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小家顾大家
——记安定区石泉乡赵河村“第一书记”包强
2020-12-05苏延清
苏延清
题记:选派优秀干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是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2015年,党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向党组织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自此,千千万万的优秀干部放下机关工作,奔赴贫困村开始了脱贫第一线工作。安定区石泉乡赵河村“第一书记”(兼队长)包强就是其中一员。
石泉乡,位于定西市安定区东南部,距市区56公里,是一个纯山区乡,自然条件严酷。千百年来,在定西人民的心目中,这里是“贫困”的代名词。
近几年,有关安定区石泉乡赵河村脱贫攻坚工作的报道不时见诸各种媒体。走进赵河村,亲自抚摸这片生机的热土成了我很长时间挥之不去的一块“心病”。
今年暑假,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约了宣传部门的一位朋友,乘车去访赵河村。打开车窗,任凭夏日的清风穿进车窗,一扫夏日的酷暑。夏日的石泉乡,层层叠叠的梯田,如巨大的登山的台阶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放眼望去,马铃薯和玉米长势喜人,一片碧绿,中间夹着分布几块成熟的待收的麦田,金光闪闪。怎么看也找不到当年苦甲天下,干旱贫瘠的印迹,宛如葱葱郁郁的江南,到处一片幽深的绿海。
走进石泉乡赵河村村部,院落整洁,一幢二层办公楼前种着一排翠绿笔直的松树,花园中各色的花儿竞相开放,花香四溢,扑鼻而来;菜园中种着辣椒、茄子、西红柿等蔬菜,绿的,紫的,红的,油亮亮的,不觉让人脑海中浮现出几道纯天然、无污染的美味菜肴,垂涎三尺。在村部办公室,石泉乡赵河村“第一书记”(兼队长)包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说是“第一书记”办公室,其实是一间兼具办公室、卧室、厨房于一体的10余平方米的屋子,桌子上有一台打印机,一台笔记本电脑,旁边有一张简陋的单人床。包书记告诉我,他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7点开始工作,11点做饭,中午入户走访,因为这个时间点群众干农活回家吃饭。
说话间,包书记一直没有间断手中的“活”。言谈举止间感觉这位市直机关单位的人事科科长,经过一年多的乡村风雨的洗礼,已成了正儿八经的“赵河村里人”。
办公桌的一角整齐地放着一摞笔记本。出于好奇,我凑到近处一看,笔记本封面上印着“驻村日志”,包书记告诉我,那是扶贫办统一制作的。征得包书记同意后我打开了放在最上面的一本,一边翻看,一边和包书记聊着。
人生新抉择
包强的老家在漳县武当乡,山高沟深,自然条件严酷,他自小从父辈们的背影中读懂了农民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民的艰辛。2019年4月,得知市人社局要选配一名干部下基层时,他第一个报名。那天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他把自己报名进村的打算告诉了妻子。平时很和善的妻子放下手中的筷子,一下子涨红了脸提高嗓门:“我在离家那么远的乡村学校,女儿要上幼儿园,需要接送;儿子马上要上初中,需要辅导;这个关键时期,你再去进村,这个家你到底要不要……”“我是单位上年轻干部,又在乡村长大,熟悉农村环境,下去了又不是不上来,困难是暂时的……”“那么大的单位离开你就不转了,我不再听你的那些高调了……”妻子关了卧室门早早睡去了。
晚上,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睡。18年前的一个风雨交加的早晨,父亲步行30里山路送自己到县汽车站。汽车就要开动,父亲拉住自己的手:“娃,你到城里上班,可要一直记着你是农民的娃娃……”父亲的话再次回旋在脑海。第二天,他在单位闷闷不乐地想着昨晚的事儿。不多时,收到了妻子的短信:“……我知道你决定了的事是改变不了的,想办法把老人接上来照顾孩子……”话说回来,他觉得自己真的有些对不起妻子,结婚16年来,自己经常早出晚归,周末加班,这个家10多年来几乎是妻子一个人在照看,他觉得亏欠妻子的太多。
“我又没有过女朋友,第一次就见这么恐龙级的,我也得有这心理承受能力呀。何东,没登记吧还瞒着,还真给瞒过去了,我只能哑巴吃黄连硬着头皮去见了。”
很快组织批准他进村担任安定区石泉乡赵河村“第一书记”(兼队长)。
初到赵河村
