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

2020-12-04辽宁省凌源市实验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年18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汉字传统

辽宁省凌源市实验小学 宋 波

一、在小学语文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和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兴趣,加强学生对语文教育价值的认识,提升语文学科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和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2.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语文学科是一门汉语语言、文学学科,语文教学可以说是一种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形式。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为学生奠定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培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意识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更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会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感受民族文化的氛围,进而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

1.在文字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汉字教学的课堂上要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比如,教师可以将猜字谜和灯谜引入小学语文汉字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还能够使其感受到汉字的魅力。我国的汉字演变历史久远,汉字的结构能够体现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文学韵味。在小学汉字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猜字谜的游戏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汉字,例如,教师可以用汉字结构组合和拆分的形式来让学生猜字谜,既可以陈述这样的谜面:“四面皆是山,山山皆相连。”学生在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猜出这个字是“田”,又比如:“人人都走横道线。”学生很快猜出这个字是“丛”。在语文汉字教学中引用猜字谜的游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领悟到汉字的奥秘。

2.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气氛

我国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想让优秀传统文化经久不衰地扎根于中华儿女的心里,就必须让学生从小形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在如今的小学语文课文中,很多经典古诗词中都有强调为人处世时的礼仪和礼貌问题,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对经典古诗词中体现的“仁义礼智信”加以弘扬,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气氛,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中加强和规范自身在为人处世时的言行举止,进而养成良好的传统礼仪习惯,这也是对我国优秀传统礼仪的一种传承方式。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教导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时要举手示意,在课外遇到教师或长辈要谦虚地问好等。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读和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文学作品。

3.借助传统节日,在教学中引入民俗文化

在开展小学语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在统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与我国传统节日或者民俗文化相关联的课文内容有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为学生讲述我国传统节日的来源和历史故事,以及传统节日的民俗,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对课文的探究兴趣,也能够让其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更深入地的了解。例如,在《传统节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讲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再让学生讲讲在自己家乡过传统节日的时候有什么民俗,讲完之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传统节日的影视片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教师还可以在传统节日来临之际举办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社会体验活动或写作比赛,让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让学生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传统文化无处不在,在切身体验中更加熟悉和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汉语语言的重要基石,更是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主要阵地。基于此,为了培养学生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意识,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传统文化的培养,并且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教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丰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元素,让学生加强对语文知识的应用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提升自身的文化涵养和对祖国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汉字传统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