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见未来——大数据驱动下的音乐教育变革之思
2020-12-05王欣
●王 欣
“育”见未来——大数据驱动下的音乐教育变革之思
●王 欣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当下,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思维方式,被技术改变了大学的教学场景、传统思维方法、个性化学习和教育的时空,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信息、数据、知识无处不在,技术的革新正在对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与影响。“狼来了”似乎已不是传说,“未来已来”,我们应做好“冲浪”的准备,而不是围观、等待,更不是抵制。
大数据;技术;音乐教育;范式转移;可汗学院
根据百度词条解释,“大数据(Big Data)①”一词最早见于2009年出版的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ǒnberger)与肯尼斯·库克耶(Kenneth Cukier)合著的《大数据时代》一书。而这要追溯到2007年,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SalmanKhan)开始创立视频免费授课的“可汗学院”,由此掀起互联网教育、在线教育、开放教育的热潮。
2012年联合国发布《大数据促发展:挑战与机遇》白皮书,其中指出大数据的出现将对社会各领域产生深刻影响;2013年,中国的教育领域掀起了大数据推动教育改革的热潮,因此,2013年也被称作“中国的大数据元年”;2014年3月,中国教育部发布《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要求加强对动态监测、决策应用、教育预测等相关数据资源的整合与集成,为教育决策提供及时而准确的数据支持;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向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发来的贺信中提出了“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要求。2015年9月5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对10个大数据工程进行了规划,并在“公共服务大数据工程”中明确提出要建设教育文化大数据;2015年9月19日,“中国教育大数据研究院”在曲阜师大成立;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开始招收“教育大数据”方向研究生……在诸多利好的实践信息下,标志着我们的教育正朝着新技术、新互动进军。
马克思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由于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好奇,使得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呈现出“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人类每一次的文明进程,都离不开技术的革新与推动,就像石器时代造就人类进入了氏族社会,铁器时代造就人类进入封建社会,造纸术与印刷术驱动人类步入近代社会,蒸汽机、电气化时代让人类步入现代社会,有理由相信大数据时代将开启人类智能化生态时代的到来。说到这里,要说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功勋簿上,让中国人引以为豪地莫过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曾经的“四大发明”不仅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军事和文化上发展,更是加快了人类世界的文明进程,尤其是西方的现代文明。
有评论说,席卷全球的西方现代文明在近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前二十年是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后三十年是用于社会生活实体的革命。科学技术的力量加快了人类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稳定发展,文明的进步也促使人们思想的解放,给人类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均带来巨大的作用。“尽管人类的历史写的是帝王将相史或战争史,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科学和技术发展史。”②正如音乐界一直以来,对音乐史的纠结是作品风格史,还是作曲家史的问题。事实上,短线来看,主导历史的可能会是政治、经济甚至军事,但长线来看起决定性作用的实则是技术。就像录音机技术的出现,开启了民族音乐学学科研究的热潮,还进一步衍生出20世纪西方音乐界的电子音乐、偶然音乐、拼贴音乐等流派。而今人类步入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也只是几年的光阴,就已经让人们感受到应接不暇的惊喜与欢呼。
