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2020-12-04黎国荣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黎国荣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目前,研究对“双师双能型”教师定义已有基本共识。谢军认为,“双师双能型”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还具备从业资格与职业素养、最新生产技术推广的服务能力以及企业管理能力等。李梦硕等人认为,“双师双能型”教师同时具备教师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即“双证书”,通过教学传授学生理论专业知识、企业生产实操技能,有效帮助企业生产解决实际问题。近年来,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纳入课程培养目标,对教师教学提出新的目标。“双师双能型”教师有助于创新创业教学活动顺利完成,教师利用自己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能力从事教学与产业研究开发,知识运用、技能实操、技术创新的过程也是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过程。由此看出,教师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与学生形成创新创业能力是互相促进的过程。基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本研究认为“双师双能型”教师是指高校教师具备讲师职称(或以上)与本专业相应行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能够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参与企业实践有效解决企业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等实际问题。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建设、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双师双能型”教师内涵将会持续更新。
一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缺乏企业实践经验
符合“双师双能型”资格的教师数量明显不足。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办学历史较短的独立本科院校,近年来学生数量剧增,独立本科院校普遍面临教师缺口,亟须引进一批新教师补充到教师队伍,其中包括应届毕业青年教师。青年教师“高校”到“高校”的经历,缺乏企业工作经历,不具备企业项目岗位服务能力,缺乏专业实践能力。此外,尽管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逐步实现应用型转变,但是校内传统的教学型与学术性教师长期远离企业生产,企业合作项目参与度低、实践机会少,对企业基层一线实际了解程度不深,专业实践能力明显不足,导致专业知识更新慢。高校薪资水平普遍与企业相差较大,具有丰富企业实践经历愿意补充到地方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的企业人才数量不足。
(二)“双师双能型”教师考核机制不规范
目前教师考核机制不规范,主要体现为“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考核重点放在“双证”、或“双职称”,忽略对教师进行“双能”考核。部分高校将获得高校系列中级职称、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双职称”的教师直接认定为“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考核标准过于简单,对教师“双能”考核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双职称”等同为“双师双能型”教师反映现行考核评价指标缺乏对教师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全面而具体的考核,使教师能力发展、个人职业转型发展造成错误导向。这种把“双职称”视为双师双能型“双师素质”的做法,并没有全面考虑职称评定的科学性,也没有科学区别高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工作性质的差异性。
(三)政策导向不明确与激励机制缺失
处于转型建设期的高校,其“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导向不明确与激励机制缺失,调动教师主动到行业、企业接受技能培训与实践锻炼的效果不明显。传统教学型、学术型教师对“双师双能型”对应用型发展定位的认同感不高,唯“学术论文”、唯“职称”意识仍占主导地位。考评管理办法导向不明确,如教师参加行业、企业技能培训与实践锻炼情况未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职务聘任、评先评优等内容考评,工作重心必然减少对提升专业实践技能的投入。在薪资激励政策方面,现行高校以教学任务量为主的绩效薪资体系、学术成果为主的奖励政策,教师离开教学或科研岗位参加技能培训或实践锻炼没有获得相应激励奖励,“双师双能型”教师与非“双师双能型”无差别化的激励政策,显然让教师不愿意跳出“校园舒适圈”到企业进行专业技能实践。
(四)缺乏有效的培养机制
尽管很多高校相继出台了寒暑假期间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接受技能培训与挂职锻炼的政策,但是实践时长短,实践内容有限,成效低,追求经济效益的企业不愿意接纳教师短期实践,挂职锻炼形式化,专业实践成效不明显。同时,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项目主要集中在教学能力提升、教研能力培养、科研学术能力提升等培养环节,专业实践环节偏少。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缺乏明确的培养规划,培训环节、内容缺乏多样性,校企合作对推动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成效不明显,未建立起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与企业实践专业能力互相贯通的培养机制。
