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策略

2020-12-03郭小军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2期
关键词:教學策略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

郭小军

【摘要】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道德与法制课程是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的人生观的建立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道德与法治课本身也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会议对我国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规定我国的教育之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使我们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社会接班人更加符合建设社会的要求,要以这个目标为基础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一个宏大的目标,在这个目标下如何使“立德树人”的理念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好地结合起来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立德树人;教學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2-014-01

“立德树人”是长期以来我们教育的目标,这个大的背景下想要实现人才的道德素质的提升,一定要重视道德教育的融入,教师应时刻将“立德树人”这一理念记在心中,并以这个理念为目标来约束自己的教学。无论在中国的哪个发展阶段,教育的目标都是培养有良好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人才,教师要注重这种道德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各项素质的提升。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入“立德树人”这一观念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总体质量,在学生进入社会后,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也会有所提升。

1.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目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采取的教育模式是被其他学科淘汰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呈现,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也被称作填鸭法,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中不会收获到实质性的知识和内容,造成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填鸭法教学普遍存在的原因是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义务有多强烈,没有意识到道德与法治教学在树立学生的三观方面有多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没有一个远大的目标也没有清楚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关注很少,只是敷衍性地完成教学任务。在很多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师,道德与法治课通常都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代替完成的。学生接收不到足够的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也就无法正确辨别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这对学生的道德观念的成长不利。

2.“立德树人”的精神内涵和地位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教育大,从很早开始,我们的国家就非常重视教育,对道德的重视也是融入了我们国家长久以来的教育观念中,素质教育更是将对人的道德树立放在了重要的地位,这一点从教师的定位上也能看出来,中国的教师向来除了要教授知识外,更承担着教育人才的重任,相比起教会学生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更重要。“立德树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想要透彻领悟这个理念的内涵,就要明确在教育中,是立德重要还是树人重要。实际上,立德和树人并没有概念上的冲突,学生的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念才有可能成长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具有各自美好品德的人也是为学生树立道德观念的真正目的。

3.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3.1加强教学理论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时间比较少,这门课程不是主要课程之一,也不在中考的考试范围之内,这导致从学校到教师到学生个人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不重视。青少年时期是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接受到的教育对他们的终身都有影响,如果没有来自强有力的教育的约束,初中生很有可能走向歪路,尤其是初中生在这一阶段会由于的荷尔蒙的刺激向往新鲜和刺激的事物,也向往着一些所谓的特别的生活,这决定了初中生在面对诱惑时会有更弱的抵抗力,很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教师的教学应该能够帮助初中生辨别哪些是低级的诱惑,并告诉学生这些诱惑会对他们的未来产生哪些影响。教师的道德教育的教学应该着眼于生活实际,因为很多诱惑都来自于日常生活中,并且要积极跟家长沟通,携手家长为学生创造一个良性的保护链和教育链。

道德与法治与中考要考的学科不同,它更多地是教会学生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所以离不开生活实际中的例子的教育,尤其是学生的三观很大程度上与家庭教育十分相关,学校教育的影响相比起家庭教育的影响更加薄弱,教师一定要联系家长让家长也意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家长对道德教育的参与,而在学校里,教师可以利用整个社会对未成年人提供的教学资源来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上的教育,让学生意识到树立正确道德观念的重要性。

3.2丰富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

道德与法治教学如果只利用课堂上的讲解将会非常薄弱,尤其是这是一门非常需要学生亲身体会和亲眼观察的课程,教师在这一方面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际的例子。我们的社会十分注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很多部门都会为教育提供自己的帮助,在道德教育这一方面,教师应充分把握这些资源然后开展丰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如教师可以邀请当地的警察来学校为学生普及一些法律知识,让学生意识到哪些法律底线是不能触碰的,教师还可以让警察为学生展示一些未成年人因为违反相关制度而遭受到的惩罚。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参加一些公益活动,通过让学生帮助他人来增强学生内心的阳光一面。

4.结束语

道德和法治教育离不开立德树人的融入,立德树人教育的本质也是教育目标,全体教育人员应该明确自己的义务,将教学与立德树人结合起来,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立德的观念,更好地做到树人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小勇. 论道德教育向道德教化的转化[J]. 现代教育论丛,2019,(8):96-97.

[2] 侯凤臣. 浅谈如何在学科德育中实施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J]. 才智, 2019(26).

[3] 许诚全. 浅析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J]. 时代教育, 2018(8):157-157.

作者单位

(福建省晋江市首峰中学;福建;晋江;362200)

猜你喜欢

教學策略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
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策略浅析
多元建构感受方程思想精髓的研究
高中历史课堂材料教学的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