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霸王鞭的艺术特色初探
2020-12-05李乐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李乐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霸王鞭的发展现状
霸王鞭是流行于陕北各县的一种民间民俗舞蹈,陕北的百姓称之为打花棍、金钱棍、浑身响、打莲厢。霸王鞭用木棍制成,一般长近四尺,粗约一寸,木棍上凿有很多空槽,槽内装有二至四枚可以活动的铜钱(钢环),为了美观有些涂上各种颜色,手持霸王鞭对头、肩、腰、腿、脚等部位进行击打,木棍随着节奏发出“沙沙沙”的声响。
陕北霸王鞭发展至今,多以广场舞、大秧歌的形式出现。虽然舞蹈中具有双人对打、四人对舞、八人对舞、群舞等形式,但是这些表演基本都属于双人模式进行表演,在群舞中也是以双人对打为主,如:陕北绥德黄土地艺术团《霸王鞭》节目中的队形调度以直线、横线、圆圈为主,舞段出现大方阵、三角形、五角星、圆形,使整个表演形成了固定的程式。其次,传统的霸王鞭,其强身健体的实用性被大大加强,广场舞及团体操的表演模式使得百姓的娱乐生活丰富多彩,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如今,陕北霸王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她鲜明的艺术,独有的风格动律,新颖的道具使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和关注,她是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也关系到我国地域文化的丰富性。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其保护和传承,摸透她的艺术规律,尊重她的表现形式,以保证她永续发展,与这个时代同步。
二、陕北霸王鞭的基本特征
(一)陕北霸王鞭的基本动作分析
早期的陕北霸王鞭动作比较单纯,道具的基本用法为“击打”、“拍打”,击打是用霸王鞭击打身体各个部位,拍打是用左手和道具相打;上身的动作是多用左右摇摆的动律,单一质朴;手臂则右手执膀,左右拉开或者背后,有时双手共舞;基础的步法为半脚尖小碎步即“花绑步”、“圆场步”“快步”等等;进入新时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经过一批专业艺术工作者与民间资深传承人的改良与发展,道具的动作更多了:“舞棍”、“抽棍”、“挑棍”“云棍”“拉棍”“点绷棍”等等,棍法的使用大大丰富,道具已然不是单纯击打之用,更用来展现风格、塑造人物,成为陕北霸王鞭最具特点的一环;上身的动作也融入了“宁倾圆曲、提沉冲靠”八字元素,使舞者上身的表现力大大增强;手臂的动作更加的舒展,对线路的演绎、对“圆”的追求,更加鲜明,与道具相得益彰;步伐也融入了“滑步”、“跳并步”、“跺步”“十字步”“摆扣步”等等,使舞蹈本身流动性更强,更加的舒畅和完整。
下面我们重点介绍下陕北霸王鞭的经典动作:“霸王举鼎”舞者左手平拉开,上下柔臂,右手执鞭举过头顶,在头斜上方,画平圆动作,上身大幅度的提到最高,保持后背的紧绷,节奏强拍时左手向上,振翅拉开,出右脚准备移动重心;步法则为大踏步的慢步,膝盖时而弯曲,时而并立收紧,与节奏的强弱拍紧密贴合,动作刚劲有力,大开大合,所有重心下沉,把霸王的英武之气表现的淋漓尽致。表演时,道具要与上下身动作融为一体的配合,配上舞美灯光的辉映,很好的体现了“项王”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形象。
“霸王骑马”:左手在身体前方做勒马手,腕子上下的提压,节奏频率非常快,右手则执鞭击打背部、腿部,点的动律十分清晰;下身膝盖蹲到跟腱拉紧,膝盖尽量并拢,以花绑步和急速移动,上下颠步,舞蹈动律上下左右摇摆,身体合着动律舞动,整个人物风格非常鲜明。
“霸王翻身”:有点像古典舞中的“点步翻身”与“踏步翻身”。舞者身体向前,旁腰往上提起,踏步时膝盖半蹲,双腿重心,点步时单腿重心,双腿伸直;翻动时头定在一点,整个过程不能动,保持一个平面,踏步时重心不要移动,点步时并腿转换重心,下身收紧,上身旁腰胸腰往上挑,快速走一个立圆翻身。整个“霸王翻身”动作,需要手臂、上身、头、眼睛、双脚的高度协调,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陕北霸王鞭的表演形式多为双人或者四人,舞者在舞动的时候拿鞭不但敲击自己的身体各个部位,还可以舞者相互之间敲击对方身体,跟随节奏的变化转换霸王鞭的敲击速度和轻重缓急,被敲击者则摇动手臂,身体来回转换,与敲击者相互穿插,通过花绑步、圆场步、十字步变化多种队形,整个画面精美绝伦。相比较别的民间舞蹈的动作,陕北霸王鞭还是比较单一的,井井有序,但是又不失艺术水准,无论在大型舞台上还是户外广场,都可以看到她的风姿,可以在市井公园小巷演出,也能飞跃重洋一展风采。
