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黄昏,边缘的史诗
——评《帝国的暮光:蒙古帝国治下的东北亚》
2020-12-04金柄珉
金柄珉
蒙古帝国是世界史上陆地连续面积最大的帝国。无疑,蒙古帝国的崛起改变了世界历史,甚至“颠覆了世界史”。有关蒙古帝国的崛起和帝国鼎盛时期的历史都得到了细致翔实的研究,蒙古帝国与高丽的关系史研究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在这里不再赘述。然而在东北亚背景下,蒙古帝国大厦轰然倒塌的历史研究相对而言却乏善足陈。在美国历史学家鲁大维(David M. Robinson)看来,关于蒙古帝国后期乃至帝国灭亡六百年后的历史,存在认知碎片、维度扁平、内容单一以及视野失衡等方面的问题,所以他试图在《帝国的暮光:蒙古治下的东北 亚》(Empire's Twilight: Northeast Asia under the Mongols,中译本李梅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年)一书中,通过梳理碎片化的文献资料,聚焦东北亚,而不是单一的中原地区、朝鲜半岛或辽东地区,来捕捉蒙古时代共时多维的内容,呈现神秘而潜隐的帝国形象。鲁大维的这种尝试和挑战,对揭示14 世纪中后期东北亚地区政治格局的变迁过程,在帝国东北部危险而苍白的文明外缘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如何矫正王朝正统历史的观感,从东北亚与蒙古帝国的互动反观蒙古帝国崩溃的预兆,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名中的“暮光”,寓意蒙古帝国夕阳西下的回光返照在东北亚的折射。进入14 世纪,蒙古帝国日薄西山,黄金时代一去不返。随着蒙古帝国的式微,出现了大范围的骚乱,皇帝如走马灯般登场,宫廷政变接二连三,地方叛乱此起彼伏。最终,在元末的东北亚舞台上演了一场举世瞩目的战争剧目—红巾军战争,后者成为蒙古帝国灭亡和影响东北亚秩序格局的重要变量,并对之后几个世纪的东北亚产生了深远影响。庞大而松散的帝国大厦轰然倒塌,不仅造成数十年的苦难、死亡和离乱,而且也形成东北亚政治新动力、新机会和新真空。在这样混乱无序的时代,东北亚的各方势力在跌宕起伏、暗潮汹涌的国际风云中此消彼长,东北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关系空前紧密地联系起来。由此,作者试图借由红巾军战争来洞见东北亚的地方政治和社会经济,通过全面讨论红巾军战争探索东北亚秩序的有机本质。为了更好地把握这一时期的复杂关系,作者主导的四个研究主题——区域视角对王朝(或国家)研究的必要性,蒙古治下的大融合及其影响,个人和家族利益凌驾于王朝、国家或语言认同趋势,高丽是大蒙古帝国组成部分——贯穿于作者把红巾军战争置于更广阔的东北亚地区、大蒙古帝国视野的尝试。这种基于区域而不是国家或王朝或惯常的朝代更替的视野,特别是通过聚焦东北亚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一直处于边缘位置的辽东地区和朝鲜半岛,来阐释蒙古帝国秩序下各政治实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范式。
不同于大多数相关研究沉迷于宏大叙事,本书在可以说是一部肃穆而细腻的长歌。作者通过作为全书主角的两名男性(大元兀鲁思的皇帝妥懽帖睦尔和高丽国王恭愍王)和一位女性(妥懽帖睦尔的高丽裔妻子——奇皇后)跌宕起伏的经历和扑朔迷离的结局,展现了在变幻莫测的乱世中无定命运所赋予历史书写的特殊魅力(2019 年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致敬词)。1361 年,红巾军兵临高丽开京城下,恭愍王带着王室成员仓皇逃离,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南迁之旅,并于1374 年死于一次耸人听闻的宫廷政变。1368 年,妥懽帖睦尔同样带着皇室成员逃离京城,两年后死于应昌。而奇皇后何时、何地、如何离开人世,始终是不解之谜。就这样,在庞大而松散的蒙古帝国大厦轰然倒塌之际,在东北亚的大地上,在昏沉的帝国暮光之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军阀的忠诚与背叛、精英的骑墙和取舍、帝王的阴谋与爱情……都在本书娓娓道来,作者细致入微地分析了在宏观层面上各个王朝命运和东北亚秩序变迁背景下活跃于微观层面的各种角色的互动关系,尤其关注历史滚滚洪流中裹挟的小人物的故事,叙述极为引人入胜,寥寥数笔,面目鲜活,个性突出。在王朝正史中缺位的小人物们,虽然在时代的狂潮中只是小小浪花,翻转几下就消失不见,他们被潮流裹挟,但也成为推动潮流的力量之一。高丽贡女,就是其中的一例。高丽女起初只是蒙古帝国的战利品,后来成为高丽王室和蒙古帝国之间官方朝贡的一部分。据史料记载,帝国京城内的高丽女约有1500 名,实际人数远远超过这些数目。这些高丽女默默无闻,鲜为人知,但是却影响着帝国上下的时尚流行,甚至左右着元末宫廷两性政治的走向,她们中有许多人通过接近元朝权势家族获得大量情报,成为高丽静观蒙古帝国走向的重要资本。由此,本书呈现出作者希望呈现的“东北亚秩序变迁”进程之深邃性和复杂性。
为了讲好这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作者从浩如烟海的原始档案中挖掘资料,充分借鉴了正史、传记、奏章、书信、随笔、碑铭和汉诗,同时参考了大量英文、中文、日文和韩文优秀研究成果,这些全面而综合的研究成果涉及文学、艺术、宗教、政治、军事、贸易和文化交流等方方面面,特别是书中出现的众多个案和原始资料的质量与深度成为该书令人印象深刻的特征,注释占了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一多,令本书成为相关研究的必读参考书目。
蒙古帝国时代,在东亚史的框架下,出现了统一的“大中国”。中原南部地区被纳入蒙古帝国的世界版图中,成千上万的高丽降民迁到辽东南部,随后高丽境内的很多民户主动迁到辽东南部,希望获得经济利益和政治机会。帝国的行政结构跨越了旧王朝的藩篱。与过去几百年相比,蒙古海陆交通运输网络的联系空前紧密,这促进了大都与辽东地区、开京乃至更遥远地区之间的人员往来、物资交换和文化交流。由此,蒙古开创了这样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个人和家族的利益轻易地跨越了王朝和国家的边界,从而使帝国内部的忠诚、归顺、认同异乎寻常地复杂起来。对此,本书对蒙古帝国衰亡时代的文化多样性和边界的渗透、模糊和割裂进行了全方位的复刻,让我们洞见了当时东北亚的地方政治和社会经济的多样性,捕捉到蒙古帝国共时多维的内容,这是本书的魅力所在,也是其学术价值的体现。当然,就蒙古帝国构建的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而言,永远存在着对局部(区域)研究是否能够代表蒙古帝国的质疑,但如果我们相信“每一滴露珠都能反射出太阳的光芒”,我们可能会对所谓中心和边缘、宗主与藩属、集权与自治、联盟与对峙有更多地思考。
总之,本书在揭示蒙古帝国的本质、深入理解14 世纪中叶蒙古帝国的历史脉络以及其后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天下大势的关键,进一步洞见当时东北亚的地方政治和社会经济,捕捉蒙古帝国时代共时多维的内容等方面,提供了富有创见的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