反观高等教育,现代工业催生下的教育制度,把人都读傻了,它假定地把一个十几岁、二十几岁的人约定俗成地按级去读书,年复一年,一代代,似乎人类只有这样才算有知识,有文化。大学教育作为系统方法性的学习,事实上并非单纯是中学基础教育的顺延。在整个体系中,学生与老师、家长与社会,思想与行动上都义无反顾地的,在默认中得以延续。但时常还听到身边有考大学、考研者为一两分之差再奋斗一年去实现自我,奇怪的是,作为非常庞大的群体,居然没有人去质疑其背后的个人价值与社会意义?是否说明学生的不发声已经很久了,也都习惯了?也是否意味着来自各级教育部门的关注度不够?然而,教育事关民族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上下缺乏链接上的贯通,难免就会被认为:如今的大学“官僚”了,大学OUT了,“大学无用论”,大学只剩下“贩卖”学历的机构,大学正在被沦为人们曾经“梦想之地”的“弃儿”等等不绝于耳。的确,如果说教育的重点或目标是培养人与人的品格的话,撇开知识不谈,单以教育的教化功能来看,应与教堂无异。
几十年来可以说各国无不在讨论、批评、反思与展望现行教育,一边是美国大学拆除有形的围墙与社区、与产业融合,一边是中国把大学搬往郊区的文化沙漠;一边是美国学生退学创业潮,家长为孩子的教育另辟蹊径,一边中国的留学生却布满全球,尤以西方发达国家为最。时下各省区市连绵不绝、“人满为患”的艺术统考与趋之若鹜的“校考”,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我的教育我做主”,喊出了让曾经豪迈的“QQ的一代”心声,事实上如何呢?现代教育并没有“以学生为中心”,更没有自己做了主,实际上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整齐划一”,填鸭式教育、应试教育依旧,课堂的互动很少,批判、质疑更少,音乐院系培养出来的依然样样是标准件,无论是交响乐团、民族乐团,还是作为个体的学生而言,均与“泰勒式工厂”无异,因此也就不难理解音乐表演就业被频频亮红灯了。然而,教育是不能如此把鲜活生命有创新能力的个体(人)当成流水线上的产品,若改变这一事态,作为科技手段的大数据应能改善良多。
殊不知,教育也正悄悄地发生着一场革命,2012年以来,可汗学院开创了颠覆现代教育的革命,令诸多常青藤名校惊愕与纷纷效仿之际,我们看到,此次教育变革的重要价值不仅在于节省了教育资源,重要的是释放了教师、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一门课有十万之众研修不再是天方夜谭,而且还可以重复循环使用;等等。那么,科学技术创新下丢掉知识的大学剩下了什么呢?是那些不动产?还是“不与时俱进”的教条方法与形式?还是固化了的官僚体制?大学权威的尊严又何在?
当下,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思维方式,改变大学教学的场景,改变传统的思维方法,改变大学教育的时空,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信息、数据、知识无处不在,技术的革新正在对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与影响。“技术对教育教学影响是巨大的,技术越多的教育应用,数据的产生和价值也就越多。因此,大数据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与诸如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发展和应用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没有各种技术应用到教育和课堂教学中,大数据的应用将无从谈起。”[1]
被技术改变的时空。与欧美灵活拼装式教学模式相比,我国现行教育单一、固定的教学模式已迫切亟需改变。当下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技术的变革、创新急速发展,未来教育应展现出与传统教育模式绝然不同的时空景象,可以说信息化将教育还原个性化,大数据将更好地体现教育的交互效率与优化了的时空可能,实验室、咖啡厅、街道社区等“田间地头”场景模式似乎更优于高度配套的工业化教室。在厘清教与学的规律以及相互作用中,生成多种增强学习者学习能力的方式方法,最终达到大数据技术与人、课程、教学质量重要现实和理论价值。2015年戴玉强率先推出的声乐慕课(MOOC)“戴你唱歌”目前点击量已达4亿人次,采用“1位大师+1首经典作品+1次迷你音乐会”形式,突破特殊的专业属性(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学等),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对有声乐专业知识的学习者、爱好者,通过教学平台可以在任何合适的时间和空间,根据自身需求去展开声乐的学习,并且可供任意人免费或付费多次重复研习,与大师面对面已不再是难事。“戴你唱歌”作为国内最早打造的声乐慕课的出现,有着声乐教学的“文化物流”现象向国内外传播开来,极大地便利了身处各地声乐学习爱好者,为声乐教学注入“互联网+”的教育思维,开创了声乐教学的新型式,对推动声乐教育教学的发展,对声乐演唱艺术技能的培养和艺术体验起到普及、示范作用,声乐慕课也正朝着更为便捷、更为宽广的受众群体,以不可阻挡之势走向大众,走向每一个数字终端。
