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语法衔接手段在《南方史诗论》英译中的应用

2020-12-04杨艳华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史诗省略代词

杨艳华

(大连民族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5)

《南方史诗论》是2017年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经典著作翻译文库》中的著作之一。由大连民族大学的几位英语教师承担《南方史诗论》的汉译英任务。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刘亚虎研究员撰写。书中论述了南方彝、苗、壮、傣等30多个民族的原始性史诗、英雄史诗、迁徙史诗的各种传播形态、源流、文本、类型、艺术特点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等。本文以《南方史诗论》英译为例,在简述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的英语语法衔接手段基础上,重点研究这些语法衔接手段在该书英译中的应用,分析研究英汉语法衔接手段的主要差异,旨在提高中国少数民族史诗论著的翻译质量,促进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跨文化交流。

一、英语语篇语法衔接手段

“衔接”作为语篇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术语,是1962由功能语言学家Halliday提出来的一个概念。衔接(cohesion)是“存在于语篇内部,使之成为语篇的意义关系” (Halliday & Hasan,1976)[1],“一个成分的解释取决于另一个成分的解释”[2]4。衔接的实现部分通过语法手段,部分通过词汇手段[3]。依据韩礼德和哈森的看法,衔接手段可分为五大类: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与连接(conjunction)或称为逻辑联系语(黄国文,1998)以及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1]。照应、替代、省略与连接为语法衔接手段。重复(reiteration)、同义(synonymy)、反义(antonymy)、上下义(superordinate/hyponym)和搭配(collocation)为词汇衔接手段。这些手段在语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读者抓住作者的思维脉路及意义重心所在。下文主要分析英语语篇语法衔接手段。

1. 照应

照应是一种语义关系,它指的是语篇中一个成分做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也就是说,语篇中一个语言成分与另一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2]15。从语用功能角度,照应可以分为外指(exophoric)和内指 (endophoric)。外指指的是语篇中某个成分的参照点不在语篇本身内部,而在语境这个“外部”环境之中。内指指的是语篇中某个成分的参照点存在于语篇中[4]158。内指可以进一步被分为回指(anaphora)和下指(cataphora)。回指是指指示成分的所指对象在语篇的上文,而下指是指指示成分的参照点在语篇的下文中。

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和哈森(Hasan)认为,英语的照应包括人称照应(personal reference)、指示照应(demonstrative reference)和比较照应(comparative reference)。

人称照应是通过人称代词(he, she, they, him等)、所属限定词(your, his, their等)、所属代词(his, hers, mine等)得以实现。例如,

[1]John always does what he promises to do.

在句[1]中,人称代词he所指对象为上文中出现的John。John和he在句中可以相互解释,形成语义的衔接。

指示照应是用指示代词或相应的限定词以及冠词等所表示的照应关系。如this, these, that ,those, the, here等。例如,

[2] This is the book Mary borrowed yesterday.

在句[2]中,指示代词This指下文中的the book,This和the book构成语义衔接。

比较照应指的是用比较事物异同的形容词或副词,及其比较级所表示的照应关系。由于任何比较至少涉及两个实体或事态,所以,当语篇中出现表达比较的词语时,受话者就会在上下文中寻找比较关系的其他词语[2]25。如,better,more,same, such,identical, similar, different, differently等。例如,

[3]The pattern on your bag is beautiful. Mine is similar. But Jenny’s is different.[5]111

在句[3]中,The pattern on your bag和Mine具有相似性。Similar的具体意义是以上文中出现的The pattern on your bag为参照点,similar与上文之间形成了比较照应关系。因此,照应在语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使句子和语篇更加简洁,避免重复。

2. 替代

替代就是用替代词去取代某一个成分,因此替代词只是形式,它的语义要从所替代的成分去寻找。替代有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小句性替代三种[4]160。常用的名词性替代词有one, ones, the same;动词性替代词有do、does等。小句性替代词有so 和not。替代词具体意义的理解需要结合语篇的上下文。例如,

[4]If you want an English dictionary, I can provide you with one.

