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吕富荣:善谋向未来

2020-12-03

中国医院院长 2020年20期
关键词:孝感学科医院

无论战时与常态,一所医院的发展,都与领导者从未间断的过往布局、当下筹谋与未来前瞻密切相关。

今年1月22日凌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重医附一院”)接诊了一个从武汉坐飞机来重庆的小伙子:当晚做核酸检测,留院;第二天,结果出来,确诊“新冠肺炎”。

“这是医院打响疫情从防守到进攻的第一枪。”

半年之后的一个下午,面对记者,重医附一院副院长吕富荣回顾了医院的过往历史,分享了当下的抗疫心得,展望了医院的未来蓝图。

疫情检验的,不光是一所医院的战时应对策略,亦展现了其以往多年的深厚积淀,以及面对未来新常态的前瞻智慧。

抗疫一线

吕富荣对数月前的一幕幕仍记忆犹新:2月11日晚抵达武汉,空无一人,武汉天河机场候机厅内呈现出异样的寂静;2月14日中午,大雪降落后的孝感城区,有着彻骨的寒冷。

自1月26日发兵湖北孝感,至3月2日凯旋,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重医附一院先后派出5批援鄂医务人员共209人,分别在湖北武汉、湖北孝感参加疫情防控,安全、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团队的建制明晰、训练有素、诊疗有序和指导有力,得到了武汉、孝感等地方政府和医务人员的高度赞誉。

“取得这一成绩和医院多年来坚持的传统有关,也和全体医护人员在重大突发公卫事件前的战备素质积淀有关。”

吕富荣介绍,医院感染病科是国家首批感染病重点学科,医院于2012年组建了一支国家(重庆)紧急医学救援队,救援队成员常年保持常训常备状态。多年以来,从SARS、禽流感到H7N9,医院一直是重庆市突发公卫事件的重要医疗救治单位。一旦有相关传染病出现,医院都会立即作出判断,第一时间冲上前线。“1957年,医院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相关附属医院分迁过来,其中,便有传染病学家,原上海医学院副院长钱惪教授等人,为医院传染病学科打下了坚实基础。”

正因有着这样一批不断传承、不断创新、具有整体思维和公共卫生思维的管理者、学科精英和相关医护人员,面对疫情,医院迅速建立了第一道防线。

1月初,中央电视台播出武汉发生不明原因肺炎新闻后,医院及时召开院长办公会,提出做好预案,准备发热门诊、筹备隔离病房等措施:腾空一栋楼,进行相关改造;在院外广场、门诊大楼外搭建预检、分检“方舱”;紧急调配感染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医护人员值班,第一时间建成留观病房和隔离病房。

“六大举措、八项工作任务、六个到位,目标在于加强防护培训,‘严防控,精救治,打胜仗,零感染’。”吕富荣介绍,在医院党委书记许平的带领下,在社会各界对疫情认识才刚刚开始之时,医院相关工作已准备就绪。

当然,疫初,医院也遇到了兄弟医院同样的难题:防护物资不足、医护人员缺乏培训。很多商家正值春节休假,防疫所需的各类标识制作困难,医护人员就用手写,之后利用打印机分类打印;医用口罩和防护服尽管之前有所储备,但应对疫情,仍捉襟见肘。为此,医院领导班子积极联系相关企业,如“蚂蚁搬家”一样购集入库。

时至1月22日,医院已储备约5万余外科口罩和防护服等物资,尽管仍处于“紧平衡”状态,但已做到了有力支援一线医护人员,有效稳定了全院员工的“军心”。

与此同时,医院疫情防控和急危重症诊疗一线的新型工作流程已然理顺,各项工作已进入新常态,有条不紊地进行。

湖北先锋

2月15日,孝感的雪地上,吕富荣和几名同事合了一张影。当天的寒冷,他的髋关节感受最为深切。

1月底,医生为吕富荣检查了髋关节,结论是其四年前做过手术,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或休养。就在2月10日中午,一通电话,要他即刻奔赴抗疫一线孝感,担任重庆赴孝感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对口支援队医疗救治组组长,吕富荣率队立马出征。

对这一命令,吕富荣早有准备。“至1月下旬,湖北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医院已经开始部署支援力量。”

1月30日,医院召集和组织的“我是党员,我先上”党员突击队中,全院共1267名党员参加;分阶段组建的“疫情防控应急预备队”已挑选出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医疗队员,以应对医院接下来的攻坚任务,以及驰援武汉的力量。

1月26日和2月4日,医院已先后派出两批医疗队奔赴武汉。2月11日,第三次出征,吕富荣责无旁贷。

2月10日下午,吕富荣紧急召集医院院感、重症医学、医务部、心理等多个科室精英,备齐物资,全员就位,准时出发。“可谓惊心动魄,一夜成军。”