被技术改变的学习方式。当下的现代教育却也让政府和学者意识到,难以有效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如今在“大数据+”的热潮下,AR、VR、人工智能、移动技术等技术正逐步在教育文化领域掀起颠覆传统课堂的微课、慕课、“E课堂”、在线教育、智慧校园、VR教育等眼花缭乱的新型教育模式,科技的力量促使线上、线下混合式、“螺旋式”上升的学习,无论在何时何地,交流互动无不在深度持续。2016年由扬州大学推出的声乐慕课“美声之林”一改传统教学模式,弥补了学校声乐教学存在的区域发展差异性同时,还营造了声乐学习的互动选择和交流的平台。“美声之林”作为国内第一所高校推送出来的声乐慕课教学,秉持公益性质让线上、线下积累越来越广的人气,也推广了新型的学习方式。技术的力量肇始大数据时代、知识时代的开启,教育的现在及未来正被赋予崭新的模式,私人订制式学习、自组织学习、终生学习,大数据时代下的教师与学生、琴房教学与田野调查、录音棚与实验室等等,将应用虚拟现实、真实体验的自组织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就像1999年印度教育科学家苏伽特•米特拉对印度一个偏僻的没人懂英语、没人见过电脑的村庄做了一次“无师自通”的“墙洞实验”得到印证那样,这说明,教育是一种自组织行为(学习)。事实上,人类总会因“低估”了技术而惊叹星移斗转的现实变化,教育将会在其形式、结构、工具、形态、评价与思维方式上迎来巨大的变革,慕课、微课正替代校园在线平台、校园一卡通和“粉笔+黑板”模式,面授课也终将会成为奢侈品,事实上,未来还将会超越人们的兴奋期。
被技术改变的学习场景。学习在未来一定是个性化与快乐化的,学生对知识的获得绝不会只是传授式,而是学校教育与互联网、智能化共存的新模式。有人说当下火热的慕课教学、微课教学是“印刷术发明以来最大的革新”[2],新模式下学生不在传统的课内,而是在“课外”,被技术改变了的知识传递与互动体验,让教学得以延伸与空间意义上的再造。北京大学推出的慕课《20世纪西方音乐》可供数万人不限次重复使用,学生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随时“上课”,新模式把传统的课堂、琴房教学搬上网,由课堂、琴房“闭门教学”放至开放教学,教育过程由“非量化”转为“可量化”,而教与学的行为信息会被精准地记录下来,并通过数据的指引给出问题与解决方法。同时,课堂会在更少的传授式与更多的交互式中个性且灵活和谐发展,在参与的体验中,借助教师的良性互动,针对性(个性)教学让学生心中有数且快乐的学习,再通过学生自主的搜索、协作、探究,在身临其境中达到个性化寓教于乐的学习。同时也一改传统教学场景的枯燥说教,更不再是凝重的实训,而是活泼的、真实的、有温度的,技术的发展让场景步步走向虚拟的真实。
被技术改变的教育评价方法。大数据支持下的教育评价也正由“经验主义”走向“数据主义”、从“单一”走向“综合”、从“宏观”走向“微观”,评价内容一改传统教学“唯成绩论英雄”,在关注学生过程性学习数据(如学习行为、学习表现、学习习惯)同时,还照顾到其个性与健康、进步成因与成长体验等数据因素。广州大学的在线课程《中外音乐名作的文化阐释》作了有益的尝试,过万人次课堂学习平台互动交流、对话与分享,依据数据自然生成评价结论,数据分析可以跟踪音乐知识的教与学情况,还可以用数据分析教师对中外音乐作品的讲解甚至各种表演者版本的对比,且还会给出调整教学建议,由此可矫正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和学科素养。在开放深入、高效通畅、多元互动的教育教学下,教师将真正由依赖于经验教学转向数据教学,以看得到的数据科学决策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现过程与结果多重评价、过程性与伴随性评价,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寻找问题所在,识别教育发展中的症结以及独特的教育规律,为营造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教学跟进与学校的质量保障提供基于数据的实证分析支持。
被技术发掘的个性化学习。卡耐基·梅隆大学教育学院有句经典的口号:不得不承认,对于学生,我们知道得太少。的确,相比较每位与众不同的学生而言,我们的教育“一言堂”“一刀切”“满堂灌”,难以有效地施展“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存在的难题,是难以及时且真实的被掌握,而借助于大数据将会极大的被“发现”并还可供研究和“揭露”。华中师范大学启动的慕课“钢琴伴奏的编配与即兴演奏”以混合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学生依据个人兴趣、熟悉度对钢琴的编配形式、调性安排和曲目选择上各不相同,尤其在移动终端操作的数据信息,这便会被精准的记录下来,比如点击了哪些内容?停留了多久时间?回访率又是多少?等等。通过大数据学习分析技术的革新,识别每一位“真实”且客观的学生的能力,并从钢琴编配知识学情分析数据中可以说明他的学习行为特点、兴趣爱好和每个时段的学习状态,并对那些没有取得足够进步的学生进行干预,寻找新的策略和方法对其实施个性化发展的实践混合式教学培养模式,借助数据信息在优化了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同时,还开展适应性学习与自我导向学习,教者与学习者思维方式一改传统教学的集体性向个性教育的“范式转移”,“因材施教”方能名归所致。
