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冰:改革为魂 开创专科医院发展全新局面
2020-12-03
力挽职工转制医院颓势,逆袭摘得省级康复医学中心“金字”牌匾,邱冰带领贵州省骨科医院十年革故鼎新,证实了他是医院管理者中的改革家与筑梦人。
贵州省骨科医院有一块珍藏多年的“金字招牌”,但院长邱冰表示自己和院班子成员还舍不得将招牌挂起。他告诉《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记者,待明年五月,位于贵阳市白云区的新院启动运营,这块“贵州省康复医学中心”的闪亮牌匾将隆重登场!
省骨科医院以骨病专科医院之力鼎力建起省级康复医学中心,将打开医院发展全新局面。
邱冰带领贵州省骨科医院走过了近十年乘风破浪的征程,在他的讲述中,记者得知,2011年就任院长至2015年是一段让骨科医院改头换面、脱胎新生的历程;以2015年为转折点,医院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天时地利人和,乘大势扬帆远航!
迎难而上 立意扭转医院颓势
贵州省骨科医院,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第八职工医院”(简称“总后八院”),创建于1969年。新世纪初,医院作为职工医院从母体单位剥离,正式移交地方,纳入属地化管理,直属于贵州省原卫生厅,由贵州省人民医院管理。
尽管有三线建设时期积累的良好口碑,在骨病保守治疗领域有一定特色,但在医疗市场化竞争加剧的态势下,名不见经传的贵州省骨科医院在业内发展举步维艰。
2011年,医院前任院长面临退休,省卫生厅及省人民医院举行了省骨科医院院长的公开招聘,邱冰从10多名有实力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医院新任院长。
“从省人民医院的骨科专家、工会副主席职位竞聘到省骨科医院担任院长,从一家全省顶尖的综合医院调至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专科医院,客观上讲无异于是从巨轮之中转移到了帆船之上……”邱冰如是向记者回忆、总结当时来自亲朋好友向他表达的不理解与劝诫,而他内心笃定,作为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医学专家,追求事业的成就是需要勇往无前、乘风破浪的勇气的!
“如果我能让这家呈颓然之势的医院发展起来,扭转她的局面,惠及的不仅是医院数百名的职工,更包括省内外不计其数的患者。”邱冰告诉好心的同事和朋友们,这是更高的理想、更高层次的事业追求!
2011年9月底走马上任,数天不停歇地翻阅台账、查看数据、走访科室,邱冰发现医院比自己耳闻的情况还要糟糕。“财务方面,负债2000多万元,账上的现金只有债务的1/10;业务方面,各学科普遍缺少带头人,一年的手术量只有300多台……”邱冰还向记者回忆,“走访科室找员工谈话的过程中,有人告诉我,这家医院不应该叫‘八院’,而应该叫‘酒院’,原因是业务量不足、士气不振导致酒文化盛行,部分科室人员午餐时也会喝酒……造成了恶性循环!”
如何回应这样的“吐槽”?邱冰表示,这其实也是“逆耳忠言”,代表的是大部分职工对不良风气的“看不惯”,大家内心深处期待改变与进步!因此他在干部会议上坚定地告诉大家,“我要把‘酒’院变成学院!”
快马加鞭 创三甲成就良性循环
改变从哪里开始?从凝心聚力开始。当邱冰第一时间看到贵州省原卫生厅下发的“以评促改、以评促进,加快省内三甲医院创建”的通知时,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对医院来讲是提升管理水平、提升医疗质量的千载难逢的良机。
“要知道医院半年前才刚从二甲晋升三级医院,在整体水平上不去、环境空间堪忧的情况下,如何能评上三甲?”邱冰知道这是绝大部分职工的内心想法,他还告诉记者,甚至有中层干部私下议论“创三甲”,“怎么可能嘛?”