2月11日到达孝感后,吕富荣和团队面临的问题,远超之前想象:因有除武汉以外最多的确诊人数,当地成为疫情中除武汉外最引人关注的城市。一方面,面对越来越多的患者,如何制定快速、确切的诊疗方案;另一方面,是统筹协调先后汇集的7批,来自重庆市内95个医疗机构,分散在孝感6个地市7家医院,共764名医护人员的“超级混编战队”工作。

除此之外,重庆对口支援队,还有和同样对口支援孝感、来自黑龙江省对口支援团队的诊疗协作,以及和孝感地方政府的沟通,加之对各相关地方医院的统筹管理等纷繁复杂工作。

“当时,需要第一时间确定的,是明确的工作思路和清晰的沟通机制。”吕富荣认为,当时,优选项是带好来自重庆的多支医疗队。

为此,前线指挥部临时党委采取了“最严手段”,要求所有队员遵守“三条铁纪”:听指挥、讲团结、做好自身防护。具体而言,一是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诊疗;二是以党建带动团建,成立对口支援队临时团委,凝聚青年力量;三是严格开展岗前培训,培训不过关的一律不得上岗。核心目标,则是严格落实国家及时更新的诊疗方案,因地制宜,制定医疗护理管理质控要点,确保对区域患者进行同质化、高质量的救治。

同时,重庆支援队牵头建立了孝感、黑龙江、重庆的三方会商制度,定期会商决策重大事项,以全力推动当地转变认识、厘清思路、强化执行。通过不断磨合,较为顺畅的沟通机制达成。

此外,根据重庆支援队负责孝感当地“一区三县”救治医疗分队分布广、隔离病区内外信息沟通不畅、确诊患者集中收治难等焦点问题,指挥部提出加强孝感各区县协调工作,强力推进当地各医院从对疫情认识到诊疗分层等工作的认知。

1 疫情期间,吕富荣始终和同事们战斗在一起。

2 吕富荣和几名同事在孝感雪中 合影。

“对确诊患者和重症患者进行集中收治,是最初遇到的难题之一。”

其后实践证明,多措并举之下,顺畅的沟通机制和诊疗方案,大大提高了患者救治的效率,更好实现了资源统筹利用的目标。“现今,经重庆市和兄弟省份医院帮扶,无论是应对疫情,还是今后的诊疗环境改造和诊疗水平,孝感各级医院在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建设多学科协作和对重大公卫事件的应对认识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提升。”吕富荣对此颇为欣慰。

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重庆援鄂医疗队圆满完成对口支援任务。重庆支援队累计直接救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1107例、治愈出院1097例,治愈率99.1%;累计共同救治确诊患者190例,累计诊疗疑似病例840例;国家卫生健康委先后18次刊发重庆对口支援队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

强大积淀

历经此数月的波折与纷乱,走过医院疫情防控和帮扶友院的艰苦历程,时至2020年夏末,吕富荣将目光再次聚焦于所在医院的常态化运营与管理。

“医院当下的积淀和发展,缘于医院60余年间,几代领导班子和员工的的奋发图强。”吕富荣介绍,医院最初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医院分迁来渝创建;至1991年,成为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到2013年,成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院集团后,医院步入现代医院管理征程。

而自2012年至今,医院管理正从粗放式向精细化方向转变,开启了新一轮发展的篇章。

自1985年大学毕业至今,从放射科医生到医务处长,再到主管医疗的副院长,20余年间,吕富荣的工作履历几乎涵盖了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亦在此期间,他还经历并冲在了SARS疫情和汶川、玉树地震等重大公卫事件的前面。

在吕富荣看来,自新医改以来,医院近十余年间,一直在紧跟政策,暗中发力,先后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一是2012年三甲医院复评,医院各项工作的改进与提升。作为分管医疗的副院长,“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内涵”,这是当时阶段其对医院过往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深度反思和改进的重要节点。

在他看来,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医疗服务和员工绩效,以及医院文化的建设,将成为中国各医院未来发展的重要改进方向。“与之相关的,还包括医院组织架构、建章立制、培训体系、监管体系和PDCA闭环体系的建设。”

2012年,医院三甲复评顺利通过后,吕富荣迎来个人对医院运营与管理能力提升的新契机:2013年,吕富荣有幸作为国家级评审员,参与了结合医院等级评审价的工作。

借力这一项目,在对北上广和更多省市相关医院数据的分析过程中,吕富荣个人的医院管理思维得以进一步健全。“在仰视、平视和俯视三个维度中,各医院的数据和管理经验在不断触及我的神经。”