(二)陕北霸王鞭的道具与服饰
1、道具
霸王鞭的骨架一整段长竹为主干,一米左右长度,顶端和末端,都挂着五彩绸布的穗子;竹子中间切有若干缺口,每个缺口挂有两片铜片,舞动霸王鞭,就会沙沙作响。霸王鞭的制作工序看起来简单,其实非常吃功夫。就竹竿的选择来说,厚度、韧度必须恰到好处,要使用生长一至两年的小竹子制作,厚度不能太厚,这样制作出来的道具才能最终成型;其次,五彩绸布的选择也颇为讲究,绸子用陕北传统古法制作,上色,要求鲜艳中不能太夺目,层次分明,又不会让大家觉得杂乱无章;铜片也最好优质黄铜制作,打薄,要恰到好处,太厚声音会闷,太薄,则声音会脆,十分考验工匠的经验和制作水平。霸王鞭的制作是陕北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2、服饰
男舞者:表演的服饰多种多样,变化万千,但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上身穿金色汉族上衣,下身穿同为金色长裤,裤脚常绣有一些喜庆的红色吉祥图案;腰部束有红色的腰带,头巾为传统陕北白色毛巾包着头或者穿戴模仿“项羽”的头盔;鞋子为黑色的短靴,十分干练简洁,整个服饰衬托舞者刚劲有力,男子气概十足。
女舞者:女舞者也有比较突出的服饰,上身白色传统汉族上衣,红色的盘扣,红色袖口;下身也是白色宽口库,膝盖也常绣有红色“火焰”状图案,寓意“红红火火”;金色腰带盘在腰间,把女性的纤细衬托出来;头上盘发整洁,常没有头饰修饰;鞋子为白色快步靴,利落干净,整个服饰也把女性修饰的柔美俊俏展现的淋漓尽致。
质朴的道具、简单的服饰完美的诠释了陕北霸王鞭简约而不简单,干净却又利落,通俗不失庄重的特点。它以典型的服装、装扮、道具,热切的节奏配以矫健的舞姿,把陕北人民的气概表现的活灵活现,特别能代表陕北人民大气豁达的神韵。
三、陕北霸王鞭的艺术特色
(一)诞生于军事操练,舞蹈语汇朴实无华
陕北霸王鞭是对军事操练的艺术再现,在陕北的发展历程看,从古至今都是兵家的必争之地,陕地汉子英勇善战,名将辈出,因此军事活动在陕北大地经常发生。相传项羽所向披靡,每攻克一座城池,便要在马上,舞动马鞭,将士们争相模仿,场面极具张力。后人把舞动马鞭动作整理归纳,列为军事操练的各种进击练习,成为项家军的必修的绝技之一。后来项羽战败,马鞭操流入民间,大家争相练习,强身健体,从此在陕北一带,霸王鞭流传开来。从陕北霸王鞭的舞蹈肢体语言可以看出陕北人民在进行军事活动中的各种画面与场景,或表现英勇杀敌,或表达战胜的喜悦,都是他们战争生活的真实写照,舞蹈语汇朴实无华,表达形式简洁清晰,是对战争过程的生动再现,通过道具动作节奏的变化表达战争的残酷,这是陕北霸王鞭“击打”动律的文化基因。
(二)群众基础广泛,舞蹈道具独树一帜
陕北霸王鞭具有广阔的群众参与基础,现代陕北人民热衷于这项道具独树一帜的舞蹈形式,通过练习她来强身健体,陶冶心灵。霸王鞭可以让他们在繁重的工作,特别是农业劳作中减轻身心的负担,也是该地区的人们表达他们对舞蹈的热爱,表现了他们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向往。另外,独树一帜的霸王鞭还有双人对打,四人互打,群舞共打等等,人民通过舞蹈,加强与互相之间的情感交流,成为陕北地区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特殊的交流沟通方式。陕北地区的普通百姓,具有能歌善、多才多艺的特点,这种简洁的舞蹈形式受到了大家的喜爱与积极的参与,由于群众基础比较广泛,无形之中扩大了该艺术形式的传播,经过无数代普通百姓的参与和改良,陕北霸王鞭也更加具有艺术性和审美性,舞蹈动作更加俊美,道具的使用更加独特,成为一种独特的具有陕北风格的舞蹈艺术形式。
(三)抒情性艺术,舞蹈风格真挚炽烈
舞蹈的真谛在于内心的抒发,成熟的舞蹈形式只要演员和道具融为一体才具有真情实感,才能真切的打动观众,让观众在观看的同时感同身受,产生情感共鸣。陕北霸王鞭的情感主要是通过艺术化的肢体语汇、节奏鲜明炽烈的道具使用等等来表达。陕北霸王鞭作为汉族民间舞蹈的一员,在舞蹈的情感表达上也展现出更加真诚的本初的情感倾向,陕北霸王鞭就是陕北人民群众崇尚艺术、热爱舞蹈的情感表达,观赏陕北霸王鞭更像是再现一首纯粹而炽烈的陕北信天游,让观者在灵魂深处再次获得生命和灵魂的礼赞和洗涤。
结 语
综上所述,通过调查研究,在总结陕北霸王鞭的艺术特征和风格动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她既传承和保留了本来单纯的舞蹈特点,又在原有基础上加以升华和丰富。传承与发展,使陕北霸王鞭成为具有陕北特色的汉族民间舞蹈,她是该地区文化、艺术、生活的结晶。希望有能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陕北霸王鞭,让这一民族瑰宝传承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