变不可能为可能,邱冰内心筹谋演练了一套组合拳,并一一施展开来。
第一招,引进人才,将业务量带上去。“我9月份上任后第一次出差,就在飞机上巧遇一位省内知名的骨科专家,于是我毫不犹豫向他抛出橄榄枝,当下许诺好的职位与待遇。”邱冰十分得意地告诉记者,后来这位专家到院后,果然原本萎靡不振的骨外科焕发出生机,几年来,病房由一个增加到5个,手术从原来的几百台增加到7000多例台,数量翻了20多倍。
在邱冰看来,除了好的职位与待遇之外,真诚更是吸引人才的不二准则。他向记者回忆,这位专家跟自己在车站简单交谈后,12月到医院实地探访时,“我们全院领导班子无一缺席,集体请他吃饭。作为被聘请的专家他颇为感动,过完春节就正式到岗了,留院担任骨科大主任至今。”
配合学科带头人的引进,邱冰还带领医院全体职能科室搬迁至宿舍楼,腾出两层楼用作医疗、科研之用。2011年始,医院骨科亚专业不断加速推出,5年时间,院内的医疗使用面积率达到了极限,“所有的房子全部用光!”
第二招,改头换面,塑造良好的外观与形象。邱冰告诉记者,这方面的工作涵盖内在与外在,在贵阳市民、省内外患者心中建立好的印象,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把名声打响。
“‘总后八院’的名称,尽管大家称呼起来已经熟惯,但这明显是职工医院的名称,我们要做真正的政府办公立医院,必须抛去旧有职工医院的名称和理念。”邱冰介绍,自己与院领导班子意见达成一致后,从账上仅有的200多万元资金中支付了36万元“巨资”向公交集团申请修正公交车报站名称、站牌名称,而后报站音变了,所有相关线路的公交站牌也喷绘一新,省骨科医院的名字终于切切实实进入到了老百姓的生活中。
全身心建立一家公立的三甲骨科医院,并让“贵州省骨科医院”异军突起,邱冰表示,“不怕周折,立意改名正体现了这样的决心!”
在狭小的院区内改变外观,邱冰带领职能科室反复调研,从体验度出发一致决定对门诊大厅进行扩建修缮。院办王主任告诉记者,“以前医院的入口,门诊挂号处只有20多个平方米,邱院长提议向外扩建,以原门诊为基点搭建起了大面积的阳光玻璃房,辅以室内的绿植与锦鲤鱼池,动静相宜,以天然采光、人与自然和谐的布局呈现出现代医院开阔敞亮之美。”
1 “好的医院必须要有好的学科!”邱冰在亚专业方向的找寻与快进上,带领医院保持高度的敏锐并果断决策。
2 从“岗位大练兵”到“深入学习行业规范与指南”,邱冰一直身先垂范,带领医院整体质量与技术提升。
第三招,也是各家医院参评三甲的惯有思路,那就是找差距、学标准、抓整改。“2011年底,临近春节,我向员工许诺‘咱们今年按省人民医院的标准发年底激励奖’,但大家一定要继续加油,为参评‘三甲’取得圆满工作成效而努力!”邱冰向记者回顾,在院办公会、党委会商议后,医院向地方医保部门预支了下一年的医保额度,如期向员工发放了超额的年底奖金。
王主任回忆,从2011年秋医院正式下达创评“三甲”的文件开始,医院全体员工始终保持着“5+2”“白加黑”的工作状态,“以职能科室员工为例,大半年的时间,大家只休息了春节7天!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二年春我们终于通过了正式评审!”
邱冰更是感慨,参评三甲的过程,医院不复为以往的八院、“酒院”,而成为脱胎换骨后全新的贵州省骨科医院,他继而向记者说道,“以往有疑虑的员工、中层干部都直言,‘我们的梦想实现了’!作为院长,我颇感欣慰的是通过此次三甲评审的磨砺,医院培养了一批称职的好职工,也培养了一批有潜能的好干部!”