在句(4)中,one替代了上文中提及的an English dictionary,从而避免了语言的重复,使句子显得紧凑衔接。

3.省略

省略指的是把语言结构中的某个成分省去。被省略的成分常常可以依靠语境被找到。省略可分为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名词性省略指的是名词词组内的中心词的省略,中心词语部分修饰成分的省略,以至整个名词词组的省略[2]64。动词性省略指的是发生在动词词组内的动词的省略或整个动词词组的省略[2]65。当主语不同但谓语动词的操作词相同,便可省略后一个操作词[6]。省略可以避免重复,使语言简洁明了,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原则。根据法国著名语言学家马丁内的经济原则,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尽量使用比较少的、省力的语言单位,从而以较少的力量消耗来传达较大量的信息[2]60。例如,

[5]I had wasted one evening.I might as well waste another(0).

在句[5]中,中心词evening已在上文中出现,因此,下文再次提及时便可省略。这里的another作为名词性词组的成分被升为中心词,这样的省略给句子以简洁明快之感。

4.连接

连接是表示各种逻辑意义的连句手段,连接词又称“逻辑联系语”[7]。连接是通过连接成分体现语篇中各种逻辑关系的手段[5]161。一些过渡性词语,如,so, therefore, consequently, moreover, in addition, thus, at the same time等常被用来表达语篇中的逻辑关系。例如,

[6]I’m afraid I can not be there on time. However, I’ll try my best.

[7]She died, for she didn’t know the rules.

在句[6]中,However表示转折关系,构成了两句的衔接关系,使句子语义连贯。在句[7]中,for表示因果关系,说明前句She died的原因,构成语义衔接。

二.英语语法衔接手段在《南方史诗论》英译中的运用

汉语和英语在语篇语法衔接手段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因此,在英汉互译中,译者需根据两种语言的不同语法衔接手段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实现译文的语义连贯。为了使《南方史诗论》的英译本符合英语的语言表达习惯,更好地传播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文化,该书译者在英译中运用了一些英语语篇语法衔接手段。

1. 照应衔接手段的运用

在人称照应系统中,只有第三人称代词具有内在的语篇衔接功能,在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上起着重要的作用[8]147。在提及文中上文所指的人或事物时,汉语常重复使用上文提及的指代对象,而英语则常使用人称代词。例如,

[8]各民族原始性史诗一开头,往往是关于混沌和创业的描写。史诗借助原始先民天真幼稚的想象,勾勒出一种混沌一片的境况。

[8a]All early-stage epics describe the chaos and the creations of the world. They present a chaotic world according to early humans’imagination.

“史诗”在句[8]开头被提及,下文再次提及时仍被使用,以符合汉语的衔接手段;而在英译时,应采用符合英语的衔接手段。在句[8a]中,epics第二次被提及时,使用了代词They回指前面提及的epics,使语言简练紧凑。

[9]老虎张着血盆大口奔来,老虎抖着斑斓的身体扑来,造天五弟兄,忙把伞撑开,挡住了老虎,勾住了老虎。

[9a]When a spotted tiger dashed at them with its bloody mouth opened, they opened the umbrella to stop it and captured it.

在句[9]中,“老虎”被重复提及四次,符合汉语的照应手段;而在英译时,句[9a]中的tiger在下文被提及时,采用了代词it回指前文提及的tiger,避免了同一个词的重复使用。一般来说,在英语语篇中,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多于汉语。

英语在表达汉语语篇的人称代词(“他”,“她”,“他(她,它)们”)时,常通过关系代词who或that来实现照应关系。例如,

[10]每个村社有两个长老-“卓巴”(寨父)、“卓色”(寨母),他们按传统习惯处理村社的行政、祭祀和生产等。

[10a] Every village has two elders—the “village father” (zhuoba) and the “village mother” (zhuose)—who handle the administrative, sacrificial, and production affairs in traditional ways.

