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培育路径研究
2020-12-04张美容
张美容
(闽南师范大学,福建 漳州 363000)
网络和信息化高速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新媒体时代下网络的开放性以及网络监管机制的不成熟也引发了诸多网络道德风险问题,认知与辨识能力尚不完善的大学生可能会受此影响,导致其在学习和发展中出现其他问题,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和解决网络道德发展和网络文明建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强国战略发展意见中也提到“要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决不能让互联网成为传播有害信息、造谣生事的平台”[1]。讲话内容一方面提示了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需要具备自律能力,同时也指明了大学生网络生活中应当规避的具体不良言行。
一、网络道德自律的内涵及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发展的意义
网络道德自律是指在了解网络道德要求、原则的基础上,主动地规避违背网络道德原则的行为,包括不做出侵害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信息安全的行为、不接触和传播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不在网络环境中实施有违现实社会道德准则的行为等。从根本上看,网络道德自律强调行为人的循矩自制意识。
对于大学生而言,当前时代网络高度普及,网络作为信息媒介的高效性和网络本身的匿名性也制造了新的风险。解决这类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消除不良信息源头并采用法律手段打击网络不良信息传播行为,同时由教育组织开展规范化管理,避免大学生沉迷网络。但就现实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网络信息管理制度尚未完善,还无法彻底消除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同时多数高校不具备全面监督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的技术条件和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更需要通过自律来规避网络的不良影响,形成完善的认知与辨识能力,养成良好的网络自律习惯,在利用网络高效学习的同时规避网络的负面影响,避免出现违规获取和传播不良信息等行为。
从长期制度发展的角度来看,法律的约束效力明显更强,但对于刚成年的大学生而言,基于法律的网络道德约束和处罚更为严重,如果能使其及早形成自律意识就能够更好地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可以强制性地惩罚违法行为,但不能代替解决人们思想道德的问题。法是他律,德是自律,需要二者并用”[2]。这更强调了自律教育的必要性,高校应及早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避免其因网络上的不良行为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状
大学生的网络活跃度高,即使大学生的文化知识和认知水平较高,但仍有部分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网络道德缺失的问题。
第一,随意传播不良信息。部分大学生被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吸引,出于好奇心而继续浏览,甚至向他人分享不良信息,导致网络不良信息进一步扩散。也有部分大学生认为网络中的言行不受监控,利用网络的匿名性随意地散播或发布未经鉴别和处理的信息,对网络信息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第二,不注重网络言行。缺乏网络信用意识,不注重遵守网络信息规范,对自身言行不负责。部分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接触了过多的虚假信息、不诚信行为,认为这是网络环境的特有属性,并接受了网络中的各类不诚信行为,甚至形成了同类习惯,例如使用黑客工具、发布虚假信息、欺骗网络社群中伙伴等。这种不良行为不仅会对网络环境优化造成阻碍,还有可能从网络生活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对大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
第三,缺乏文化与知识产权意识。在中国网络文化早期粗放化发展过程中,网络侵权十分普遍,这导致中国网络社会流行盗版文化、侵权和抄袭行为,这使得部分当代大学生也出现了同类问题,比如在网络上随意传播音乐和影视作品、抄袭他人论文等,这不仅不利于我国文化与产权环境发展,不尊重他人的知识与文化创新成果,还会极大程度地限制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受时代环境和网络环境的影响较大,这需要国家监管部门、高校教育部门共同努力。但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来看,不良信息与行为的形成是受环境和个体意识影响而决定的,也就是说大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自律意识,那么再完善的法律制度、监管条件、教育手段都不足以全面消除其网络道德问题。当代大学生均接受了道德与法治教育,同时接受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制度教育等,其本身对网络道德规范有一定认识,因此多数情况下出现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都属于“明知故犯”。显然,缺乏自律是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成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3],显然基于自主思考的自律是大学生自我道德修养的重要条件和过程。但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尚有不足,这是导致其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主要原因。
