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及职业核心能力提升研究
2020-12-04曹玉娜
曹玉娜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芜湖 241003)
2019 年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紧接着2月份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到2035 年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4 月,教育部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简称“双高”)申报计划,开启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5月初,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了《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要求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资源优势,办好面向社会、面向人人的现代职业教育,同时面向社会扩招100万人。短短半年时间,国家对职业教育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政策,这无疑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也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也必将倒逼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彰显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独特性,相关政策的落地开花也将成为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催化剂。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潘海生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样,是人人可以成才、人人可以出彩的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是一种类型教育,此说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进行了准确的定位,从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了发展职业教育是当前其他任何教育都取代不了的。长期以来,服务社会作为高等教育的三大主要任务之一,其根本在于培养出社会满意的人才。高职教育也不例外,当前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在于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以培养大国工匠为根本宗旨。潘教授指出当前正在开展的“双高”计划建设就是在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时,更关注学生职业素养、通识能力和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可持续的职业发展提供可能,说到底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出合格满意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有业“能”就,社会有“才”可用,这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共同追求的目标。但在实际中,大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并不尽如人意,就业问题成为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的就业现状
(一)高校学生整体就业形势
长期以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特别是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就业难成为大学生面临的普遍问题。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如大学生村官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创业扶持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但就业难的整体现状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与我国长久以来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各种人才需求结构不等有一定关系;另一方面与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更新速度跟不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关;再者,与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过于强调全才、通才,人为造成的就业难也有一定关系;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与大学生自身的职业能力水平有很大关系,由于大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没有准确定位,加之自身能力有限,常常“高不成、低不就”,结果只能“望工作莫及”,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就业难的假象。
(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
高职院校学生与整体就业现状比,其半年后的初次就业率和本科生不相上下,以2017 届为例,该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1.6%,而该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1%,略高于本科生且近几年大致持平、保持稳定〔1〕。这与高职教育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无一定关系: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级技能应用性人才为主,并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该类型企业和岗位需求量较大。只要高职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职业能力并愿意脚踏实地的去做,解决初次就业问题不难;而本科生恰恰相反,本科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加入了“考公”“考编”“考研”等考试大军中,追求所谓的“稳定”和“铁饭碗”,“慢就业”现象严重,和高职院校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也有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稳定性要弱于本科生〔2〕,这与高职院校学生在职业岗位上的适应能力、薪酬机制、发展空间、人生观、责任感等有较大关系。涉世未深的高职大学生由于个人定位不足进入企业后常因发展空间、薪酬待遇等现实问题频繁跳槽;也有因为个人能力方面原因不受单位欢迎的;更有甚者,有些学生怕吃苦受罪,图享乐舒服,稍有与个人兴趣不符就“有业不就”“啃老”现象严重等。诸多因素归结在一起不外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与学生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有关;另一方面主要与其自身的职业能力有较大关系,高职大学生在校习得的大多是理论知识且深度不够,缺乏企业、行业的实践经验,进入企业后,如果不能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并不断学习新技能,很容易造成工作上的压力和不适,离职、二次就业现象会迅速增多。
这就引发了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就业难和企业招聘难的“两难”现象。当前我国很多企业求才若渴,特别是高级技能应用性人才缺口较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招聘会上各类求职者人满为患,一些求职者却因缺乏“一技之长”望工作而不“能”。为此2019 年高职扩招100万,吸纳社会人员就读高职,这是国家进一步稳定就业和解决我国技能性人才短缺的重大举措。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学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竞争对手,高职院校学生必须认清就业形势并加强职业素养的训练和就业能力的提升;另外,从当前“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看,高职院校大学生无论选择就业还是创业,都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并能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技能以及持续学习、不断创新的职业核心能力,只有这样,高职学生才能真正“下得去、干得好”,被用人单位“留得住”,正应了俗话常说的“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
二、职业核心能力概念的界定
(一)国内外对职业核心能力定义的解读