在句[10]中,“卓巴(寨父)、卓色(寨母)”和“他们”构成照应关系,而在英译句[10a]中,village father (zhuoba) and village mother (zhuose)和关系代词who构成照应关系,who回指village father (zhuoba) and village mother (zhuose),使句子构成语义衔接。

指示照应词语this和“这”,these和“这些”在语义上相同,但在内指照应方面,两组词具有一定的差异。当语篇中提及别人所说的话或事情时,汉语多用指示照应词“这”和 “这些”,而英语语篇则多使用“that”和“those”。This和these常指现在和将来的时间或事情,而“that”和“those”常用来指过去的较远的事情。

根据英语语篇语法衔接手段,译者在该书的翻译中多将汉语中的“这”和“这些”译为“that”和“those”。例如,

[11]这些活动也出现在一个人一生中各个阶段的起点和终点。

[11a]Those activities are also performed at both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ing of one’s life.

句[11]中的“这些”,被英译为those。句中的Those回指上文提及到的不同民族的活动。正如许余龙(1992:254)所说的那样,汉语使用者往往能化远为近,用近指词“这”来指较远的事物[8]164。而英语则不同。

此外,在该书的英译中,有些地方也采用定冠词the来表示汉语的“这”和“这些”之义。例如,

[12]这些诗歌的主题、内容和篇幅随不同的民族而呈现不同的特点。

[12a]The theme, content and length of the poems have their unique characteristics.

句[12]中的“这些”,在句[12a]中译为英语的定冠词the。The具有指示照应的语篇衔接功能,而汉语中却没有定冠词这样的语言现象。在指示照应系统中,定冠词the本身没有具体的语义内容,而只是用来表示其所指对象是特定的并且是可以识别的。定冠词the照应功能既可以是内指的,也可以是外指的[2]23。

英汉在比较照应方面差异不大,都可以通过形容词或副词表达比较意义。但英语有比较级的词形变化,而汉语则没有,只能运用“更”,“比较”等词语表达比较照应关系。

2. 替代衔接手段的运用

替代是英汉两种语言中经常使用的衔接手段,可以避免重复文中已提及的某一个语言成分。但汉语中替代出现的频率少于英语。汉语语篇在提及上文同一个语言成分时多使用原词,而英语则多使用替代。例如,

[13]……叙述了纳西族先民祭天的起因和第一次祭天的情形。

[13a]…narrates the reason why Naxi people worshipped the heaven and how they did it for the first time:

在句[13]中,“祭天”在下文中提及时仍被使用;而在句[13a]中,为了避免重复,使语言凝练,增强语篇的衔接,下文再次提及worship时,英文用动词do 的一般过去时形式did替代前文提及的worshipped。又如,

[14]如果我(佤族)砍头,就不让洪水涨,如果不砍头,就五年涨一次洪水。

[14a]Sacrifice me with the head, then you will have no flood; but if you don’t do so, you will have flood for every five years.

在句[14]中,“砍头”被重复使用,而在英译句[14a]中,Sacrifice me with the head被第二次提及时则以do so来替代。句中的do和so一起搭配使用,属于复合替代结构。

[15]遇食则动,无食则静……。

[15a]If there was food available, they would move about. If not, they would remain motionless.

句[15]叙述动物的生活习惯,如有食物可觅,动物便四处觅食;如没有食物可觅,动物便保持不动;在翻译[15]句时,译者没有将[15a]中下文中再次出现的“无食”直接译为If there was no food available,而是运用了英语的替代衔接形式If not,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

3.省略衔接手段的运用

省略衔接手段存在于英汉语言中,旨在使语言简洁明了。在《南方史诗论》的英译中,译者运用了名词性省略和动词性省略语法衔接手段。例如,

[16]古代有个人路过一条河,发现有一只象尾蕨正从河的这边伸向对岸。

[16a]In the ancient times, when a man was walking along a big river, he found that an elephant tail fern was stretching itself from one bank to the other.

句[16a]属于英语的名词性省略。为符合英语的衔接手段,句[16]中的“对岸”未被译为bank,而是采用了省略的衔接手段。句[16a]的完整形式应是在the other后加bank一词。

一般来说,汉语很少省略动词,而英语则多省略动词。尤其是在动词意义相同的情况时,英语省略动词,而仅使用一个动词。这种省略衔接手段也被运用在该书的英译中。例如:

[17]他们认为,禾苗谷物也有灵魂,也有感情。

[17a]They believe that seedlings and cereals have spirits and feelings.