包书记告诉我,驻村后的实际工作,比之前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2019年5月16日(星期五),单位领导把他们帮扶队员一行人送到石泉乡政府,举行了简短的入村前的培训之后三个队长各自带着队员到村上报到。当时豪情满怀,有许多憧憬宏愿。但没想到,驻村后上任的第一天,就吃了一个“下马威”。
那天上午,刚刚走进赵河村村委会办公室里,村“两委”班子成员迎接了包强。尽管是5月中旬的天气,办公室里依然很凉,刚坐下不久就连着打喷嚏。他发现,村里的干部们都很小心地与他保持着距离。
“村里的电脑只有一台,还慢着用不成,包书记给咱们赞助一台?”观望了半天的村委会主任说。
“走了一个,又来一个,‘第一书记’到底是个啥书记呀?来管啥事?”“这个又是犯了错发配下来的,还是领导关系镀金来的……”在他进村参加的第一次村民会议刚刚散会时会场的一角传来了村民的冷嘲热讽。
那天晚上,他彻夜难眠,在他的第一篇驻村日记里这样写道:“带着对脱贫工作热情来到这里,我没有冲着村民掌声和鲜花而来。我不受大家欢迎,肯定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但我要经过努力,盼到村民们露出笑脸的那一天的到来……”
开弓没有回头箭。第二天,早早地起床,旅行壶里灌满了一壶开水,包里装进家里带来的两个馒头。包强和村支书一起开始了进社摸底工作。三天的进社调研中,他发现有的社,没条像样的路,农产品交易困难;有的社,耕地不好,需要整修梯田;有的社干部常年在外打工……
感情体现立场。大半个夏天,或顶烈日、或冒风雨,包强每天就在村民各种流言蜚语中挨家挨户走访,带着真诚,带着不服输的劲头,直面各种猜忌、疑惑。他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包强在2019年7月21日的“民情日记”中记载:“雷阵雨,大风,雨停后到搬迁点的朱亚兵家走访,今天是真正驻村刚满两月,受到了驻村以来的第一次热情接待,喝上了滚烫的罐罐茶,吃上了农户的油馍馍,真暖和呀!我把包里的奶糖全都留给了他家的孩子,聊了很多心里话,知道了村里很多事儿,走出来时孩子一直送我到大门口,感觉身上充满了力量。我好像看到了曙光!加油干吧,明天继续!”
“今天下着濛濛细雨,老百姓不能下地干活,穿上雨鞋,戴上草帽,趁着天气多入了几户。上午回到村委会,办公室门口不知道是谁给我送了一篮子辣椒菜,翠绿翠绿的。一时间我掉下了激动的泪……”这是包强在驻村半年后的“民情日记”记载的一篇。
“看起来是我们出人帮扶农村社区,其实受益最大的是我们的干部。”包强感慨地说,我们在基层一年经受的锻炼,比机关五年还要多、还要强。
心系贫困户
“包书记身上看不出一丝机关干部的影子,是一位实干家,他对我们村的村情了如指掌,在帮扶工作中,他根据村民的实际需求,认真制定了‘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制定个性化帮扶措施。”包村干部王小芳说。
刚到村的一个月,除了开会以外,每天入户,要对7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走访一遍,充分掌握户情,尤其是未脱贫的18户,制定、调整帮扶措施,保证因户施策,精准施策。充分利用周末时间,带领两名队员先后对周边县区(安定、陇西、会宁等)整户外出务工的李学文、李世杰等16户进行了走访。对有些上班期间不方便见面,就约出来请他们吃饭,边吃边谈,出租房,工地都留下了包强的身影。
“回想那天包书记送妻子市医院看病发生车祸的情景,真的有点后怕。包书记就是全家人的救命恩人。”后湾社建档户王进国告诉我,“2019年9月24日,妻子祁菊兰在香菇菌棚干活时肚子疼得不得了,估计是急性阑尾炎发作(以前有病史)。我去伺候老人,手机正好没电,妻子打不通我的电话,无奈中向包书记求助。包书记接到电话后,拿起车钥匙就赶去十多公里外的石泉乡香菇菌棚基地,边开车边叫定西市人民医院的朋友联系大夫,12点50分将病人及时送到医院,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伴穿孔,必须马上手术。由于情况紧急,妻子没带证件,包书记就交押金办了住院,直到晚上6点多我才赶到医院,妻子已经顺利做完了手术。包书记在回去的路上,一路下着濛濛细雨,大雾笼罩,可见度很低,加上一天忙着没休息,太累了车翻沟里,幸好人没有大问题,听说修车花了五六千元呢。”
贫困户李志权告诉我,2019年5月,包书记入户的时候,了解到一些村民是由“因学致贫”村情后,对全村大学生摸底,随后与市人社局驻福州办衔接,福州企业为赵河村李云飞(研究生)、郭艳花、李宝龙、李保国等21名大学生捐助3.1万元,为每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资助2000元,大专生资助1000元。自己家两个孩子上大学,生活特别困难,是包书记解决了孩子上大学的困难。
山村大变样
“包书记驻村的一年多的时间,赵河村变了大样,道路硬化了,鼓励大家种马铃薯收入上去了……”路边马铃薯田间除草的一位村民说。
