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江西花棍舞在职业教育中的创新传承
2020-12-05朱蓓靳玲
朱 蓓 靳 玲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江西花棍舞在推动江西赣南地区的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对江西花棍舞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无论是文化旅游发展实践层面还是教育层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本文尝试从文旅融合的视角出发,发掘职业教育融入江西花棍舞的价值与意义,进而探讨江西花棍舞在职业教育中的创新传承模式,以期促进江西花棍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一、文旅融合与“非遗”品牌的塑造
(一)文旅融合的内涵
产业融合指的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中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直至形成一个新的产业的过程。产业融合最早在技术领域出现,在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不同产业之间的边界趋于开放,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最终出现了产业融合。产业融合的过程是动态发展的,其结果是新的产业出现。产业融合并非不同产业之间的简单叠加,而是产品、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全面融合。文旅融合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新的产业。
文化产业指的是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及与之有关的活动的集合,而旅游产业指的是旅游活动及旅游行为引发的经济活动所组成的产业集合。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两者融合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最佳选择。在国家政策、经济、技术等一系列要素的推动下,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边界趋于模糊、开放,最终完成了文旅融合。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形成的文旅产业兼具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特征,两者融合实现了优势互补,经过文化产业旅游化、旅游产业文化化使得两大产业得到优化提升。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因素来自多个方面,包括政策激励、文化和旅游产业转型的内在需要、消费者日益提升的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以及配套的技术支持、文化创意等。
(二)文旅融合趋势下塑造“非遗”品牌的关键
“非遗”项目兼具文化性、表演性等特点,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在塑造“非遗”品牌推动文旅融合时,其关键在于要形成自身的文化主题与特色、要打造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典型产品以及注重文化创意的作用。当前我国的旅游产业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作用,“以文促旅、以旅推文”成为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模式。随着文化和旅游产业竞争不断提升,打造具有品牌特色的旅游目的地成为吸引游客的关键,而特色鲜明的文化主题在其中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文化是品牌的核心,在塑造“非遗”品牌的过程中只有突出其文化主题与文化特色才能彰显其独特魅力,才能避免与其他旅游产品出现同质化。
打造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典型产品是加快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的重要手段,也是塑造“非遗”品牌的重要手段。“非遗”项目兼具文化性和演出性的特点,在文旅融合的发展背景下,“非遗”项目较容易打造成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典型产品。创意是文旅融合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打造典型产品、塑造品牌形象的过程中,不可忽视文化创意的作用。除纪念品开发、景点设计等方面需要注重文化创意外,还应当打造具有文化创意的体验项目、文化旅游活动等。
二、文旅融合背景下江西瑶族花棍舞在职业教育中传承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中的职教发展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备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而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与高职教育具有较多的衔接点。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将江西瑶族花棍舞引入职业教育之中,可以帮助职业院校提升其内在文化内涵,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可以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这与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相吻合。因此江西瑶族花棍舞在职业教育中的传承,不但可以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还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帮助职业院校顺利开展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
另外,江西瑶族花棍舞在职业教育中传承时,职业院校需要投入必要的力量开展理论研究和文化发掘工作。在这一过程中,职业院校的科研水平和文化软实力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这对于职业教育自身发展也可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有利于丰富职业教育的培养内容
