媒体编辑和数字出版策划、营销人才等。
首先在思想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闻出版专业主义精神,认同民族文化且具备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意识;在知识结构上要具备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编辑出版专业知识和从事具体行业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数字技术上要掌握新媒体技术和全媒体融合技能;其次在就业范围上要能在纸媒、新媒体、数字出版等媒体行业、宣传和文化教育部门以及跨行业的金融、艺术、市场营销等行业从事编辑、营销策划、广告公关、运营管理等工作;最后在服务对象上要立足民族特色,了解基本的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状况,服务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
(二)增强师生互动,创新教学模式
1.构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专题教学模式。编辑出版学专业教学模式强调理论基础与数字出版、全媒体应用课程的融合,教师围绕课程内容设计目标性、针对性强的相关专题,指导学生自主讲课,采取灵活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辩论式教学法等[3],通过设置课堂讨论、课程汇报、专题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基于数字技术的超星尔雅等慕课思维革新教学模式。慕课即大规模开放性在线课程,基于全球分享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开拓性发散思维,增强课程想象力,扩大学生知识面。同时,改变传统课程按部就班固定时间段的课堂教学模式,安排全校专业相关的教师采取在线解答、论坛讨论、课题讲座等方式,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3.通过个性化网上课程学习、教师课堂点拨等形式适当压缩课堂教学课程时数,增加实践实验类课程学时数,提倡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实际开展课程实践与实训活动,例如在教师指导下参加媒体作品大赛、知识水平竞赛等,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立足本校特色,构建课程体系
如何构建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找准专业的目标定位,并能结合专业所依托的学科特色进行。编辑出版学属于新闻传播学科的二级学科,从民族高校来说,湖北民族大学是唯一一所设有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的民族高校,应该从民族高校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优势出发构建课程体系,同时要与数字出版、全媒体课程融合,课程体系既要体现编辑出版学科基础,又能立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数字出版时代的发展需求。
1.改革课程模块设计,灵活衔接跨学科课程
编辑出版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要关注两个需求,一是编辑出版学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二是编辑出版行业发展需求。
首先,合理设计通识课、专业课、选修课模块,要在新闻传播主干学科内打通学科专业基础。通识必修课程要立足民族特色,除了民族理论与政策,可以增设民族志、民族历史文化等课程,要与民族学教学相结合,构建完整的民族编辑出版学科课程体系。完善人文和自然科学、经济管理、艺术等通识选修课程与编辑出版专业课程的融合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兴趣,有意识引导学生选修双学位。
专业基础课程要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结合,注重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与文化基础。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需要结合数字时代发展状况,引进与数字时代紧密结合的教材,关注媒介前沿动态,把握行业趋势。个性模块课设置要体现专才教育,根据职业要求组合选择不同方向课程,增加新媒体技术、媒体经营与管理、出版法律法规等职业需要的课程。在实践课程设置上,要增加实践类型和课时,在实践教师和实践平台上加大投入,落实实践过程。要与其他高校和媒体联合组建实践教学团队,要增加“走出去”的实践课程,扩大实践范围。
其次,突出应用性及个性化教育。设置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课程,创新学院联合培养模式,鼓励学生选修双学位,与经济、管理、营销、艺术、计算机等专业联合培养。同时要与网络学习平台结合,在课程内容上始终强调数字技术的重要性,与各学科灵活衔接。
2.面向慕课的网络课程知识体系
在传统的大学教学中,课堂内容、时间地点、与其他课程的相关关系都由学校根据课程体系安排,学生只需学完全部课程即可。慕课学习基于全球在线学习平台,课源和受众面广泛,时间安排灵活。高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行业发展前景、不同学科的相关关系等梳理知识点脉络,构建科学合理的慕课知识体系,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一方面通过线下教师指导,亲身实践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慕课课程延伸学科深度和广度,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不足和行业需求,根据自身兴趣组合课程。
(四)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高校学科建设、办学能力的保障,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对师资队伍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民族高校要根据学科发展规划、经济条件等制定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1.改善专业师资队伍的能力水平。一要引进国内外优秀师资力量,革新用人机制。首先引进高层次人才参与学科建设,统筹每位教师专长合理安排课程,重视学科领头人物培养,创造学术自由的氛围和平台,培养教师科研能力;其次立足民族特色,引进少数民族专家学者以及少数民族优秀毕业生等[4]。二要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措施,设立教师培训项目,与国内外高校开展联合交流,通过评选分层级提高教师待遇。邀请专家学者、业界媒体人等开展讲座,进行校内外的多民族文化交流,指导教师学习提高自身视野的同时,使学生能够结合学界和业界了解学科特点,认同民族文化。
2.整合教学资源,推动高校与新闻单位人员互聘,实施“双师制”。采取“专兼结合”的教师聘用模式,使用“双聘”、“兼聘”、“讲座教授”、长短期结合的外聘教师[5]。聘请资深新闻记者和编辑进课堂教学,与实践平台相结合,让学生和老师都能深入业界学习,推动新闻实践和新闻教学的结合。
3.安排专业指导老师。将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分组安排专业指导教师,十人一组,一组一师。专业指导教师主要本着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因材施教,保证教学质量的原则,为学生的专业发展规划、学习方向、学习方法的规划、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技术实践活动以及创新学分的获得等方面进行指导[6]。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教师的责任意识,便于学校培养和管理学生,还能及时反馈学习问题,丰富教学方式,完善课程体系。
(五)打造全媒体实践平台
民族高校要整合编辑出版学学科教育管理机构,与媒体单位、其他高校、文化产业部门等联合治学,形成综合性的全媒体融合实践平台。融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实践、实习三位融合的实践平台;二是新媒体、传统媒体、数字技术等融合发展的平台。
1.“校媒协同”一体化教学实践。院报、新闻网、广播电视台等校内媒体按照商业化全国发行模式组建全媒体新闻中心,分为编辑部、记者部、外联部等部门,安排学生参与记者、编辑、通讯员、广播员等岗位,面向全校征集媒体作品,给学生提供实践平台;通过校内媒体的搭建,聘请资深媒体记者参与校园实践环节,指导学生参与从全媒体内容选题策划与生产到全介质传播与发行,再到全方位管理的媒体生产流程,实现全方位、全流程的学习和实践。另外可以通过“以赛促学”,鼓励学生自主实践。组建学生创新团队,遴选综合训练项目,对接全国、省区各级各类相关赛事,鼓励学生制作媒体作品、采写新闻稿件等参赛,并视投入和获奖情况,认定课程学分,给予一定奖励。
2.“走出去”式多元联合实习平台。与新闻出版单位进行资源联合,通过学生互换、师资互换等交流方式,开展最新全媒体技术演练,帮助学生进行技能训练,了解媒介前沿动态,形成一整套有实际意义的实践环节;与相关新闻出版机构以及电子信息公司合作,在实践教材编著、实践流程再造、实践项目遴选、实践成果凝练与推广等方面加强交流;建立人才对接模式,推荐实习生进入合作平台实习,并按照工作业绩工作表现等择优转正等方式,为业界输出编辑出版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