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测中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
2020-12-04刁宁宁王来芳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 刁宁宁 王来芳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导致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要想提升食品的安全性,就要加强对快速检测技术的运用,提升食品的安全性。快速检测技术能够检验出不合格产品以及农药残留、有害微生物残留等问题,进而让人们吃上放心的食品。
1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概述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属于综合性比较强的技术,在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食品快速检测技术涉及实验室检测技术、现场检测技术、在线检测技术等。实验室快速检测技术的实施地点是实验室,工作人员利用专业的仪器设备对食品样品进行定性、定量检测,能够在2 h 内完成样品的监测。应用这项技术能够大大减少检测时间,使检测效率得到有效提高。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实施地点是产品的加工现场,主要利用拉曼光谱法、近红外光等技术,操作比较简单,无需对样品进行复杂处理就能检测。食品监管部门在对企业食品进行日常检测时可以选择这项技术,以提高执法力度与效率。
2 在食品检测中快速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
2.1 检测食品中的药物残留成分
食品中如果残留有药物会威胁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严重的会有致命危害。利用合理的快速检测技术能够将食品中的有害成分快速检测出来。在检测工作中,仪器分析法与免疫分析法比较常用。仪器分析法是利用相关的仪器设备来检测样品中残留的农药数量,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检测速度非常快,能够节约检测时间。缺点是仪器设备的体积比较大,携带不方便。同时,对检测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比较高,不适合现场操作。免疫分析法和传统检测法相比,能够检测中食品中的微量药物残留情况。这种技术主要包括放射免疫法、荧光免疫法、酶免疫法。利用酶免疫法能够准确分析出食品中残存农药的种类。另外,将酶抑制法与分光光度计有效结合在一起,能够结合颜色变化将抑制率准确计算出来,然后检测出农药残留成分[1]。同时,碳水化合物与水分不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2.2 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含量
食品中的微生物含量如果超过一定的标准,很容易变质,食用这类食品后会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所以,在检测食品安全问题时,相关机构要重视对微生物含量的检测。传统的食品检测方法是利用富集培养微生物和鉴定样品生化指标等方式来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含量。这种检测方法所需时间比较长,而且结果准确性较低。目前,在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含量时,显微镜观察法、电镜染色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比较常用,特别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是利用体外扩增核酸来检测微生物含量,无需分离病毒或培养微生物,而且会使用计算机来进行分析,这种方法的检测时间比较短,能够快速检测出结果,并且准确性比较高[2]。
2.3 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含量
在食品中通常都会使用添加剂来增味、提色,但如果使用过多添加剂会伤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相关机构要严格检测品添加剂含量,确保添加剂及的科学使用[3]。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检测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检测效率非常高,但是对技术的要求比较严格,同时,无法检测多成分的食品添加剂,因此,应用范围比较小。
3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展望
3.1 完善食品快速检测方面的法律法规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因此,政府部门需要颁布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规范和法规,使各项检测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从而使食品检测市场得到进一步约束和规范,推动我国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良好发展。
3.2 增加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类型
现阶段,我国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类型比较少,为了满足社会需求,相关机构要加大对技术改进和创新的投入力度,积极开展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科研项目,并获得政府的扶持,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创新出更多类型的技术,为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4 结语
食品安全是关系民生的大问题,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检测力度,确保食品成分符合国家的标准要求。在实际检测工作中,相关人员要积极应用合理的快速检测技术,及时、准确的检测出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微生物含量以及食品添加剂用量等。同时,政府部门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和规范食品企业的行为。此外,要加强技术创新,重视人才培养,促进我国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