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师,我又有新的玩法

2020-12-04胡慧萍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51期
关键词:玩法区域材料

胡慧萍

主题内涵: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幼儿在操作材料、摆弄材料的过程中来建构自己的知识。我们可以较直观地看到:区域活动时,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若材料能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便能引发幼儿的活动欲望,使幼儿不由自主地产生“我要玩一玩”的想法,拿起自己想要玩的材料摆弄起来,不断积累有关活动的经验,产生初步的操究兴趣。幼儿在对材料直接感知和具体操作摆弄的过程中,不断地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向自己提出新挑战,想出对材料的新玩法,并把所有的感官都投入到活动中,仔细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等等,这样的过程,使幼儿巩固了活动的兴趣,发展了智力,并提高了动手实践的能力。

生活是绚丽的,它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期待着孩子和我们一起去观察、发现、探索、获得。

案例背景:

《指南》的“说明”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这一点充分说明了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最能体现这种学习方式的就是当前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区域活动。区域活动就是幼儿在教师准备的环境中进行自由、自主、自选的活动。区域活动开展的前提是有一个特定的“有准备的环境”,幼儿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创设的环境中自由交往、自主操作、获取经验、获得发展。创设区域环境,需要教师搜集和投放各种各样的材料。虽然幼儿园大量开展区域活动的建设,但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区角材料很丰富,但实际上只是一种简单的罗列和堆积,幼儿不能与材料产生有效的互动,生发各种活动。本学期,我班想在表演区内投放自制乐器,我找寻了很多材料,最后想起了小班就收集了很多的竹罐,放在那里,孩子们都不爱玩,就用它做个双响筒吧。

案例描述与分析:

案例一:老师,炀炀捣乱

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都去了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活动。不一会儿,表演区里就传来了争吵声,我循声望去,原来是为了表演区里的双响筒。我走过去,准备去了解下情况。孩子们看到我走过来,停止了争吵,纷纷向我告起状来。我蹲下身,让他们一个一个慢慢地说。子轩告诉我说,炀炀不遵守区域规则,这个(竹罐)明明敲敲就可以响的,是来做乐器的,可炀炀却把它当成球来滚。我望向炀炀,询问道:“是这样的吗?” 炀炀老实地点点头,说:“我只是觉得它滚起来很快,很好玩。”

分析:我们开设区域的目的也是让幼儿能够自主地选择游戏材料,区域活动的宗旨也在于为幼儿提供一种开放的、游戏的、个体化的学习环境。炀炀在活动中对于这个新材料的添加很是好奇,在探索的过程中,有了自己的创新玩法,用滚动的办法让竹罐滚动起来,但似乎不太适合在表演区内进行。于是,我为了尊重孩子的意愿,把竹罐投放到了科探区,让孩子们自由地探索滚动。

案例二:老师,他又调皮了

炀炀的问题解决了,在科探区里也有它想要玩的材料了,应该不会再发生争吵了吧。后几次的区域活动开展得还算顺利,炀炀也能在科探区里自由地探索着竹罐滚动的乐趣。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科探区里的孩子们也跑来告状,炀炀又在乱玩了。我马上走过去看看究竟,炀炀把科探区里的几个竹罐都排好了队伍,手里还拿着一个竹罐。看到这个情景,我问炀炀,你这是准备干什么?炀炀抓着头皮说:“我想看看,我手里的竹罐滚过去后,能碰倒几个竹罐。”

分析:为什么炀炀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玩法呢?活动后我进行了反思,孩子对于一种材料的单一玩法,只能保持一段时间,过了这个新鲜感后,就不再局限于这种玩法了,会不断地探索新的玩法。那如何让孩子对于一种材料的运用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满足幼儿一物多做、一物多玩的需求,我组织了全班幼儿进行讨论。孩子们的想法真是了不起,有把它当成保龄球、有把它当成建构材料、有把它当成球,还可以把它当成树桩……根据孩子们的想法,我与班级老师,又将竹罐进行了整理和加工,投入到孩子们适宜的区域当中。

案例三:老师,我又有新的玩法了

有了孩子们的想法和老师的调整,孩子们在各个活动区中,对于竹罐的使用更加有了兴致,一周后,我发现孩子又有了创新的玩法,子轩举着竹罐在区角中跟我说:“老师,我又有新的玩法了。”“是吗?那你跟老师说说看。”“我可以把它用彩色纸包起来,然后在上面装饰,做成花瓶。”这个玩法,前面的小朋友都没有想到过,我请别的孩子来看看子轩的新玩法。当听到子轩得到老师的赞扬后,孩子们都投来了羡慕的眼光。

分析:通过对材料的不断探索和学习,孩子们从单一的一种玩法,延伸到各种各样的玩法。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是一个知识的积累。再次组织孩子们讨论,将子轩的玩法投入到适宜的区域中,于是,在各个区域中,对于竹罐的新玩法,正在不断地探索中……

结束语:

通过这次经验,我深深认为到大班幼儿已经具有较丰富的生活經验和游戏经验,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比较感兴趣,他们乐于探索,喜欢动手去操作实践。对于新材料的添加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想触摸,想玩。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废旧物品开展的游戏,对大班孩子来说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很好地培养幼儿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幼儿体验创新思维乐趣。于是,我将生活中他们常见的废旧物品(如可乐瓶、易拉罐、牛奶盒、报纸、旧光盘等等)进行了价值分析,通过简单的加工后,投放到区域当中。孩子们的活动正在不断探索、不断丰富、不断深入当中……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践指导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玩法区域材料
分割区域
擦桌子
可爱的小瓢虫
鸡蛋托的创意玩法
区域发展篇
材料
向时尚ICON借衣之“花”式新玩法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