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不负少先队的光荣使命
2020-12-04毛萍芳
毛萍芳
摘 要:随着祖国的日益强盛,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经济建设差距不断拉大,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走进城市寻求发展,社会生产劳动力不断的向城市倾斜,城里出现了很多农民工,乡村中就多出了很多留守儿童。近些年来,关于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一直是社会各界人士心头的问题。如何对这些留守儿童进行关爱与教育,是很多农村教师十分担忧和困扰的问题。当下,很多地区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对留守儿童进行关心和照顾。但笔者认为,这远远不够。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教育;少先队;素质教育
关爱留守儿童,并非仅仅做到让其吃饱穿暖,接受义务教育就算是完成了的。笔者认为,对留守儿童最大的关爱,应当是社会各界人士所付出的关心和温暖,对留守儿童优质的教育和培养,使他们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的同时,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获得自身的人生信仰。因此,关爱留守儿童,也应当从少先队的角度出发,充分的发挥少先队的作用,做到对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呵护和关注。让这些留守儿童们成长在红旗下,成为一个个优秀的少先队员,对党的领导和保护具备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一、互助学习,共同提高
由于留守儿童生长在一个家庭成员缺失的环境中,在学校的学习活动中很容易变得冲动易怒,心思较为敏感,对于学习和教育活动,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想要让其融入到班级生活中并非易事。加上留守儿童们因长期缺乏家庭的管教,对于学习自然会有所松懈,对于自己的未来也很少树立清晰的理想和目标。因此,笔者认为,应当以少先队精神和组织来带动留守儿童们的学习和生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笔者选择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让留守儿童们融入自己的小组之间,和其他的同学进行互动和交流,以此来缓解他们的紧张、消极情绪。在教育过程中,笔者更多的让学生们进行小组之间的学习任务讨论和完成。关于一些知识点和重难点,不管是学习成绩较为优秀的留守儿童,还是知识基础较为薄弱的留守儿童,都应当一视同仁,和其他学生一样。在小组之间,成绩优异的来帮助较为吃力的学生,形成一个学习方面的互助小组,让学生们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一起成长。在组建互助小组时,笔者并没有局限于年级或者年龄的因素中,而是让学生们按照自己家庭的住址、性格等,进行组合。学生们可以不是一个年级,也可以不是一个班,但是一定要在学习中互相引导,共同发展。这样一来,大大的弥补了农村地区地形复杂而导致的求学困难问题,学生们在学习中也更为便捷和快速。
二、组织活动,情感教育
定期举办少先队活动,让学生们集体参与,让留守儿童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是开展情感教育,弥补情感缺失的重要方法。在一些重大的节日和民族传统佳节之际,很多留守儿童会因为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而感到失落。而少先队的活动,则可以适当的环节他们的情绪,让留守儿童们同样可以体会到节日的温暖和快乐。举办少先队活动,能够让留守儿童们在节日之际,感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关爱和呵护。例如在端午节时,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在教师中包粽子,共同品尝节日的美食,也享受动手的温暖。在中秋节,可以带领少先队员们手拉手,共度美好中秋,一起赏月,开办征文、朗读、歌唱等比赛,让留守儿童们在中秋节日也能够参与到校园建设中去。在夜晚,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赏月,讲故事,说一些关于中秋节的神话传说,也可以让他们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打电话、发微信,展示自己在舞台上的风姿面貌。在教育教学中,开办一定的少先队活动,能够更好的消除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让留守儿童们感受到红旗之下、集体之中的温馨和关怀。
三、行为习惯,品德养成
对于留守儿童的品德教育和习惯养成,一味地依靠说教和耳提面命的方式,并不能够起到太好的效果。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提出少先队的规则,要求学生们做一个小绅士或者小淑女,在生活和学习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大家的事情抢着做,每一件事情都认真做,培养留守儿童乐于助人,独立善良的思想品德。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培育学生们的行为习惯,让孩子们即使身处乡村,也有良好的行为意识。在教育过程中,以各中队为单位,对留守儿童进行监督和引导,并且及时进行鼓励和肯定,对留守儿童的一言一行都进行相应的关注。让留守儿童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自己被关注,感知到自己的重要性,自然而然也会从各个层面对自己进行自律、自查、自省。将礼仪教育融入到留守儿童的日常行为规范中,共建和谐校园,促进师生友爱,和睦的文化氛围,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少先队员。
综上所述,关爱留守儿童,必然要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亦或是行为规范方面。通过少先队开展工作,学生们能够更加清晰自身的定位,正视自己,卸下心防,逐渐融入集体,感受社会的关爱。
参考文献:
[1]王燕燕.让少先队工作走进孩子心灵[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7):315.
[2]王庆明,高南先.让留守学生在鲜红的队旗下茁壮成长——武汉市新洲区辛冲镇河东小学关爱留守儿童纪实[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5):21-22.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城关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