关于职业能力研究的起源较早,叫法也有许多种,20 世纪初的英国称之为“就业力”,引入我国时也被译为“可就业能力”和“就业能力”〔3〕,后来又出现了“职业核心能力“的叫法,我国当前以“职业核心能力”叫法为主并制定颁布了职业核心能力标准〔4〕,但各国并不统一,英国称核心技能(coreskills),美国称工作技能(workplace know-how),加拿大称就业能(employability skills),澳大利亚称核心胜任力(key competencies)和通用能力(generic skills),韩国称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ies),日本称就职基础能力(就職基礎能力),虽被使用多种用语来定义,但都将其看成拥有竞争力的人才培养的重要的能力要素〔5〕。无论如何叫法,职业能力是每个面临就业的大学生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笔者认为,高职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除包括就业上岗必备的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外,在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形势背景下,还应具备改进、再造等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且后者在学生职业能力结构中将占更大的分量。通俗地讲,职业核心能力不仅包括能找到工作需具备的能力,还包括能够完成工作,而且是持续完成工作所需的能力。
(二)我国相关权威文件对职业核心能力的界定
早在1998 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就将开发职业能力体系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并将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俗称为“八项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创新革新、外语应用。到了2003 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成立专家委员会,组织开发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体系,2007 年制定出了“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创新”等7个能力单元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并颁发了《关于公布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试行)的通知》(劳社鉴〔2007〕11 号),同步建设了国家职业核心能力测评题库,形成了完整的培训测评体系①资料来源于全国职业核心能力测评网(http:∕∕www.hxnl.cn∕cms∕18-cl-6-236.htm)。。该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体系对指导毕业生具备并增强就业创业竞争力,提升其综合素质发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对帮助企业员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力也起到了很好的引领指导作用。
2010 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在向全国推广的职业核心能力CVCC 认证项目中,把职业核心能力重新进行了划分,分为三个模块十一项能力,即基础核心能力模块(包括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拓展核心能力模块(包括解决问题、创新创业、信息处理)、延伸核心能力模块(包括礼仪训练、演讲与口才、营销能力、领导力、执行力),并按此三大模块编订对应教材开展培训②资料来源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http:∕∕www.cvcc.net.cn∕index∕index.shtml)。。与此同时,不同学者对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也进行了同步研究,有时称其为就业能力,同时也有多种分类结构,其中周广阔等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分为基础性能力、关键性能力、专业能力、发展性能力等四大能力结构〔6〕,并强调了发展性能力的重要性。总之,不论哪种分法,各类研究中都强调了职业能力在大学生就业及后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学生也不例外。
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致使许多重复性、程序化、机械性的工作将由机器人代替,人类将有更多时间从事发明、创造、文学创作等创新型工作,这就要求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不仅仅是使学生习得为将来从事某个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与方法,更应当培养其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责任感以及强大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等〔7〕。同时要求我们在现有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和强调发展性能力、学习性能力。
三、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对策
无论作为育人的主体高校,还是接纳人才的企业以及学生本人,在职业核心能力提升中都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一)高职大学生自身角度
学生自己在职业核心能力提升中处于主体地位,必须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作用。
1.在思想上要做好职业规划、主动提升
做好系统的职业规划关乎着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目标的制定以及将来就业找工作的大事。事实上,当前多数大学生抱着上大学是逃离了“苦海”,大学期间要好好放松一下的想法,这种现象对于高职大学生更为严重,由于其本身学习基础较弱,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缺乏追求远大理想的自信心和责任心,中学的学习常常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监督下被动完成,一旦进入大学这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下,如果对于就业问题不能尽早考虑,也就不能很好地将工作岗位上的技能学习列入日程,更谈不上系统的职业规划了。基于当前多数高职学生就业规划缺失的现状,即使在学校学习一些就业指导类课程也是处于茫然或应付心态,为上课而上课,缺乏对具体工作岗位的主动认知,没有明确的职业愿景,往往到找工作时才手忙脚乱,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简历乱投却如石沉大海,其根本原因在于高职学生缺乏积极主动的职业规划,考试、考证大多处于盲目从众状态,可见职业规划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何其重要,只有明确了职业目标和职业愿景,才能使高职学生自己为实现目标而学习,从而无论在知识储备还是能力提升上都有质的飞跃和突破,只有这样高职学生才能带着满满的自信加入就业大军。
2.在行动上要大胆尝试、敢于创新
在应聘企业的一些应用性、实践性强的工作岗位过程中,高职学生与社会上人员相比最大的劣势就是缺乏实践经验,看似缺点,但只要正确看待,劣势可以转化为优势。刚走出校门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有着社会人员所不具备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搏精神,对生活对工作充满了激情,敢于尝试,善于变通,只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和鼓励,激发其潜在的学习力和创新思维,敢于大胆尝试和积极向同行学习,实践经验会在工作中逐步积累并达到熟练程度,职业核心能力也会在主动的意识和积极的行动中有所提高。
3.在过程中要学会学习、不断提高学习力
虽然当前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基于升学压力,绝大多数学生依然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度过的,致使当代大学生大多缺乏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也不例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即使是一线工人也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掌握基础的英语,否则可能失去当工人的机会。作为一名由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他们是经过系统教育和专门训练的专业人才,虽然已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但仍然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和社会的需求,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且其在学校课堂上习得的知识、获取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各种经验、掌握新技能,应对新时代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那就必须学会学习,不断提高学习力是新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能力。
