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途径和策略的探究

2020-12-04陈建华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51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陈建华

摘  要:结合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开展情况,从自身的数学教学经验出发,在分析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论述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希望能对今后全方位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核心素质能力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融入生活化教学内容,通过积极构建良好的生活化学习情景,改变学生在传统学习模式中被动式学习态度,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避免片面化重视考试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良好数学习惯的培养。

一、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标要的要求下,广大小学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理念的创新发展,积极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创新,引导学生通过贴近生活的数学案例,能主动将日常化生活常识和数学知识紧密结合起来,这种方式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助于加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的自学性学习能力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主旨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抽象思考、总结归纳的能力,切实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相关要求,在尊重学生为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将数学知识内容融入到生活情境中,不断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点内容的感性认识,这样就能提升他们的知识应用水平,养成良好的知识迁移能力。总体来看,借助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手段,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重要内容就是如何有效保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考虑到数学学习中具有较强的推理性、逻辑性的特点,重要则是体现出理性思维的特点,而小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年龄比较小,大都呈现出以形象直观的思维特点为主,这两者看似存在一定的矛盾,但如果有效推行生活化教学方式,则可以看做这两者之间的桥梁,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数学知识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创新,不仅可以更加直观化地展示出课本中的数学知识内容,而且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新奇感,能够综合化地感受到在进行生活问题解决时的成就感,这样則有利于开展深度化的学习交流。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一)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的习惯,对于后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学生不能仅为被动地听从教师讲解,而应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的习惯。单一化且机械化的教学讲解容易造成学生疲劳,不利于学生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结构。所以,在完成学习整个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引导,保障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实现学以致用。

比如,在进行“物体表面积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合适的课后题目,主要结合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可以要求学生利用直尺的方式,来测量家中的门和窗的尺寸,从而计算他们的表面积。通过这种类型的课后习题,不仅能有效检验相应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巩固学生的所学内容,另外,还能有助于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学以致用。

(二)科学化创设生活情境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对于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创设,能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具体的生活化情境创设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选择合适的能够贴近学生生活情境的主题,这样方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只有充分重视将趣味性内容融入到情境创设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能有效最大化激发学生在数学知识方面的兴趣。在具体环节中,通过教学情境应重视能有效唤醒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

比如,在进行“比例的性质和基本意义”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开展教学情境创设如下。教师提问:“同学们能不能了解比例的含义呢?是否能从身体上找到相关的比例?能给我们一些例子呢?”正是利用上述的情景创设活动,能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鼓励他们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总结归纳身体比例的情况,自身伸开双手,紧贴墙壁后的臂展长度大约和身高为1:1,身高和脚长的比例为7:1等,在介绍这些比例关系,通过亲身实践来激发参与兴趣,帮助学生能更加容易掌握比例所涉及到的定义及内涵,并能够将比例应用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实现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从另一角度来看,通过上述合理化的生活情境创设,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有助于数学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况,为了帮助切实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广大数学教师应重视如何有效实现数学教学上的生活化情境创设,努力将相对枯燥乏味的抽象化知识转变为实际化、直观化的内容,有效实现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紧密联系,从而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且又能服务于生活的道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数学教学则应在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以致用的内涵,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这也符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要求,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军.  小学数学生活化趣味教学实践研究[J]. 天津教育,2020年第7期:85-86.

[2]梁国香.  回归生活,实践应用——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构建之我见[J]. 求知导刊,2020年第9期:20-21.

[3]应忠坦.  扎根在生活的土壤——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分析[J]. 中国农村教育,2020年第4期:64-64,22.

[4]赵财.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基于《辨认方向》的教学实践[J].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20年第2期:92-93,96.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