(五)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不足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实施专业课程教学与创新创业教学是相辅相成、同步的教学过程。创新创业教学能力不足表现为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环节缺乏创业实践课程所需的创新创业技能、企业管理专业知识等,在专业知识课程教学过程中无法引导学生以新思维方式有效开展创新思维与创业实践活动、专业技能实操训练。
二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路径
(一)调整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队伍需要通过内聘与外聘结合、引进团队等引才措施,促进自有教师与企业教师融合。地方本科院校调整与优化教师队伍组成,注重专兼结合、优势互补,形成一支由理论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与专业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组成的多结构型教师队伍。地方本科院校通过招聘、外聘、校企合作等方式,不断调整与优化师资队伍组成,不断增加“双师双能型”教师数量。新进教师原则上要求硕士学历且具备3 年以上企业一线工作经历,逐年减少应届毕业生招聘比例。招聘新教师要更加突出工程或专业实践能力的考核,增加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比例。对特殊人才、高新技术人才适当放宽学历门槛。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合作、柔性引进、兼职教师等外聘方式,以适当的数量比例,聘请企业一线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担任专业实践课程、创新创业实践课主讲,有效弥补自有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教学能力不足的短板。
(二)制定“双师双能型”教师能力考核标准
“双师双能型”教师能力考核标准是出台认定管理办法的重要基础,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职业资格准入机制的重要参考。教师能力评价要注重考核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即形成双能导向的“双师双能型”教师评价机制。各高校根据本校教学实际、专业对应职业能力标准,重视教师工作经历或项目经验年限,考核相关行业技术熟练程度与岗位对应的实操能力以及实际应用成果等,实施以学科分类标准的能力考核标准。严格制定“双师双能型”认定考核标准,杜绝把“双证”等于“双能”素质的简单做法,做到高校教师具备高等教育工作者与职业技能师双重身份,在教育教学技能、职业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能力素质等方面高度融合。
(三)健全教师考评办法与激励政策
将教师专业实践环节落实到教师终身发展各项环节,以考评机制为导向,将企业实践经历、技能培训情况、企业项目合作成果等作为教师参与职称评审、职务聘任、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的必备条件,通过建立各项教师考评管理办法引导教师不断提高培养自身专业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应用转型背景下高校教师密切联系社会企业,直接促进教师改变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密切课堂教学与社会需求,推动学校的应用转型。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专项拨款,鼓励教师以横向课题或决策咨询的方式参与企业技术开发、工程项目合作、成果技术应用等,不断提升教师参与企业合作项目的实践能力。同时,减轻教师教学、科研负担,减免相应教学与科研任务量,使他们拥有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专业实践锻炼。不断完善教师各项考评方法与激励政策,以政策作为保障,帮助教师实现应用型发展定位转型。
(四)形成产研学结合的教师终身发展培养机制
各高校要形成校产研学结合的教师终身发展培养机制,让教师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通过岗位培训、挂职锻炼与定岗实习等方式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在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伴随着教师终身教学能力、学术能力提升的同时,职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贯穿教师职业能力终身发展。高校应健全教师专业实践培训的长效机制,强化实践培训措施,制定教师年度专业实践计划,实施教师定期轮岗、分批次输送教师到企业完成实践实训。校企深度合作,建立校外“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基地,聘请企业高新技术人员、管理能手、技能高手等人才为校外导师,帮助教师学习企业最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技能,获得行业最新发展动态。高校将企业项目引入校内,教师通过参与项目合作,在应用技能学习、技术创新过程中,更新专业知识、教学方法。
(五)以创业项目为载体促进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提升
教师开展专业实践工作,参与创业项目,进行新技术研究开发,最终有利于促进创新创业教学。学校一方面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实施创新创业教学能力专项能力培训。另一方面,学校依托创新创业学院建设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与校外企业合作引入一批创业项目,让教师、学生、校外创业导师参与创业项目,共同完成创业项目前期的规划、设计、技术开发、商业路演、创投等全过程,让师生在创新创业项目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共同获得能力成长,教师在创业项目中获得专业技术创新、项目开发能力、创业知识以及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学生获得创新创业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