“体现公益性,大医院要做大事,将大超市做成精品店。”这是吕富荣作为分管副院长的最重要考量。

何以做成“精品店”?重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这是吕富荣在更早时期厘清,并在2014年之后倡导的医院发展方略之一。

2010年原卫生部进行了一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审工作,吕富荣参与其中。“参与这项工程过程中,坚定了我个人对医院学科发展的信心。临床重点学科建设,绝对是医院整体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和引擎。”

至2013年,重医附一院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达到17个,产科、检验科、重症医学科、专科护理、心血管内科、内分泌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医学影像科等脱颖而出。

2019年的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原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上,重医附一院以科技量值22.7分排在全国综合医院第41位。

学科愈强

“厚积薄发,关注专科发展。”

近年来,重医附一院在强化亚专科设立,倡导新技术、特色技术发展方面,立足“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有我精,人有我多”战略。2017年医院倡导六大工程,其中最重要的学科提升工程。

通过创建基本学科提升指标体系、评估体系到平台支撑及制度机制保障、绩效激励。医院凝练出品牌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培育学科,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给予扶持。

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科医疗服务能力,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学科影响力,以学科“一流”为导向,创一流名院。其内涵则是注重青年人才培养,强化学科团队和平台建设的力度,提高专科声誉和影响力,带动医院学科建设全面发展。

在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上,秉持引进学科顶级人才以打造优势学科群、引入学科急需人才以开拓特色医疗技术、培养用好现有人才以提升各学科发展水平、储备好未来人才,夯实学科持续发展基础的战略。

人才培养成效上,2018-2019年医院新增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139人次,新增国家级中青年人才称号4人(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优青各1人)。仅2018年和2019年,医院新增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二级分会会长、副会长(或副主委)5人,居重庆市大型综合性医院首位。

2018年1月8日,眼科杨培增教授主持的《免疫性高致盲眼病发生的创新理论防治及应用》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神经内科谢鹏教授以第二完成人参与的《缺血性脑卒中防治的新策略与新技术及推广应用》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9年其团队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一等奖。骨科胡侦明教授团队获2017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9年由重医附一院牵头主研的6项研究成果荣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神经内科谢鹏教授、产科漆洪波教授;二等奖两项,神经内科肖飞副教授、老年病科吕洋教授;三等奖两项。

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正成为各级医院近年来关注并践行的重要内容。在吕富荣看来,各级医院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医保新的支付方式改革,主动适应DRG,拥抱DRG,强化病案首页质控,推进管理流程再造,加快成本核算、指标考核和分析评估。

“每一个DRG病组,都会成为医院的标准化产品;按病组作为产品单元,医院应在战略病种、优势病种和普通病种间做好权衡,再造精细化管理的运营模式。”

在吕富荣看来,相关举措,都是医院未来向精细化要效益的重要工作。

今年7月,“绩效国考”排名已出。尽管在排名中,重医附一院走在A+前列,但在吕富荣看来,医院未来还应在重点问题上做重点分析,重点关注各项考核指标的内涵建设。

今年7月21日,吕富荣召集医院七个相关质量安全委员会成员开会,总结并展望了医院国考成绩,指出了绩效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的新方向。

“国考指标不是填表填出来的,是实实在在做出来的!”

未来征程

“‘平战结合’,面对新常态下的诊疗环境,医院必须未雨绸缪。”吕富荣表示,通过疫情考验,各级医疗机构,应从制度到培训机制,再到医防结合、医院与区域疾控中心的协作等方面再做思考。

同时,展望未来5G与新基建浪潮,医院应再造智慧医疗新蓝图,继续调整规划布局,加大感染科、重症医学科等学科支持力度,同时加快互联网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化建设,强化对学科的信息支撑和诊疗数据共享。

同时,加快转化医学中心建设,加速推动临床研究开展,更加注重多学科协作理念的推广,抓住新时期人才引进的各种机会。

“医院未来要外科化、内科要外科化、外科要微创化”,“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医院学科建设是几代人长期努力的结果,是持续的、常态化建设的过程。

“众人拾柴火焰高,人才队伍建设是核心,服务能力提升是关键,医疗质量是保障,科学研究是助推器。这些都是医院当下和未来的发展目标所在。”吕富荣最后表示。

院长语录

体现公益性,大医院要做大事,将大超市做成精品店。

临床重点学科建设,绝对是医院整体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和引擎。

众人拾柴火焰高,人才队伍建设是核心,服务能力提升是关键,医疗质量是保障,科学研究是助推器。这些都是医院当下和未来的发展目标所在。

猜你喜欢

孝感学科医院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兴安岭的大爱——致塔河县援助湖北孝感的英雄们
兴安加油——致敬赴孝感医疗队
孝感令
“超学科”来啦
萌萌兔医院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