第一,部分大学生不清楚网络道德自律的必要性。大学生浏览和传播不良信息、随意传播未经鉴定的信息的系列行为,并不是由于其不了解行为的负面性,而是其认为这种行为不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换言之,许多大学生认为网络是虚拟的,错误地认为网络行为不会对现实社会造成显著影响,因此在网络活动中也不刻意约束信息获取和传播行为,出现了“不知而为”的道德失范行为,这需要高校教育加强网络道德价值认知相关的教育,由此提高大学生对网络道德自律必要性的认识。
第二,部分大学生缺乏网络道德自律的动力。一般来说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接受的德育教育比较完善,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具备较高的道德意识和自律意识。但受学业压力、家庭压力等影响,在网络匿名特性下,有部分学生将网络视为发泄渠道,出现了使用不文明用语、不加思考地发布不良信息、不尊重文化和知识产权等。这实际上是由于外部大学生未能了解自身行为的影响,同时缺乏外部约束,因此出现了“明知故犯”的道德失范行为,这需要高校加强网络道德监督及多样化教育,使学生形成自律的动力。
第三,部分大学生未能掌握有效的网络道德自律能力。自律本身是一种需要经过学习和锻炼才能掌握的技能,一般学校教育中可以通过信息判别能力教育、自控力教育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能力。但有一部分大学生在个别领域的自律意识不足,例如沉迷网络游戏、习惯了网络不诚信行为、不能有效抑制对网络色情信息的不良嗜好等,在意识到相应网络行为的不足时仍无法有效抑制错误行为,出现了“积重难返”的问题,这属于典型的自律能力缺失,需要通过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来解决。
四、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问题的教育路径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问题本质上是高校德育的不足,具体德育教育中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不足的原因主要是网络道德认知教育不足、网络监督与约束缺失、自律能力教育不到位所致。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制度约束显然无法有效解决学生问题,高校应更加重视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教育,提高大学生在网络活动中的主体自律意识,使其与高校思政教育、道德与法治教育等有效结合,进而更彻底地消除不良问题。
(一)完善高校网络道德自律教育的内容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还未对开设独立网络道德(自律)教育课程形成共识,仅有少数高校开设了网络道德教育专题课程,或者开发了校本课程。而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复杂多样,有必要开展更丰富的实践教育来解决相应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中也曾表示,“我们要将立德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4],这一方面揭示了高校需实施课程思政策略,另一方面也提示了思政教育和德育需要进一步细分,必须针对专项问题设计更具导向性的专业教育内容,以此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第一,设置网络教育专题课程与教育内容。目前高校德育课程主要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等相关课程,其中思想道德与法律相关教育一般会涉及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但教育部推荐课程教材中一般未将网络道德教育作为独立章节,多数高校没有针对网络道德问题做专门的课程设计,这使得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均有不足,因此导致部分大学生未能形成网络道德自律的责任意识和内在动力。高校可以围绕新媒体时代大众网络道德问题整理并设计丰富的案例教学内容。此类教育内容的设计重点在警示教育和自律方法教育,一方面结合高等教育中道德和法治相关理论、原则来说明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的不道德、不自律行为可能引发的外部批评、法律惩罚等风险,以此强化其自我约束动力,另一方面结合案例教育说明沉迷网络或其他网络行为失范者的问题所在,引导大学生正确培养锻炼网络自律能力,使其能够更有效的规避和控制不良行为,避免因此引发更严重的负面问题。
第二,开展网络道德行为监督与网络道德失范典型问题的主题教育。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不仅表现为沉迷网络、浏览不良信息等被动行为上,新媒体的发展向大学生提供了更便利的主动发表言论、传播信息的条件,这使得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向有更大影响力的不良传播行为、失信行为、侵权行为等方面靠拢。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仅通过课堂教育等集中教育方式是很难解决学生思想和观念问题的,因此需要建立更有效的大学生网络道德监督和个性化教育机制,比如通过校内网监督及时发现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再结合学生实际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疏导教育。显然,这需要多部门的配合,但多数高校并未建立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协同教育体系。