[18]我们住上新房不要忘记祖先,不要忘记木依吉。

[18a]When living in the new houses, we should not forget their ancestors and Muyiji.

句[17]中的“有”和句[18]中“忘记”为谓语实义动词,被重复使用以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然而,在英译时,当下文再次提及同一个动词时,则应运用英语的省略衔接手段,即将句[17a]中的have和句[18a]中的forget省略,使语言减少冗余内容,实现译文的连贯。

[19]他们的《崇搬图》说:是白鸡恩舍恩曼生下九对白蛋,其中一对白蛋变天神,一对白蛋变地神,一对白蛋变成开天的九兄弟,一对白蛋变成辟地的七姊妹……。

[19a]Their epic, calledChongbantu, narrates that a white hen named Enshe Enman produced nine pairs of white eggs. One pair transformed into celestial gods, one pair into earth gods, one pair into nine heaven-opening brothers, and one pair into seven earth-breaking sisters.

句[19]中的动词“变”在中文中每次提及时都是以动词“变”的形式出现,但在句[19a]中,句[19]中的动词“变”仅在第一次提及时被译为transformed,而在下文三次出现的transformed都以省略的形式出现。

4.连接衔接手段的运用

为了实现语篇衔接,英汉语言都使用连接性词语,目的是使句子之间或段落之间的各种语义关系和信息逻辑清楚可辨。这些连接性词语如纽带一样使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间联系起来。但两种语言在连接语的使用频率上有所区别。英语使用频率高于汉语。例如,

[20]中国南方大地,地域何其广,民族何其多,以各种形态流传在各地各民族人民中间的这一类诗歌有多少,难以估说。

[20a]Southern China embraces great territory and multiple ethnic groups; therefore, it is hard to figure out the number of poetic forms circulating among them.

句[20]中没有使用连接词,但读者可以根据文中的语义逻辑,找出“难以估说”前面被省略的连接词“因此”,而在英译中,应按照英语语言习惯,增加连接词therefore,使句子实现语义的衔接。又如,

[21]很早以前,谷子长不好,人死,牲畜也死。

[21a]Long time ago, millet did not grow well, so people and animal died.

句[21]应为因果关系,依据汉语连接习惯,连接词“因为…所以”被省略,但在英译句[21a]中,为使读者抓住作者的思路及重心所在,需使用连接词so,使语篇富有逻辑性和连贯性。

[22]祭祀仪式、娱神活动等原始宗教性质的活动亦源远流长,久盛不衰……这一切,又带来了原始性史诗神奇的格调……。

[22a]Their worshipping ceremonies and god-entertaining activities continue to enjoy a long history, and, consequently, this long history has given these epics magic tones….

句[22]中依据汉语的习惯,没有使用如“因此”“结果”等表示过渡性的连接词,而在英译句[22a]中则增加表示过渡性连接词consequently表示与语篇中的衔接关系。

三、结 语

综上所述,英汉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语法衔接手段存在一些差异。在人称照应方面,英语多使用代词,回指前文所提及的人或物,而汉语则多重复使用原词。在指示照应方面,汉语的“这”和 “这些”英语中译为that, those 或the。在替代用法上,汉语多重复使用上文提及的词语,而英语则多使用one, ones, so, do等词语;在省略用法上,英语多省略重复性动词和名词。在连接词的使用上,英语多使用具体的连接词语,而汉语常常省略连接词语。因此,《南方史诗论》的英译不是简单的词与词的对应翻译,而考虑了英语语篇衔接手段,掌握英语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的特点,使译文符合英语语篇谋略。

猜你喜欢

史诗省略代词
“省略”讲解与训练
2013史诗之战
史诗表演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史诗
英语代词用法练习
长征 伟大的壮举 永远的史诗
中间的省略
省略
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