当前的职业教育提倡学生参与各类学校活动,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多元文化学习。在文旅产业融合的背景下,对旅游等产业的专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相关的从业人员具备多元的素质能力。职业院校作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人才输送的主要场所,需要在文旅产业融合的背景下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培养内容,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将“非遗”方面的教育内容引入职业教育,对于丰富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构建高职教育多元化培养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江西瑶族花棍舞是一项表演性的“非遗”项目,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将其引入当前的职业教育,可以进一步丰富职业院校的教育体系,形成多元化的培养格局。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职业院校找准切入点,将江西瑶族花棍舞与自身的教育体系结合在一起,可以让相关专业的学生掌握一项全新的技能,同时能提升学生对地方特色文化的了解。
(三)有利于搭建高职教育中的“非遗”展示平台
将“非遗”项目融入职业教育并搭建相关的展示平台,许多职业院校进行了尝试。部分职业院校通过建立专门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平台,展示“非遗”的活力和魅力,并通过吸纳“非遗”传承人使用教育平台,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技能和素养的“非遗”人才。
当前,江西瑶族花棍舞在职业教育中的融入还不够,尚无职业院校搭建相关的展示平台。在文旅产业融合的背景下,将江西瑶族花棍舞引入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促进职业院校搭建相应的展示平台。通过专门的江西瑶族花棍舞展示平台,学生可以同时对江西瑶族花棍的舞蹈技能和蕴藏在其中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解。在此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容易满足文旅融合背景下的社会需求。
三、文旅融合背景下江西瑶族花棍舞在职业教育中创新传承的路径
(一)构建“双向互动”的传承保护机制
当前,江西省赣州市将“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相融合,并以此推动当地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因此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江西瑶族花棍舞在职业教育中的创新传承可以与政府“非遗”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实现双向提升。
首先,职业院校相关人员应当充分了解“非遗”保护主管部门和文化、旅游部门对江西瑶族花棍舞传承保护所做的工作。在此基础上,职业院校专家可从提出对策建议、提供学术支持等方面,为文旅融合背景下江西瑶族花棍舞的传承发展建言献策。
其次,职业院校的江西瑶族花棍舞教学活动要与政府部门推出的文化旅游项目积极对接。政府部门打造的文化旅游项目,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平台。职业院校可与相关政府部门建立联系,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在促进当地文化旅游发展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水平。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在当前阶段,职业院校必须积极开展江西瑶族花棍舞的课程建设,并结合时代发展趋势打造数字化传承路径。
首先,积极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花棍舞课程体系。一方面,要对江西瑶族花棍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发掘。文化内涵是打造文旅融合产品的核心所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非遗”传承与保护不能脱离文化。瑶族历史悠久,江西瑶族花棍舞在这种特定的环境和土壤中形成,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需要深入发掘蕴含在其中的文化内容。另一方面,要建立江西瑶族花棍舞蹈形态的课程体系,舞蹈形态是江西瑶族花棍舞的基础。针对江西瑶族花棍舞的技术内容展开研究是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的关键,也是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必然需求。
其次,将具有本土特色的花棍舞课程体系融入当地职业教育之中。从舞蹈、体育、旅游等有关专业入手,对此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将江西瑶族花棍舞融入这些专业的日常教学活动中。要通过技巧训练让学生掌握江西瑶族花棍舞的精髓,全面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
第三,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拓宽教学路径。数字化是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遗”项目传承与发展的有效手段。职业院校可以利用现有的数字化平台,打造一批江西瑶族花棍舞的数字化资源。数字化资源的内容应该涵盖历史文化与动作技巧两方面,同时还可将其与旅游联系在一起。数字化平台可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学习途径。
(三)注重生态意蕴的文旅产业融合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江西瑶族花棍舞可以根据具体的文旅产业发展需要,结合时代特色进行创新,开辟一条新时代的江西瑶族花棍舞发展道路。
首先,要尊重江西瑶族花棍舞的原生性。江西瑶族花棍舞在特定的文化土壤和自然环境中诞生,成为了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可以结合时代特色在表演形式、舞台作品、动作技法等方面对花棍舞进行一定的创新,但不能一味迎合文化旅游产品的需要而改变江西瑶族花棍舞的原有面貌。
其次,根据文旅产业的发展特点和当前人们的生活面貌进行创新融合。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非遗”项目在推动地方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当前,全南瑶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发生了重大转变,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文旅融合的新业态正在成为全南人民创收的重要途径。在江西瑶族花棍舞融入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创作富有时代特色的新节目并在全南等地区的旅游目的地进行演出,以此打造当地具有特色的江西瑶族花棍舞文旅产品。
结 语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江西瑶族花棍舞在推动赣南地区的经济建设、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江西瑶族花棍舞在职业教育中传承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职业院校可以结合文旅产业发展的需要将江西瑶族花棍融入职业教育中,将“非遗”保护、教育以及文旅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三者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