支部书记寇富权告诉我们“村里基础设施落后一直是赵河村发展的绊脚石,包强与村“两委”四处跑项目找资金,以硬化修整村路、修整村民文化广场、危旧房屋改造等为重点,着力改造村容村貌。2019年秋季开始,记不清多少次开车拉着我到市上相关单位汇报困难,找相关部门进行衔接。相关领导开会忙,我们俩就在大门口蹲守,一等就是一天。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夏天终于争取到了300万元资金。”
当问到赵河村一年的驻村工作时,包强很腼腆地说,“没有啥突出工作,无非就是常规工作。”在我们的追问下,包强说,驻村一年来,主要做了五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注重抓干部队伍,先“两委”干部后其他村社干部和党员;抓阵地建设,制作文化长廊宣传栏4个模块——基层党建、驻村帮扶、美丽乡村、文化遗址,绘制美化易地搬迁点外墙600平方米,会议室、楼道增添党建元素;抓“三会一课”开展,提高党员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二是抓合作社带动群众脱贫,刚到赵河村工作,了解到两个合作社已初具规模,完全有能力带动一些村民脱贫,但加入合作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加起来不到四分之一,找准问题症结,通过土地流转、人员务工、肉牛代养、免费领种胡麻等多种形式,实现了让贫困户加入合作社的合作机制,截至2019年底,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均进入了合作社,2020年收入计算时显示,合作社带动群众户均3000元以上,有几户达到30000元。三是抓人居环境美化,先后多方争取树苗对村部周边及道路两旁进行绿化,自己购买花籽对村部花园、搬迁点进行美化,并对农户免费提供花籽,美化庭院。四是定期举办“送智下乡,助力脱贫”培训活动,邀请市上农牧业领域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牛羊圈舍就马铃薯种植和养殖技术进行培训,解决贫困户种植和养殖方面的难题。五是通过“扶贫夜校”,让贫困户知晓各类扶贫政策,编写了《村规民约》,还创办了“大美赵河”微信公众平台,大力宣传党的政策,赵河美丽乡村、风土人情,做好“扶智”文章。
2019年底,赵河村党支部被评为示范党支部,支部书记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第一书记”包强被评为优秀帮扶队长。
扶贫在路上
2020年国庆节前夕的一个周末,我再访石泉乡赵河村。从定西动身后,我给包书记打了电话,他说他正在合作社忙一阵,中午12点可到村部。
进了村部,办公室门锁着,一看时间,快到下午1点了。我没好意思再打电话,和一起的一位朋友坐在村部花园墙上闲聊着等包书记的到来。快到下午两点了,包书记骑着一辆自行车飞快地进了村部院子,忙说:“不好意思,你们久等了……”
眼前的包强满脸胡须,面黄肌瘦,十分疲惫,几乎换了另一个人。闲谈中才知道,今年春节,多年的胃病病情加重了,打算春节过完安排好村上的春耕工作后,请假住院治疗。谁知发生了疫情,他放弃治疗,一直拖着,最近几天病情又加重了……
包书记还告诉我,前不久家庭又出现了新的困难,在乡初级中学教书的妻子在这次县管校聘中又聘到了更加偏远的幼儿园,晚上无法回家,孩子的照顾,主要学习辅导面临新的困难。妻子盼望他年底回原单位,而实际情况是回原单位的时间是未知数。国家的驻村帮扶政策很明确——“摘帽不摘帮扶”。他有时候在妻子和孩子面前显得很无奈。
2020年是全国脱贫最后一年,虽然赵河村2019年实现了整体脱贫,脱贫后的工作依然艰巨。为防止返贫,继续对全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户进行走访,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准确掌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等方面的所需所求,继续做好危房改造和易地搬迁入住后产业配套工作及硬化村社道路项目争取,力争年底实现“社社通”的目标(截至发稿时间,已争取到项目,完成了2公里道路硬化);继续抓好村社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建设。
这天,我走了大半个村子。傍晚时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赵河村。夕阳的余晖洒满了村庄的角角落落,乡间硬化路,如逶迤的灰色丝带缠绕着绿色庄园,连通了阡陌村舍。路边松柏翠柳一字排开,绿荫成带。白墙红瓦的崭新屋舍,掩映在碧波荡漾之中。不远处传来了牛羊叫声和孩子们的歌声……夕阳下的这片热土,在国家扶贫开发的春风沐浴下,激流涌动,孕育着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