提档升级 打造学习型医院
扎实参评正式晋升“三甲”,贵州省骨科医院在医疗安全管理、运行效率、医疗质量、患者口碑等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数据为证,2012年,医院各项业务指标相较2011年均有50%以上的增长;而2013年,各项业务指标,尤其是总体业务量、业务收入又较上年有近52%的增长。连续两年50%的业务递增,邱冰将之归功于对学科能力与人才结构优化的不懈提档升级。
与数据一样作为不争的事实,在临床一线贡献如此大幅业务量增长的,绝大部分的医护人员都来自贵州省骨科医院固有的人员队伍。邱冰向记者解释,“创评三甲过程中,医院的医务人员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如何保持永续的学习状态呢?邱冰介绍,在创评三甲一个季度后,他提议在医院启动第一届医院文化节。“医院文化反映的是医院的发展愿景与行动指引,于无形之中指导和引领大家的行为,胜过任何的明文律令与管理举措。”他继而表示,针对医院长期存在的人才层次不高、学历结构有待优化的问题,医院的文化节每年一届如期举办至今,均以打造学习型医院为主题。
“岗位大练兵”是医院2012年第一届医院文化节的主题……至2019年,医院文化节的主题则为“深入学习行业规范与指南”。
变医院为学院,邱冰更是以食堂为切入口匠心独运。为职工生活建好餐厅的院长有很多,而为了职工更好地学习而建好餐厅的,邱院长可谓独树一帜!
“把食堂改好,让食堂成为日常工作繁忙的医护人员想去、喜欢去的地方。”邱冰上任院长不久就如此提议并和分管副院长沟通,“怎样让大家挤出时间学习?做好职工食堂恰可以节省时间、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于是分管副院长第一次将办公地点搬到食堂,蹲点改善服务,与供应商几经磋商不果后,决定组织人员亲力亲为,以改善餐饮环境与质量为杠杆,真正做到以餐饮撬动学术的发展。
2013年开始,贵州省骨科医院的职工学术餐厅成为该省卫生行业的一道风景线:每天中午有一位中青年医生上台讲课,听讲的医护人员可以免费享用较丰盛的自助午餐……
邱冰在2016年获得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并在2020年获得中国医院协会颁发的优秀医院院长荣誉称号。
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构筑“你超我赶”的学术热,贵州省骨科医院从2009年博士数量为零,到当前已经有博士及以上学历者8人,在读博士11人;硕士研究生从个位数的8人,增加至当前的140多人。医院中高级职称人员占比超过35%。
在此过程中,伴随医院业务量、业务水准的提升,“水涨船高”,邱冰告诉记者,“自2013年开始,医院招聘医生的学历门槛已提升至硕士研究生,此后人才结构每年都会上到一个新的台阶!”
在骨科领域持续唱响品牌,当前,医院职工在省内外各学术委员会任职达127人次,其中国家级32人次,省级主委、副主委、常委、委员30多人次。
学科制胜 医教研协同发力
贵州省骨科医院现已形成以骨内科为基础,疼痛科为特色、骨外科为支柱,康复科为保障的特色专科医院。“好的医院必须要有好的学科!”邱冰表示,作为骨科专家,自己深谙骨病专科发展之道,因此在亚专业方向的找寻与快进上,带领医院保持高度敏锐并果断决策。
以医院2011年即单列的骨外科亚专业——足踝与手外科为例,邱冰介绍,“当时在贵阳市能开展少量手外科高难度手术的只有零星的一两家民营医院,这意味着相关亚专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快速地开起这两个亚专科:引进学科带头人,持续派医生到全国的标杆医院进修、学习,提高手术劳务费……一系列举措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2014年,在医疗用房紧张的情况下,邱冰与院领导班子坚持建起显微外科实验室,确保专科发展更进一步。
此后,医院手外科常年开展上肢复杂骨折手术,肢体严重创伤的保肢治疗,断肢断指再植手术,手部外伤畸形肿瘤感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肌腱外露、钢板外露、植皮皮瓣肌瓣修复、神经血管肌腱缺损显微移植修复等高难度手术;足踝外科开展骨折、马蹄足,拇外翻畸形矫形等。
1 院长邱冰查房。
2 患者满意度在贵州省持续名列前茅,贵州省骨科医院是省内最早在院内摆放并演奏钢琴的医疗机构。
