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之积累习作素材的途径

2020-12-04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实验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年18期
关键词:习作教材作文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实验小学 徐 瑞

小学语文教学是大多数学生在写作能力养成的启蒙阶段,受校园家庭生活环境影响,小学生自身创造力去完成作文的写作难度相对较大,这就需要具备较完善的素材资源,以在写作中更好地得心应手。因此,教师应该要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在教学事业中帮助学生养成积累习作素材的习惯,帮助学生健全习作素材资源库。

一、依托教材及阅读,发现有价值的习作素材

教材是小学语文的核心构成,每篇都是精选过的,不仅有文学价值、现实价值,更有巨大的教育意义,往往也蕴藏着丰富的习作素材资源。一些好词好句好文都值得收藏并运用到写作当中,比如事件性作文对一些描绘人的心理活动或心情的词句应用较多,学生在学习教材知识时,要学会收集兴致勃勃、忐忑不安等词语;比如人物性作文对一些描绘人的性格、外貌等词句应用较多,学生在学习教材知识时,要学会收集阳光、活泼、彬彬有礼等词语。

比如,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的教学中,教材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子,如龟裂的手指、疲惫的眼镜、极其瘦弱等词语,主要描述的是人物形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教材资源收集起来,以便以后作文写作时使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积累习作教材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熟读,才能广记,也能丰富知识储备,开阔视野。比如,在统编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先通读全文,然后为学生讲解文章中作者创作时使用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及生动形容小兴安岭美丽景物的语言,让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特点和常用的表达手法,掌握写作时“总述—分述—总述”的结构方法。在充分阅读和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后,不仅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也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习作素材。

二、观察生活点滴,记录有意义的习作素材

一花一木一世界,点点滴滴皆文章,艺术源于生活,写作也与生活息息相关。日常生活的点滴是一个巨大的习作素材资源库,学生身边发生的每件事都可以成为日后习作的素材。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观察生活中有意义的事物,并将这些素材收集起来,以供习作使用。作文就是还原生活、展现生活,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叙事文,往往就是从生活小事来表达更深层次的情感和含义的。

三、丰富拓展积累,提高个性化素材储备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网络蕴含丰富的资源和素材,如果合理利用好也是小学语文习作中素材的重要来源。在网络上搜集习作素材,特别适用于一些无法从教材、生活实践中获取的素材。比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课《二十年后的家乡》的教学,需要学生想象力支撑,但是谁也不知道二十年后的家乡有什么样的特点,房屋建筑是什么形态,超市有哪些新的食品,等等,这些信息在目前的生活环境上无法获取,但是网络上的资源更广阔,比如一些穿越时空的影视剧就有很多年后的社会形象,学生可以利用起来。可见,网络也是习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之一。

当然,除了网络,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一定量的课外阅读。如《秦兵马俑》学习重点是学会运用多种手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学会外貌描写的手法。在这篇课文学习之后,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介绍长城、埃及金字塔之类的文章,让学生去阅读和思考,从而获得准确交代事物,描摹事物形象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迁移中获得素材积累的习惯。

四、开展实践活动,获取更多元的习作素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其学习也是在学校完成的,尤其是一些寄宿生,在学习期间很少接触到校外生活,限制了其获取习作素材。为了能给学生获取更丰富的习作素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走进社会或企业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场所,在亲身感知中获得习作素材。

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课《小小“动物园”》的教学中,教师先调查和搜集每个学生对哪种类型的动物比较有兴趣,然后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分成“陆生动物”“水生动物”“两栖动物”三个小组,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的“走进动物园”的活动。在细节观察上,要求每个小组观察每种动物的形态、外貌、动作、爱吃的食物,等等,在宏观观察上,让学生观察动物园的环境、由些动物组成、不同动物的生存环境是什么,等等。该项课后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求每个小组派代表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所感所想,经过分享交流后,学生之间建立起了一座丰富的习作素材资源库。

总之,习作素材的积累是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基础,加之习作课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习作素材积累的引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课本教材、课堂及课外阅读、生活实践、网络资源等途径,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以更高效地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猜你喜欢

习作教材作文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