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燕赵名梨扬天下

2020-12-04赵清张建峰

河北农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鸭梨河北集群

□文/赵清 张建峰

03 产业观察

河北省东临渤海,西倚太行,北枕燕山,南望黄河,中环京津。“千年大计”雄安新区也将在此崛起,这片古老的土地就如她的简称“冀”字一样,充满着中华民族的无限“希望”。

在这方广袤的平原,亦是闻名遐迩的世界梨乡。

这里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阳光充裕,夏秋时节每天日照时间长达12小时,昼夜温差10°C以上,对果品的糖分积累十分有利,是国际公认的北方落叶果树最适产区。

黄河在此翻滚改道,海河在此长久激荡,慷慨留下了数千里的沃土沙壤,梨树栽培在这里起源,造福于这方水土。两千年前《史记》就有“常山以南,千树荻(梨),其人皆与千户侯”之说;《广志》也有“巨鹿豪梨重六斤,数人分食之”之誉;一千多年前,《魏书》说“真定御梨,大如拳,甘如枣,脆如菱”;《齐民要术》讲述的梨园熏烟防春寒晚霜和品种嫁接技术,传承至今仍在应用。

这里的地理、这里的历史、这里的人文,与梨产业发展息息相关,向世人奉献出逾越千年的清爽与甘甜。勤劳智慧的燕赵儿女,秉承传承发展、守正创新,推动梨产业不断攀登新高峰。当今,高水平的科技团队活跃在生产一线,围绕品种改良、品质提升、绿色防控、冷藏保鲜,开展科研攻关,不断实现突破,开发形成50多项重大技术成果和标准,续写着梨业振兴的时代篇章。

老品种传承千年,仍深受市场青睐。鸭梨晶莹剔透,甘甜中沁润着一丝委婉酸香;雪花梨肥硕豪壮,分而食之满屋生香。近年来,一批新品种发展迅速,自主培育的黄冠梨,甘如枣,脆如菱,威梨口感细腻、甘冽清爽。

园成片、树成行,构建起覆盖晋州、赵县、深州、武邑、宁晋、威县、泊头、魏县等地近180万亩的梨树长廊,拥有龙头企业800多家,合作社1200多个,运销户5000家,经纪人2万多人,年产量可达360余万吨,占世界的1/7,占全国的1/5,成就了全国最为整装的第一产梨大省。

新中国建国伊始,鸭梨就以独特魅力冲破层层阻挠,走出国门,担当起共和国对外贸易的重任。到如今多个品种跨越海洋,走向了欧美、日韩、南亚等国际市场。晋州鸭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7个鸭梨、雪花梨地理标志产品,以肤润仕、金马、亚丰、天华、天波等品牌出口鲜梨,年外销20多万吨,占据了全国鲜梨出口的半壁江山。

2020年,河北梨产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启动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河北鸭梨产业集群成功入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定思路、定政策、定措施,着力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发展重点,坚持生态优先;着力提升质量,培育知名品牌,抢占高端市场,为河北梨产业指明了方向。

突出重点区域。坚持优中选优,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突出建设晋州、辛集、泊头、魏县、威县等8个大县,形成百万亩“河北省优势特色梨产业集群”,着力提升河北梨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

确立高端目标。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致力推动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链条式发展,扎实建设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结构合理、带动作用明显的“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转型升级样板区”,进一步巩固“全国第一、世界领先”的优势地位。

转变发展方式。把强化特色、提高品质作为优先方向,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提高品质、培育品牌、促进销售,力争到2022年,集群内种植规模和产量分别稳定在100万亩、250万吨,年出口增加到25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59亿元。

实现跨越提升。围绕“基地建设、加工贮藏、拓展市场”,实施“优化品质结构、加速电商业发展、唱靓河北梨品牌、拓展国际市场”等关键措施,推动建设成“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出口最多”的现代梨产业集群。

新时代、新机遇,绘就新篇章。

河北梨产业已经走过千年历史,正沐浴着现代文明焕发出勃勃生机,春华秋实的壮美蓝图在燕赵大地徐徐展开,蓬勃发展的现代梨产业必将更加辉煌!

猜你喜欢

鸭梨河北集群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论阳信鸭梨品牌提升策略研究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梨和驴
孙婷婷
鸭梨冬菇汤治燥咳干咳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