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人脚痛病因多

2020-12-04朱秀兰

养生月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脚后跟跟腱骨刺

◎朱秀兰

一般老年人除了经常腰腿痛以外,还不断发生脚痛,其中原因是很多的,应引起老年朋友的注意。

人的脚和全身的其他器官一样,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脚痛,便是发生退行性变化的一种表现。尤其是年老体弱的人,平时走路较少,脚底板的皮肤肌肉变软,感觉灵敏,再加上皮下脂肪垫变薄或消失,走路时地面挨着骨骼,轻微的刺激便可造成疼痛。另外,有几种脚病易引起老年人脚痛。

拇外翻

若足底其他区域无痛感,疼痛位置多集中于第一跖趾关节处,且可观察到该处一定程度的变形,很有可能存在拇外翻畸形。除遗传因素外,频繁穿着高跟、前掌过窄的鞋也易诱发。多见于中老年妇女,主要表现为行走或站立时脚趾疼痛,拇趾尖端明显向小趾倾斜,趾骨关节肿胀,局部皮肤增厚。防治的方法是穿松紧合适的鞋,夜间睡觉时用特制的小夹板固定趾骨,尽量使外翻的拇趾回复到中立位,病情严重的用手术矫正。

跟底痛

身体过度衰弱或长期卧床的老年人,维持脚弓的韧带逐渐松弛,脚弓无法维持,致使跟骨下陷。如果行走时间过长或搬抬重物,跟骨受到严重的压挤,也容易使脚底板发生疼痛现象。疼痛的范围限于脚底板的前半部,活动时加重,休息时减轻。治疗的方法是经常将五趾并拢屈曲,以五趾尖和脚后跟着地走路,坚持锻炼下去,使脚弓早日形成。也可在鞋底的中间钉上1厘米高、2厘米长、3厘米宽的硬橡皮垫,走路时脚心卡在硬橡皮垫上,使人体的重量不完全落在跟骨上,即可减轻跟骨疼痛。

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是脚底板上一层又宽又薄的膜,附着在跟骨结节上,老年人的足底筋膜弹性较差,功能降低,长时间走路以及受到寒冷潮湿的不良刺激,容易发生炎症,尤其是跟骨骨质增生的老年人,更容易发生疼痛。疼痛的部位在脚后跟,有憋胀感及烧灼感,用手压迫脚后跟或让脚后跟着地时,疼痛加重。防治的方法是适当休息,多用热水洗脚,平时尽量踮着脚尖走路,疼痛剧烈的可请医生用强地松龙配合普鲁卡因局部封闭,每周1次,一般3周。

跟腱周围炎

在脚后跟的上面,有一条很粗的跟腱韧带,负责脚部的运动。跟腱及周围的组织,因外伤、过度摩擦、长期劳损会发生无菌性炎症。尤其是穿上又小又硬的皮鞋时,鞋后跟反复刺激跟腱,更容易发病。局部表现为跟腱肿胀、疼痛、压痛,当活动脚腕时,疼痛更加剧烈。治疗的方法是换上软帮的布鞋或拖鞋,少走路,多用温水洗脚,休息几天就能好转。

跟骨骨刺

大约有80%的老年人跟骨上长有骨刺,骨刺容易刺激跟骨周围的滑囊产生无菌性炎症,使滑囊内的液体增多,滑囊肿大,压力增高,产生疼痛。走一段路以后,滑囊内的液体受到压挤,向周围组织扩散,压力降低,疼痛就减轻了。骨刺虽是引起足跟痛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长了骨刺并不一定手术才能治好,只要采取不让骨刺周围滑囊产生炎症反应的措施,便可防止骨刺引起疼痛。常用的方法是经常用温水洗脚,少做剧烈的跑跳,多做局部按摩,必要时请医生采取封闭疗法。

猜你喜欢

脚后跟跟腱骨刺
浑身骨刺的肯龙
脚使不上劲或因跟腱断裂
白日梦
阿喀琉斯的脚后跟
肯龙的凶悍骨刺
脚后跟干裂怎么办?
跟腱断裂:从刘翔被迫退役说起
用脚后跟走路可以补肾气
膝部有骨刺运动要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