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2020-12-04王国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年27期
关键词:缺血性年龄高血压

王国成

(句容市人民医院,江苏 句容2124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属于脑血管疾病,是由脑组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出现缺血、缺氧性坏死,诱发相应神经功能障碍所致,死亡率较高,即使存活者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语、瘫痪等残疾,增加家庭和社会负担[1-2]。若能早期充分了解影响AIS 患者预后相关因素,指导临床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为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影响AIS 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 年2 月至2019 年6 月就诊于我院的84 例AIS 患者临床资料,男49 例,女35 例;年龄20-84 岁,平均年龄(68.21±2.31)岁。按改良Rankin 量表(mRS)评分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mRS评分为0-2 分有25 例患者设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为3-6 分有59 例患者设为预后欠佳组。入选患者均经CT、MRI 检查确诊缺血性病变,入院时未发现癌症等威胁生命的疾病,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史、感染性疾病史。

1.2 方 法

收集入组患者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是否吸烟和饮酒、脑卒中类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心源性脑栓塞(CE)、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或腔隙性卒中(SAA)、不明原因缺血性卒中(SUE)、其他原因所致的缺血性卒中(SOE)]、是否肥胖(体重指数>28kg/m2)、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房颤、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入院时NIHSS 评分等,分析影响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1.3 预后评估标准

mRS 评分0-1 分为无残障、2 分为轻度残障、3分为中度残障、4-5 分为重度残障、6 分为死亡,其中0-2 分为预后良好,3-6 分为预后欠佳。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 软件分析数据,以χ±s 表示计量资料,用t 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多因素使用Logistics 回归显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单因素分析

预后良好组年龄>60 岁、NIHSS 评分>5 分、高血压、糖尿病所占比例低于预后欠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肥胖、吸烟、饮酒、脑卒中类型、房颤、冠心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多因素

年龄>60 岁、NIHSS 评分>5 分、高血压、糖尿病是影响AIS 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且P<0.05)。见表2。

3 讨 论

AIS 具有临床症状重、发病率高、预后较差、高致残率、高致死率、治疗时间窗窄等特点,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充分了解AIS 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指导临床干预可控危险因素,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表1 影响AIS 患者短期预后单因素分析[n(%)]

表2 影响AIS 患者短期预后多因素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60 岁、NIHSS 评分>5分、高血压、糖尿病是影响AIS 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NIHSS 评分可直接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其分值越低者则神经功能缺损越轻,预后相对较好。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下,会损伤肾、肺、心等靶器官,降低器官储备功能,当患者发生AIS 时,会增加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增加病死率,还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动脉内膜厚度,加重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降低血管储备功能,进而促进AIS 患者病情进展[3-4]。糖尿病会加重缺血半暗带线粒体损伤,增加梗死病灶局部出现酸中毒风险并使酸中毒程度进一步加重[5]。随着体内糖皮质激素释放增多,对再灌注区、缺血区的炎症反应形成刺激,使缺血区的损伤加重,并增加血液黏度,降低红细胞变形能力,对局部脑血流量恢复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引起血管扩张麻痹。此外,高血糖还会破坏血脑屏障,使脑水肿程度加重,诱发持续性脑损伤,影响患者预后。高龄患者器官功能退化且多存在多种合并症,血管闭塞后侧支循环建立较差,对卒中患者预后造成直接影响[6]。

综上所述,年龄>60 岁、NIHSS 评分>5 分、高血压、糖尿病是影响AIS 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的措施干预可控因素,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缺血性年龄高血压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变小的年龄
《全国高血压日》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年龄歧视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