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流行音乐”来看戏曲研究的必要性

2020-12-05武泽青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黄河之声 2020年9期
关键词:男儿流行音乐旋律

武泽青 (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今年年初,笔者去参加了家乡当地的新华书店举办的新华公益文化知识讲座之河津地方文化蒲剧专场,此次讲座是由运城市蒲剧团音乐设计张志勇老师负责主讲的,主要从中国戏曲体系的四大声腔、蒲剧起源、蒲剧中常用的八大板式、蒲剧的韵白及蒲剧五大名演员等知识进行讲解。笔者通过此次讲座在对蒲剧知识有了浅层次的认识之后,更多的是开始对这门传统艺术有了十足的热爱。在讲座即将结束之时,张老师说出了自己作为蒲剧人的一份忧虑或者说是对现状的思考:十年甚至是二十年后,台下还会有看戏的人群吗?他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现如今,台下看戏的人群大多为60 岁以上的老人,放眼望去,年轻人的身影实在是少得可怜。

在全球一体化大潮的冲击下,西方文化思潮不断涌入,尤其是在音乐领域中,流行音乐、摇滚乐、打击乐、爵士乐等的出现,使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辉,也失去了一大批热爱传统音乐的观众。但实际上,众多流行音乐的创作素材都是取自于中国的民间歌曲当中,笔者以李连杰主演的香港电影《黄飞鸿之壮志凌云》中的主题曲《男儿当自强》为例,“傲气面对万重浪,热血像那红日光,胆似铁打,骨如精钢,胸襟白千丈,眼光万里长,我发奋图强做好汉。”这段歌词对于80、90 后的年轻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每个人看到歌词都能自如地哼出这首歌曲的旋律,尤其当时在成龙气势如虹的豪情演绎下,这首歌可谓是红遍了大江南北,也一直被国人视为“香港武侠金曲”。但鲜为人知的是,很少有人知道《男儿当自强》这首歌的旋律素材是取自传统合奏乐《将军令》。

《将军令》源于唐王朝皇家乐曲,流传至今一千多年,有众多曲谱和演奏形式,乐曲主要表现古代将军升帐时的威严庄重、出征时的矫健轻捷、战斗时的激烈紧张。中国香港词曲家黄霑在对《将军令》进行重新改编填词后,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名曲《男儿当自强》,歌曲旋律钪锵有力、歌词振奋鼓舞,展现了中国男儿奋发图强、中流击楫的英雄气概。《将军令》除在《男儿当自强》中应用之外,在周星驰的喜剧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也有诙谐幽默的剧情应用:御医在给唐伯虎把脉时,唐伯虎暗施内功进行脉象调整,御医被吓得浑身发抖,他听到的脉象之音便是《将军令》,只不过是用电子合成器演奏的滑稽效果。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笔者在这便不再进行列举。可以看到无论是流行音乐还是电影配乐等,很多旋律素材都是取自于中国的民间音乐元素,而在中国民间音乐中,戏曲音乐可谓是“集大成者”。关于戏曲的界定,常静之先生认为:“戏曲艺术,是演员在舞台上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装扮角色(剧中人物)表演故事,以情、理、艺动人教人娱人的戏剧艺术。”①袁静芳老师认为:“戏曲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形式,它集音乐、舞蹈、文学、诗歌、武术、杂技、舞美等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于一身。它作为中国传统的戏剧样式,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被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②王国维先生给戏曲下了一个简练的定义:“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③不难看出,戏曲是人类创造的由演员装扮人物并运用歌(唱、念)舞(做、打)等手段表演故事的艺术,集中国民族艺术之大成。当然,戏曲产生最初也曾扮演着“教书育人”的角色。中国自古自诩为农业大国,封建王朝一直以来坚持以农业为立国之本,加上当时教育落后、经济欠发达等诸多原因,致使我们的国家识字率极低,而戏曲——这种特有的综合艺术,用最生动最集中的艺术形式,承担了对这个泱泱农业国的人伦教育任务。在中国的广大农村里,可以发现,但凡是稍具规模的村庄,在村子的中心都会建有一个戏台,它往往是农村里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戏台结构在北方农村往往是用砖石或土坯铸造而成;在南方则多为木竹结构搭建而成。在旧时社会中,看戏可以说是中国人的精神食粮,甚至在当时也流传着一些老百姓对看戏的说辞:“宁看存才挂画(《挂画》属戏剧《梵王宫》中的一折),不坐民国天下”,足以看出,当时戏曲在中国百姓心中的地位。

戏曲是中国特有的、纯正的、地地道道的地域文化产物,其旋律是对当地方言的艺术化夸张,其歌词是对中国“忠孝节义”等伦理人文的演绎性阐释,人们在听故事的同时,还能享受乡音化的旋律带给人的艺术新鲜感,这也是为什么在近现代时期戏曲能如此让人如痴如醉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各地戏曲剧种(尤其是地方戏)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观众大量流失、演员队伍青黄不接、演出市场不景气等现实问题使这些戏曲都面临着发展的困境。为了挽救祖辈们留下的宝贵的音乐遗产,全国各省市的戏曲专家及戏曲工作者都在积极编纂戏曲志著作,这不仅是他们作为戏曲文化工作者的心愿,也是广大人们群众的心愿,更是祖国文化建设与抢救、整理中国戏曲文化传统遗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① 常静之.中国戏曲及其音乐[M].黄河文艺出版社,1986,12.

② 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10.

③ 王国维.戏曲考源[M].不详,1902.

猜你喜欢

男儿流行音乐旋律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唱片、广播——西物东渐与中国都市流行音乐的诞生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上)
The most soothing music for dogs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下)
那英 流行音乐的时代见证
书评|《流行音乐与文化关键词》:为流行音乐研究树范本
7月,盛夏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