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例谈如何使学习成为一种思考活动
2020-12-04江苏省昆山市葛江中学
江苏省昆山市葛江中学 王 敏
为什么一堂课完成了教学目标,课后作业也讲完讲透了,可是考试评价却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学生的作业和订正都过关了,可是,最终的学习效果却不甚理想?为什么我们语文老师经常感叹:“这个学期又是白上了!”
诸如此类问题,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根本的,恐怕还是没有“使学习成为一种思考活动”。积极主动的思考缺位,是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如何使学习成为一种主动的思考活动呢?我认为,方法之一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让课堂知识经由学生的思考与整合,变成可以掌握与运用的知识,从而形成能力。
一、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是学生积极思考,掌握知识的起点
学生的学习,预习,上课,完成作业,复习,这是一个基本流程,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可是,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语文的预习不过是读读课文,查查字典,抄抄词语。这些都是机械性的工作,几乎没有思维的参与。尽管我们老师也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提出问题,可是,这些问题也无非就是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等等大而化之的问题。属于某一篇文章的个性化的知识,并没有真正经由学生大脑的思考与体会。
苏霍姆林斯基说:“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特级教师薛城老师上《富贵不能淫》,整个一堂课以“文章用什么形式,围绕什么话题展开?”这两个问题为中心铺展,让学生还原孟子和景春的对话,推进学生往前思考探究,学生感受并理解了文本的内容和形式特色。上课至此,一堂课的时间已经差不多了,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全文,再次朗读体会,可谓水到渠成。
没想到,朗读之后,课结束之前的一两分钟,老师又抛出了一个问题:“文章的标题能涵盖内容吗?合适吗?为什么?”
学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大丈夫的衡量标准三句只截取了一句,有失片面。
学生:因为富贵句是针对公孙衍和张仪的,所以就用这一句做标题。
老师:嗯,还有其他观点吗?三句话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并列关系。
老师:既然是并列关系,可以用其他两句吗?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富贵句是开头句,起总领作用。
老师:不是并列关系吗?怎么有总领呢?
精彩的争辩刚刚开始,下课铃声响了。
老师:编者的标题能错吗?你有理由吗,根据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回家作业。请大家课后继续思考这个问题。
课的收尾,学生由对文章标题与内容的关系的思考,开始争辩,开始回顾所学,课堂一下子有了争议。当学生整体上思考大丈夫的三个衡量标准之间的关系,他们就开始进入了孟子和景春的对话现场,梳理和理解孟子的观点。到这里,学生就开始对课堂所学进行反思与追问,而这种疑问,引导学生去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所为,这就摆脱了那种课堂上僵硬地翻译文言文,机械地读一读说一说孟子和景春的不同观点的无思考的学习方式,开启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引导学生开始积极思考,掌握知识,而不仅仅是接受知识。
二、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是推进学生主动思考,整合知识的利器
苏霍姆林斯基说:“怎样才能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呢?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知道,哪些东西要讲,而哪些东西则留着不要讲完。没有讲完的东西,就好比是给学生的思维埋下一段‘引火线’。”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是一篇游记散文。我曾钻研这一课的多种上法,一种是最简单易行的:读(文)—译(文)—赏(景)—品(情);另外一种是精心探寻作者思路之后设计的教学方式:首先让学生齐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内容,学生很快就可以概括出:夜游之因,夜游之景,夜游之感。这样就整体上把握了全文的内容。接着,让学生结合注释,分别深入探究夜游之因,赏析夜游之景,品味夜游之感,最后,紧扣“闲人”品析作者写作此文时的感慨颇深而又随缘自适的心情。可是,无论哪种课堂形式,课后让学生做课后习题,“细读《记承天寺夜游》,体会作者的心境,谈谈对‘闲人’的理解”。学生却总是一知半解。原因何在?
因为以上两种教学设计,学生整体上的学习状态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被动接受知识,而没有基于自己疑惑的主动思考。而接受的知识支离破碎,不够完整,在最终的检测评价中一下子就反映出来了。那么,该怎样进行调整呢?仔细研读《记承天寺夜游》,全文84 个字,第一自然段却用了47 个字来写夜游之因。课堂上读—译—赏之后,学生沉浸在作者空明澄澈的意境中,这时,我让学生带着一个问题走出课堂,让他们去探究:一般游记散文重在写景抒情,本文为什么详写夜游之因?这样,学生就会发现,作者如此浓墨重彩地叙写夜游之因,正是为了表现自己被贬谪的孤独(夜游的根本原因),正与下文37 个字的描写和抒情对比,突出清闲的人之内心孤傲以及如月一般的澄澈空明。这样就打通了因—景—情之间的经脉,让我们看到一个贬谪之中随缘自适的苏轼。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习得知识,知道游记散文的一般范式。产生疑问:看到这一篇游记写景抒情文字之精要,叙述原因文字之细密,看到两者之间的矛盾,从而思考他们之间的关系,这就开始整合知识,进入作者的内心,思考他为什么如此安排文章详略,进而把握他的内心情感。这样借助已有知识探究未知的问题,整合知识,让思考延续,学习延续,从而在主动积极的求索中,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整体上把握知识,促进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自主获取知识,这就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三、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是学生运用知识,学会学习的标志
带着问题,带着思考走出课堂,不但能促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而且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学会思考,学会运用知识。
课堂上学习《春望》,初步了解了写景抒情,衬托等知识,体会到作者思念亲人,感伤时势的忧国忧民之情。上课结束时,我问学生:最近,课外也读过像“城春草木深”这样写法的诗句吗?学生知道了“城春草木深”这一句通过写只有草木,无人整理修缮草木,以此来衬托国破家亡之惨破,体会到作者写景时以景衬情的妙处。他们找到我前阵子给他们背诵过的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十二觉》“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指出,“惟有”句,通过写只有蜻蜓蝴蝶纷飞,而“无人”的宁静,衬托人们在田中忙碌的景象。这样通过课内学习衬托手法,课外运用这一知识去重新审视自己曾经学过的其他诗词,本来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高的课外诗词鉴赏,就变得轻而易举了,这就标志着学生逐渐学会了思考和运用知识。
叶圣陶认为要在教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自求得之的本领。可是,课堂45 分钟时间是有限的,有时候,课堂上可能没有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自求得之,那么,不妨设计一些与课堂所学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在课后去查证,探究。学生在课外自学摸索的广阔空间独立阅读,学会思考,运用知识,让思考贯通课堂内外的学习,最终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