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04吉布尼坡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50期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教学应用小学数学

吉布尼坡

摘  要:体验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发挥引导作用的教学过程。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中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并逐步掌握知识应用能力。因此本次研究尝试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式学习方法的应用路径,旨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

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目标在于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体验式课堂构建,是基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关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想要全面落实体验式学习目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落实课程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应用体验式学习法

体验式学习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基础,只有学生具备自主参与的积极性,课堂体验才可以得到优化[1]。游戏教学活动给小学生提供了趣味性的学习契机,立足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游戏,如“平均数”的有关知识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拍乒乓球”的游戏,将学生分成三个组,其中甲组5个学生,乙组6个学生,丙组6个学生,竞赛哪一小组拍的球数量最多则胜出。学生在比赛之后对结果有异议,认为各小组人数不同,比赛不公平,借此我们可以引入平均数概念。再如“认识图形”一课的知识教学中,也可以引入教学游戏:“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种不同的图形,小朋友们能够想出自己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几何图形吗?”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总结思考,然后给学生分组,固定时间内列出常见图形越多的小组则获胜。学生在思考之后,就会回答出黑板、书本、课桌、电视机等都是长方形的,烟灰缸、闹钟、方凳子等都是正方形的,衣架、路边标志、篮球架以及自行车等都是三角形的。运用这种游戏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一边玩游戏一边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进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除此之外,在图形回答游戏中,让学生回答生活中常见的图形,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使其感知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应用过程,深化理解与学习,提高知识学习效率。

2.提问互动中引导学生体验

新时期,小学数学教育理念更新,学科教学模式也开始发生一些转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我们应该切实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2]。创设问题情境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引导,以合理的教学问题给学生指明学习和思考方向,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举措。课堂提问作为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契机,同时是教学引导的主要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指导中,教师应该积极关注提问活动环节,使教学指导作用得到发挥,同时给学生提供科学的思考方向,提升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3]。在教学活动指导中,我们应该抓住提问契机,在关键点或者疑难处向学生发问,及时追问和补问,深化教学,使学生深入思考知识本质。例如,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班级学生考试分数作为数据,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以及应用方法,如某次我班期中考试数学科目平均分是85分,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是88分。然后可以针对上述数据提问,如:“期中考试数学科目平均分是85分,是不是代表我们班所有学生的数学成绩都是85分呢?”学生在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反思问题的过程中就会深化对平均数概念的认知,顺利落实教学目标。

3.实践操作中强化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学习方法,把“实践操作法”与“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等几种方法一并明确提出来。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被明确作为教学目标之一。由此可见,当前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分析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方法,结合小学生“感知——表象——概念”的认知规律,转化学生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為主动学习状态,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体现生本教育理念。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三部曲:课前预习—课中讲解—课外练习。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毫无生机。将合作探究学习和实践活动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合作学习与探究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活动中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探究教学内容、交流学习结果,最终促使教学目标的实现。比如,教师在讲解《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圆的认识”活动,再根据教学的重难点分析设计几个小组合作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活动项目。

活动项目一:画圆。学生之间互相帮助画圆,画圆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圆这个形状有一个初步了解与认识。

活动项目二:学生采用小组谈论形式对圆的各部分名称进行基本了解与认识。并在谈论过程中提出问题:圆具备哪些特征?

活动项目三: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合作探究圆具备哪些特征。采取分组操作形式,先让一组学生进行操作,另外一组学生进行记录,剩下的小组对操作小组进行指导与监督。在完成圆操作、认识圆特征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试验结果,让不同小组之间进行互相讨论,然后将不同小组之间的谈论结果收集起来,并一一点评。并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补充有关于圆的数学知识。由此可见,采用这种探究合作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与认识,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结束语:

将体验式学习引入到小学教学活动中来,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和突破,实现了生本理念的落实目标,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但是有效构建体验式课堂要求学生能够客观认识自身的主体地位,主动参与到知识探究学习过程中来。因此要求教师能够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基于这一目标,上文尝试分析小学数学课堂上体验式学习模式的应用措施,希望和数学教学工作者交流教学观念。

参考文献:

[1]钟丽萍.体验式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1(18):118-119.

[2]林宏滨.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基础教育研究,2016,10(18):36-38.

[3]方宏.为数学学习插上“体验”的翅膀——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的实践与研究[J].新课程(上),2018,22(04):43-44.

作者单位: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竹阿觉镇中心小学校

猜你喜欢

体验式学习教学应用小学数学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对初中英语教学中体验式学习应用的几点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