同样是开先河之举,2015年,贵州省第一家3D打印实验室在医院建成;2016年医院远程医疗会诊中心投入使用,实现了骨科患者不出贵州,也能百分百解决问题。
与“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新时代医疗方向指引高度一致,医院疼痛科是贵州省培育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科室,也是邱冰笃定要举重力发展的学科。该专科在贵州起步较早,目前已发展成为省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治疗手段最多、最具实力、知名度最高的临床科室。在医院新院区,疼痛科拥有耗资2000万元建成的西部乃至全国一流的手术室;康复科更是坐拥2000平方米国内首屈一指的康复训练中心。
不遗余力发展重点科室,邱冰总结医院通过加大投入、提高奖励性绩效系数、鼓励进修、职称申报政策倾斜等系列举措予以保驾护航。
打造学科梯队,新兴科室要发展,传统学科也不能落后。以医院骨内科为例,其中针对颈肩腰腿痛的亚专科是省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医院同样不吝投入,开辟与骨外科相当的病区面积,让对有创类骨科手术缺乏了解、有疑虑的患者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基于一定的传统优势,医院骨内科经过40多年的研究和总结,目前是贵州省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实力最突出、影响力最广、知名度最高的骨科疾病保守治疗科室。2020年8月,医院骨内科通过省中医重点专科验收。科室目前已治疗了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的20多万病人,疗效显著。
从2011年之前年均4000的出院患者量到2019年的2.1万出院患者量,从一年20余台骨关节手术到2019年近1000台骨关节手术,贵州省骨科医院的学科发展,齐整与强大不言而喻!
迎来拐点 持续走高领航
回首过去的九年院长历程,历数自己带领医院克服的重重困难与挑战,取得的大小成绩,化危为机,于危机中育新机,邱冰重点介绍了2015年时任贵州省卫生计生委主任王忠的一次突然到访。
一天早上邱冰刚上班,就接到电话通知,王忠主任已经在来院路上,他向记者表示,“尽管此前王主任因公务繁忙无暇应邀到院指导工作,但我们认为他一定会来,也积极准备了汇报材料!”
但听取汇报被王主任安排在了两小时之后,抵达医院后,“他全程按自己的想法探访,询问患者的情况,跟科室医务人员寒暄,在诊室门口听听看看,到病区走了一圈……”邱冰回忆,之后在会议室,王主任感慨自己这天的“突然袭击”很有收获,而医院准备的PPT汇报文件——“思路决定出路,贵州省骨科医院改革发展纪实”更让领导慨叹“早应该到医院走走看看!”
邱冰回顾,这次会议上,王主任不吝赞扬给贵州省骨科医院的发展总结出来“五个好”:班子好,团结奋进、思路清晰;队伍好,一线员工把职业自豪感写在了脸上;管理好,面对“突击检查”镇定自如;效益好,数据背后呈现出发展的质变;目标好,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个月后,在省卫生计生委召开的三级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主题会议上,王忠主任号召全省三甲医院院长到贵州省骨科医院召开现场会,他还明确表示,“到贵州省骨科医院,不是看高楼大厦,也不是看先进设备,而是看改革成效与措施。”
内行看门道,得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同行们的认可,这在邱冰看来是对自己管理工作、医院改革成效莫大的肯定与鼓舞。这一年,被邱冰及院领导班子认定是贵州省骨科医院扬帆起航、持续走高的重要拐点。
2019年,贵州省DRG试点情况统计中,贵州省骨科医院三四级手术占比76.9%,四级手术占比33.58%,位居省内第一;DRG整体入组率达到91.78%,排名第一。
“作为院长,有三个会我每月必然召开,分别是质量会、运营会以及满意度的主题会。”邱冰告诉记者,通过持续不懈地月通报、月整改、月总结,2019年,医院门诊满意度位居全省排名第6,贵阳市第1;住院满意度居全省前10。有专家感慨,居于贵阳市中心不足15亩地的院区,以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提供着居高不下的服务量,上述满意度排名与数据“含金量非常高”!