总之,无论基础性能力、关键性能力、专业能力的培养,还是发展性能力的不断挖掘都离不开学生主体积极主动的意识和身体力行的不断学习。
(二)学校层面
学校是人才教育的主阵地,在人才职业核心能力提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的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因素都影响着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和提升。基于当前高职院校就业规划类课程的开设情况,充其量只能称其为就业指导,谈不上“职业规划”,作为育人主体的学校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提高。
1.构建专业的就业指导团队
师资力量是影响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主要以就业处老师、辅导员等从事行政的教师为师资力量,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团队和企业导师手把手的指导,即使指导也是基于课堂教学形式的片段式指导。实际上,一支优秀的就业指导团队应从指导每个学生个性化、系统化的职业规划开始,使学生建立自己的职业愿景,从而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并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对接企业,了解岗位需求,在不断出现职业困惑并解决困惑的问题解决情景模式下逐步开展并提升,在此过程中既需要学校老师面对面地学习指导,更需要企业导师手把手地实践点拨,从而使学生准确地定位和了解自己将来所从事的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有针对性地择业、就业,并能使学习和职业体验交替进行,从而形成就业指导和实践体验环环相扣的链条互补式学习,使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有机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从而不断提高其职业应对能力。
2.设置科学多样的就业指导方式
据调查,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大多开设在大二甚至大三找工作前夕,且通常采用“两课”或“N课合一”(多门课程合并共上)的开课方式,课时量较少,教学内容只能点到为止,难以全面涵盖学生就业所需,也就很难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提升过程中发挥到应有作用。笔者认为职业规划类教学内容应贯穿高职院校学生三年学习的始终,而不是临近毕业才“抱佛脚”,并在不同年级开设不同主题的教育,大一以规划为主,大二以专业知识及岗位认知为主,大三以动手实践能力和拓展能力培养为主;除了开设时间的持续性外,教学方式上也应多样化,课堂教学、讲座、参观观摩、考察、比赛(如辩论赛、知识竞赛、职业情景模拟赛、竞技赛等)、模拟、实训实习等,并能定期邀请一些企业、行业专家以及人力资源专员或优秀毕业生等不同主体从不同角度举办内容丰富多样的讲座,弥补就业指导课程由单一老师讲课的不足,使学生多角度、多方式地了解和学习就业知识;再者,指导方式上尽量多采用学生喜欢的信息化模式,借助网络强大的传播功能,向不同年级学生推送不同阶段内容的相关就业知识和信息,使原本单调的就业指导内容和形式活泼多样起来,真正发挥学校在就业指导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3.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化人才培养方式也应发生相应变化。在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8〕,所以在当前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教育的背景下,职业教育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体现其应用性、技能性的人才培养特征。继续深入推行订单式、校企联合等合作培养方式,根据需要可采取工学交替、走班制、弹性学制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特别是在当前高职教育面向社会人员扩招的背景下,要更加注重社会人员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强调面向职场和社会,以职业素养提高、职业能力提升为主要目标,除了教会学生专业知识,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战能力;其次还要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不断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提高其求职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并具备持续的学习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而提高技术、技能性人才的培养质量。
4.构建育训结合的终身教育体系
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该工作实际上是育训结合的重要举措,除了获取学历证书外,还将职业技能证书也纳入到学分银行系统,并计入学分,从而既可以为用人单位提供参考,也为学生构建学到老活到老的终身学习习惯提供动力,也体现了育训结合的教学组织方式。强调了职业能力的提升除了学校的培养外,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持续提高,育训结合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持续的就业技能和职业能力。
(三)企业角度
高职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质量优劣的重要任务,而企业是人才质量优劣的重要检验者之一,因此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有一定的话语权,并参与到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过程中去。
1.共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目前,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学校的育人标准仍存在一定差距,这就需要发挥用人主体企业“指挥棒”的指引作用,搭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同育人;同时,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除了学生自己主动积极规划和学校的培养外,也需要行企专家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课程、教学内容、教材的编制等教学活动中去;学校要继续积极深入推行订单式培养并建设实质性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枪实战的演习机会和场所,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及时了解岗位需求并发现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及时弥补;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实训锻炼的机会,不断更新和促进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尽快完成从一个“学生”转变为“社会人”的进程,促进实现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双赢目标。
2.建设校企命运共同体
多年来,高职院校一直倡导的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等办学理念从未停止,但实际上融合的“深度”渐渐进入到了瓶颈期,这与一直以来校企合作过程中只有高职院校一头热,企业持中立态度有较大关系。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和企业的体制机制不同,加之企业以经济效益和产出为目标,生产任务繁重,没有更多精力参与到生产以外的其他事务上,于是在校企合作中的热情不高。为此政府要设置一些鼓励性措施激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产学研融合,比如对于参与的企业在税收、土地、财政等方面予以政策上的倾斜,激发企业和学校合作的源动力,既满足了学校技能性人才育训联合培养、校企共同攻克科研难题的需要,也能为中小微企业的产品升级和技术研究提供服务,还能为地方产业优化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实现企业与学校的有机良性互动,从而为建设校企命运共同体,引入社会力量办学提供基础。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在其就业及工作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不是毕业前夕的集训就能完成的朝夕事情,它是贯穿在其学校学习生涯乃至职业生涯全过程的系统性工程;同时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需要学生自己、学校、用人单位等多方的共同关注和合力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学校自豪的高级应用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