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融通,借少先队活动高效落实德育工作

2020-12-05江苏南通市如东县马塘小学

教书育人 2020年7期
关键词:少先队常态德育工作

康 鹏 (江苏南通市如东县马塘小学)

德育是学校所有工作的基础,五育发展,德育为先。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需要有众多的方式和维度,但当前很多学校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学校少先队工作的本质,普遍弱化了少先队工作应该承担的育人功能。那如何将德育工作与少先队工作融合起来,将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实践层面中去呢?

一、丰富呈现形式,深化德育影响

为了切合学生的认知思维,教师可以利用少先队活动的契机,尝试运用形象化、直观化的方式,为学生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巧妙地将德育工作与少先队活动有机融通。

如在开展常态化的教学实践活动时,就可以借助学校广播室的平台,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德育实践活动,播放契合小学生聆听或者观看的故事、事迹,及时性报道少先队活动展现出来的一些好人好事……用这种一系列活动图文、光影等形式来浸润和感染学生,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其次,要能够巧妙地抓住活动中的丰富内容,采用口头讲述和镜头再现等方式,更好地落实学生的认知体验。在具体组织过程中,可以适时地走上街头,拍摄或者采访相关的素材,将鲜活而直观的资源呈现在学生的认知状态之中。

这种契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少先队活动就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客观存在,能更有效地提升了学校德育品牌的含金量,将德育效果落在实处。

二、关注内外并进,彰显德育效果

如学校在德育活动中就提出了“诚信银行”“一周养成一个好习惯”“弯一下腰,让校园更美”。要求提出来了,如何关注学生具体实施出来的状态呢?这就需要将德育与少先队活动有机整合起来,在少先队活动活动中定期、大力表扬表现相对突出的学生,在学生中树立鲜活的榜样,积极形成滚动性效应,切实提升德育的实施效果。

这样的评价没有将活动开展的关注点聚焦在外显形式上,更为关键的是巧妙地推动了学生内在品质的形成,切实提升学校整体性的德育实施效果。

三、推动常态落实,铸造德育课程

很多的常规性工作需要坚持不懈地落实,如周一国旗下的讲话、常规行为的每周一评等,就应该与本周所罗列的重点德育工作结合起来,将本周所重点开展的德育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的形式进行宣传、落实,真正推动学生内在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与思考,从而起到一举两得育人效果。比如我校在进行爱国和民族精神教育活动时,就紧扣9 月份“中秋节”“教师节”这两个重要的节日契机,让民族精神的宣讲和落实找到了最佳的落脚点,积极借助于这两个节日来增强学校的育人效能。

纵观这样的搭配形式,教师既有以月为轴线的常态性工作,同时也能够在具体活动中巧妙地落实展现形态,从而达成德育课程高效建设的目的。

四、凸显特色亮点,扩散德育辐射

无论是德育活动,还是少先队活动,都应该要做成自己的品牌活动。尤其是少先队活动不仅能够巧妙落实德育中的一些常规性活动,同时也是构建学生内在心灵和情感的重要通道,让所有的学生能够在不同的状态和氛围中达成心灵的感悟程度。因此,在积极落实常态活动时,我们更需要因地制宜,开掘属于少先队或者德育的特色性活动,并通过适切的方法进行必要地拓展和辐射,提升德育品牌活动的范畴和效应。

如学校开展了传统书法的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感知与理解,帮助学生形成浓郁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养成平心静气的认知意识,为他们的品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训练活动,并在学生能力初步养成之际,搭建鲜活的实践活动,如走进社区,为老人书写春联,结合具体的节日创作书法作品等。

有了德育品牌,同时还要借助于少先队活动的平台,使学生将自己学习和训练的成果得以展示和辐射,积极落实学生的认知体验,提升学生的德育辐射效果。

少先队活动需要与品德认知进行整体融合,达成了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和融通,才能扎扎实实提升学生德育实施效果。

猜你喜欢

少先队常态德育工作
公益性家庭教育服务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践研究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小学大德育工作模式的实践研究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社区少先队的“一二三”
多维度助推幼儿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让光荣感与少先队同行
加入少先队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智珠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