化院区局限的挑战为动力,贵州省骨科医院的智慧医院建设也比其他医院先行一步。在邱冰展示的智慧医院界面上,记者从患者端可以看到医院所有科室的电话(含手机号)、院长信箱地址、满意度问卷,且电子病历可与医生工作站实时共享;超市下单功能涵盖日用品选购、点餐,住院陪护也设单独功能键供有需要的患者及家属选择。记者还看到,各病区实时在院患者、出院患者均有信息框,其中标注了是否接受视频查房与实时视讯,邱冰表示,“这是患者在进行入院登记时即会勾选明确的事项。”
窥一斑而见全身,依此细致入微的管理举措,医院患者满意度持续提升理所当然。
开创新局 大贵州不能无康复
采访中,邱冰特别向贵州省人民医院表达谢意,诚挚感谢省人民医院在骨科医院申报三甲过程中给予的悉心指导;同时,他还由衷感谢省人民医院的平台赋予他本人从青年医生茁壮成长为医学专家、管理者,提升综合能力与开阔视野的宝贵经历。
践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贵州省骨科医院的思考与行动从未止歇。2012年,邱冰看望一位卒中术后在北京接受康复治疗的老领导时,恳谈了康复医疗的重要性,这位老领导从自己的体验出发讲道,“4000万人口规模的贵州省,不能无康复,康复医疗应该要好好做!”
作为骨外科医生,邱冰自然懂得康复的重要意义,经过多年的策划与筹备,贵州省骨科医院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2012年贵州省康复医学中心的这块“金字招牌”在医院落户。
2017年,医院正式启动建设新院区计划,邱冰回顾,在不许举债的政策背景下,医院也明确“不能等靠要”,于是,医院基于近年积累的发展基金与无三甲医院的白云区区政府达成一致,由后者划拨土地供医院建设新院,医院只负担少量的拆迁成本。
邱冰兴致勃勃地向记者展示他带领医院与设计院几易其稿最终敲定的设计方案,以及实景合成的院区图片:从横纵方面,院内建筑都为平行的三行与三列,而中间的串联楼,且与垂直线条构成一个大写的E字。
“未来的医院一定是互联网深度融入的智慧医院;而三行三列,表达的是我们的愿景。”邱冰继而详细阐释,让老百姓少生病、好看病、看好病,实现让国人健康长寿的中国梦,作为公立医院,“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建设一所环境、技术、服务一流的骨科龙头医院,打造出人文、医疗、责任三张名片,在临床、教学、科研上树立起专科医院三个标杆,实现省内领先、西南一流、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发展目标,让老百姓不出贵州就可以得到一流的医疗服务!”
记者手记
谈及在知识密集型、专家云集的医疗机构,院长的领导力要突出体现在哪些方面,他本人的管理风格如何?邱冰向记者笑言,这个问题他在接受采访前专程请数位职能科室干部在会议室聊了一聊。
对这个较为务虚的问题,大家却颇有感触、踊跃发言:他们总结邱冰院长是改革型的院长,因为如果没有2011年开始的系列革新举措,医院在原来的轨道上是找不到出路的;他们也总结邱冰是进取型的管理者,对自己严格要求,加班加点,兼任专家,主导了一系列重要的手术,担任院长如此繁忙,在学术领域仍持续发表文章、申报专利,桃李满天下。他们还总结邱冰为文化型、果敢型和民主型的领导者:他习惯集思广益,但明确意见后强力推进;他还创作了医院建院50周年院歌,在匿名投票中拔得头筹而中选……
一切均有事实依据,而邱冰特别向记者补充了一点,那就是开拓型。他谈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作为专科医院,政策未安排相关医务人员上前线,但随着第一批援鄂医务人员出发,邱冰第一时间在院内倡议捐款,并号召全体医务人员向血库献血,共计捐献6.98万毫升血液。他还号召以医院名义向贵州全体援鄂医疗队队员及驰援省内定点救治医院的医务人员每人赠送一台智能音响,音响上的贴纸设计由他本人参与设计,“要让大家看到后感到温暖,舍不得撕掉。”邱冰告诉记者,贴纸图片上点缀有贵州春天的桃花,上面还写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家乡同仁盼您凯旋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