被技术改变的师生,大数据让教育真正面对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技术的革新将不再是传统的黑白教学和PPT屏幕教学,教师应将低层次和可复制式教学让位于屏幕模式,未来将借助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营造师生多元交互式学习环境,屏蔽那些规训与教化,转而大力推进支持与服务,让技术的革新释放每一位教师、学生的天分和能力。“从宏观群体逐渐走向微观个体,让追踪每一个人的数据成为可能,从而让研究每一个个体成为可能。对于教育研究者来说,我们将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发现真正的学生。”[3]就象“艺考”中诸多同分现象被认为在能力上是旗鼓相当,未来可借力大数据技术,其差异性就会清晰可见,尤其从学情分析反馈出学生知识缺陷所在,同时也为教师及时调整、优化教学提供数据支持。沿着时代精神与技术革新的星移斗转,对教者而言,教育的中心与角色正悄悄转移,教师也将只是起到首席作用而已,教师时刻要注意只是课程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兴许这才会是教育的进步。在即将到来的这场变革中,师资资源将不再是问题所在,对仍在错误方向上“勤奋地工作”、不思进取的教师而言,一定程度上也释放了教师的创新精神,这就是技术的解放力量。
如果说在技术的使然下,让持续三百年的西方工业文明以无限获取利润、消解亿万年的自然资源为代价,那么生态文明以尊重他者呼唤人与自然全面和谐。近代工业文明对自然劫取的帝国主义态度,对他者的种族主义立场,对传统的虚无主义态度,致使今日现代化弊端显现,人类的生活与环境早已不堪重负,因此必须要在教育与文化的认知上下足功课。按王治河的“第二次启蒙”是生态启蒙的说法,21世纪实则是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折,应该来说绝不会是经济的转变所能改变的,而应是思维方式上的根本性变革。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我们可以遥想古老的传统时代,由于技术的限制,长老则是知识的发言人。如今,则大相径庭,拥抱科学技术的永远是青年一代,由于青年一代不会受到传统的束缚,接受新事物快,也敢想敢拼,因此还真的时代不同了!
如果说19、20世纪是西方现代性的创造与建构,中国只是被动地接受,且又忙于复制,那么21世纪里,当下中国移动支付已开启“换道超车”模式,“中国元素”则应是积极、主动地建构与解构,而绝不会是附庸。如果说中国“十九大”对环境保护是最大的政治,食品、环境等生态环境问题关系到人类的存亡,那么关切到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则更应是文化与教育。在即将到来的大数据时代,让差异化成为对话的可能与转机,以使“中国元素”在全球化语境中绽放多元色彩,因为差异性是全球化时代下多元对话与交流的基石,也是保持敞开性和交互性的关键所在。就像音乐教育观念上有古代中国乐教思想以及“新音乐”时期的审美与创造观念,也有德国传统的音乐美育思想,还有美国现代的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理念,迥异的文化生境呈现“多元并存”的格局,“螺旋式”文化观念引领文化方向,对音乐教育有着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如今,互联网时代加剧了全球化进程,技术引发了文化的全球化,因此也就会产生了文明的冲突。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今天的我们在享用高铁与空客、微信与共享单车、5G与量子等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便捷之时,是我们的祖先所不能想象的,恰如西方哲人所说:人创造历史,却对自己正在创造的历史茫然无知。传统思维与理念让人类正面临机遇与挑战,繁荣的现代文明已开启人类智慧,在信息化时代到来之际,人类往来于太空已不足为奇,克隆羊多利、刷脸、刷眼球、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等技术带来让人叹为观止的神奇事项接踵而至,“狼来了”似乎已不是传说,“未来已来”,我们应做好“冲浪”的准备,而不是围观、等待,更不是抵制。
①大数据(Big Data)又称为巨量资料,指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也即大数据享有4V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
②李志民.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http://www.zhongJiaomedia.com/z/6485.html在中教新媒、中培新媒主办的“2015中国国际远程与继续教育大会”上的演讲。
[1]方海光.教育大数据的变现能力预测及五大变革[EB/OL].http://info.edu.hc360.com/2018/05/021041798173-2.shtml
[2]刘进平,庄南生.试析幕课(MOOC)的实用前景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49).
[3]张韫.大数据改变教育[J].内蒙古教育,2013(09).
J6;G64
A
1003-1499-(2020)03-0101-05
王欣(1975~),男,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20-08-22
责任编辑 春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