第三,加强网络道德自律方法教育的创新。新媒体时代下出现了新的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这需要高校制定新的教育策略;新媒体时代也为网络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这需要高校更充分地利用新媒体环境。但现阶段部分高校沿用传统的集中教育、个性指导等方式,无法有效应对新的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也难以有效提升教育针对性。对此高校有必要结合现实问题和时代条件开展教育创新,结合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问题设计更具针对性的网络礼仪文化和媒介素养教育内容。这类教育内容应当以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标准为依托,并将网络环境的规范化、法治化发展作为背景,通过相应的礼仪和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必要意识和内在动力,其中礼仪教育用于培养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习惯,规避其网络社交不良用语、不诚信行为、侵权行为等,媒介素养教育用于培养大学生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正确习惯,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和传播信息的方法,避免在网络中制造或传播不良信息的行为,有效提升网络道德教育质量。
(二)强化高校网络道德自律教育的协作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相关教育体系中课程教育是主体,个性化教育是辅助,不同教育主体之间的联动和协作效果较为理想。但在网络道德自律教育方面,多数高校并未建立针对性的教育协作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育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曾提到,“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5],对于高校而言,网络道德教育不仅需要在学科、教学、教材等方面进行细化,还需要构建多主体协同配合的综合教育体系,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第一,在常规课程教育和辅导员教育外,引入党团组织、心理辅导教师、学生干部等共同参与校园网络道德文化环境建设,通过多主体的参与协同推进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传播。由此可以破除传统道德教育中“规范约束”先入为主观念,导致学生产生“道德自律的限制约束作用大于其对个人成长发展促进作用”的错误认识,不断强化大学生的自律习惯和自律动力,减少其网络道德失范的行为。
第二,在校内网络建立大学生网络道德监督体系,由校园网管理员等开发校内网互动交流平台、信息监控平台等,及时发现有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学生;开发互联网舆情分析平台,及时发现可能引发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舆论。这类工作的关键是发现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此基础上可以组织与学生关系各更为紧密的心理辅导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等和问题学生进行交流,在无压力、低压力的环境下使问题学生意识到自身问题所在,并及时矫正个人行为;或者识别学生网络道德风险,帮助德育工作组制定集中宣传和教育计划,消除学生思想和认知风险,避免其在网络上对不良言论推波助澜。
(三)加大高校网络道德自律教育的创新实践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问题更为多样,但网络道德教育也获得了新媒体的渠道支持,这都要求高校必须对网络道德自律教育进行创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6],教育的系统化、整体化、协同性创新需要以时代和现实为基础,既要解决时代问题,也要把握时代的特点。
第一,针对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的特殊问题创新教育要点和方法。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从“获取信息”层面转向了“发表和传播信息”层面,其网络道德问题的不再是单纯的判别能力不足,也涵盖了网络信息道德不足。对此,高校德育必须结合网络时代、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来开展网络信息道德教育,使大学生充分意识到新时代青年在发布和传播信息时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应当承担的基本责任,由此强化其处理信息时的谨慎意识,避免出现相应的不良行为。
第二,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条件开展教育模式和方法创新。新媒体时代下信息的传播更为高效便捷,这也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提供了更便利的途径,高校在建设网络道德自律协同教育体系后,可以充分调动各类教育主体的积极性,组织各类主体在移动社交平台、自媒体等大学生使用率更高的新媒介中开展广泛的碎片化教育,使大学生能够在闲暇时学习和了解网络道德标准、网络道德自律锻炼方法,由此提升网络道德自律教育的渗透性和教育效能。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有明显不足,其对网络道德自律的必要性、价值和方法等认识有所不足,根本原因在于高校针对性教育体系不完善。对此,高校应建立更完善的网络道德自律教育专题内容或课程,建设多主体协同的教育体系,并结合时代特点开展教育创新,才能使大学生更科学合理的使用网络,有效为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