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慕课的课堂小组讨论探讨
2020-12-03赵淑华
赵淑华
【摘要】慕课是疫情期间广泛应用的开放性在线课程,疫后复学,课堂成为深化讨论、解答疑惑的主阵地。为使慕课学习后的课堂小组讨论能够真实有效,本文提出教师在教学前必须了解学生的疑难困惑,课中组织和调控好讨论的问题和讨论的整个过程。
【关键词】慕课;课堂讨论;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2-224-02
鉴于疫情的影响,学生们不能如期返校学习。各大中小学校响应教育部“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的文件精神,实施网络教学。各个互联网教育平台为了支持学校网络教学,纷纷打开“围墙”,为广大学子提供免费的网络课程。其中,慕课作为一种大规模的开放性的在线课程,打破地域限制,极大地丰富和补充了教学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疫后复学,学生已在家中对课程进行了慕课学习,在校教学模式应调整改变,课堂成为了深化讨论、解答疑惑的主阵地。本文认为,为使慕课学习后的课堂小组讨论能够真实有效,教师在教学前必须了解学生的疑难困惑,课中组织和调控好讨论的问题和讨论的整个过程。
一、慕课和基于慕课的课堂讨论
慕课是大规模的在线网络开放课程,具有跨时空、灵活便捷的特点。慕课的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有专家访谈、专题讲座、实景模拟讲解、动画演示等形式,对学习者有着较大的吸引力,是课前学习和课后复习的网络化教育资源。慕课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的同时,其局限性也在逐渐凸显,如缺少师生间和学生间的即时探讨互动,缺少学习过程的监督,缺少体验和情感的沟通等,使得课程学习效果难以实质把控。
基于慕课的课堂小组讨论是慕课学习后的延伸和深化,强调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慕课后,通过课堂小组的讨论探究来建构知识。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讲授知识,而是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就某一问题相互交换看法,并针对问题的某个方面进行质疑、争辩,最终达到理解共识及求同存异。这对于学生疑难问题的聚焦、解答,情感态度的培养和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二、巧组织,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笔者认为,基于慕课的课堂讨论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课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惑,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引导和调控好整个课堂讨论的过程。实施过程见图1.
1.了解学生的学习困惑
丰富的慕课资源为科任老师节省了很多的人力物力成本,但部分课程的内容设计未必完全符合我们的教学目标。鉴于此,教师必须提前对慕课进行深入的学习,梳理主线,分析重难点,设计关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疫情期间,微信群、qq群等成为师生快速交流的空中平台。教师可以在线分享上课资料,及时补充慕课中缺少的但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知识。可以搜集当前相关专题的热点知识、国内外精彩视频、典型案例等供学生补充学习,完善知识体系。每次慕课学习后,教师应及时在线互动,解答学生在观看视频中的疑惑,并做好登记,还可以通过网络参与度、提问和针对性在线作业情况了解学生观看慕课的效果,分析学生在理解学习内容上的误区。
2.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
教师根据网络平台了解到学生的疑难困惑后,要根据学习内容精心设计有质量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維引向深入。按照皮连生的“低级发问和高级发问比较表”(图2),可以看出,那些显浅易懂、一目了然、不需要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属于低级发问,围绕该问题的小组讨论也是无效的。笔者认为,讨论的问题必须是学习重难点或其中的疑惑部分,并且能让学生从多角度深刻思考分析、产生思维碰撞、有话可谈的。这样的问题属于高级发问,能拓宽学生的思路,实现教学目标。以旅游专业的教学为例,在每个专题学习中,可选用一些真实、典型的案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如搜集旅游接待中一些热门问题和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案例,与学生一起研究、讨论、剖析案例的实质。而这些问题具有不确定性,需要学生充分翻阅查找课内外的文献资料,经过深入思考、辨析才能提炼到要点。这样,课堂小组讨论才不会只停留在热闹的表层而缺少内核。
3.引导和调控讨论的过程
课堂讨论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来实现。讨论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更多是点拨引渠的作用。为了避(下转第236页)(上接第224页)免学生的讨论脱离教学目的,开始讨论前,教师要用简要的语言阐明本次讨论的目的、要求、需解决的问题等,这样才能保证讨论的方向和价值。同时,学生独立思考是集体智慧碰撞不可缺少的前提保障。任何课堂讨论如果缺少学生的独立思考,那他们小组内部的交流也就没了源头活水,讨论只不过是形式过场。所以,教师要确保小组讨论的任务包含有个人观点呈现,每个组员要发表或记录下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形式可以多样化,通过成员内部全员参与式的积极互赖,最后再形成一份小组的讨论答案。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有了自己的见解,才能有观点可说,才能既表达自己又吸收别人的观点,讨论才会深入,新知识、新发现才会不断迸发。
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讨论氛围,适时引导、调控。讨论发言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倡导学生之间的民主平等,鼓励每个同学畅所欲言,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一方面,教师应尽量避免急于评判学生观点的好坏对错,尽可能做到面带微笑、用心倾听、肯定发言。当讨论展开以后,教师要仔细倾听学生的各种见解,针对学生夸夸其谈,提出的观点与问题联系不紧,甚至跑题时,应适时把学生的讨论拉回中心主题,教会学生讨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有时,学生的讨论会局限于某一个方面,不能深入,教师可通过设问、指导发言和暗示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宽思路,引导学生把讨论话题进行延伸拓展。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争论的焦点,使问题明朗化,或抛砖引玉,点出争论的引子,以激起思辨。对于学生中的一些肤浅的论点,错误的推断过程要进行分析、点拨,并予以更正。
课堂小组讨论结束时,每个小组形成一份讨论成果,教师要及时反馈评价。教师可从两方面点评,一是学生的表现,二是讨论的效果。教师用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结讲评,简单回顾各组出现的观点、论据或论证的过程,用鼓励性语言肯定闪光点及学生在小组中的贡献,引导学生对各种观点进行筛选、过滤,针对讨论过程进行分析对比,查漏补缺概述已经得出的结论等,从而提升课堂讨论的效果,使学生在教师系统全面的综合讲评中掌握所学知识,确保课堂讨论目标的实现。
三、结语
有效的课堂小组讨论在慕课学习后非常重要,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网络学习的疑难之处,设计有质量的问题,灵活组织课堂讨论,提升课堂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互动探讨中获得锻炼,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纳昕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开展有效小组讨论的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9)
[2]张明,郭小燕.“互联网+”时代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启示——微课、慕课、翻转课堂[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12)
作者单位
(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珠海;51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