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有约

2020-12-03

自我保健 2020年7期
关键词:利尿剂胃痛乳糖

针对近来备受关注的热点健康话题,本刊摘编多位医师、药师等专业人员给予的解答和宝贵的建议。这里与各位读者分享。(若读者有关于健康的问题,可在本刊公众号、微博、读者邮箱留言)

邓生(化名):

我患有胆结石,有一次和朋友闲聊时,他要我注意防范急性胰腺炎,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胆道结石患者要防范急性胰腺炎

许多人觉得胆结石只要不发作就不要紧,殊不知小结石会惹出大麻烦。当胆道系统出现结石时,容易引起胰液倒流,导致急性胰腺炎发生。而胰腺炎的合并症多,致死率很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急性胰腺炎中有70%是由胆道微小结石引起的,这种微小结石的成分主要是胆红素颗粒,其形成与肝硬化、胆汁淤积、溶血、酗酒和老龄等因素有关。

由于胆汁的排泄口胆总管和胰腺的腺体开口有一个公用的胆总管壶腹部,胆结石等病症常导致胆总管发生痉挛或阻塞胆总管,从而引起胰液排出受阻,胆汁连同细菌可一同反流到胰管内,激活胰酶原,导致胰腺的自身消化,从而引起胰腺炎。

目前,我国肝胆胰腺疾病的发病率很高,约三分之一的人群患有相关疾病。其中,胆源性胰腺炎临床表现为右上腹或心窝口压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肩背放射痛或束状感、黄疸、上腹部肌肉紧张。抽血检查可发现血象升高、血和尿淀粉酶、血脂肪酶上升,B超、CT检查可进一步确诊。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 刘清泉

“胃痛”真的能被气出来吗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胃痛”并不仅仅等于单纯的“胃”痛。大众所说的“胃痛”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经常被用来形容所有的上腹部疼痛症状。因为这个部位不仅有胃,还有肝、胆、胰和十二指肠等多种器官,所以发生于上腹部的疼痛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胃痛。

在排除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等其他器官的疾病的情况下,胃痛可能是急慢性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等胃病引起的。饮食不规律、不良情绪和寒冷刺激等也会反馈为胃痛、胃胀等消化道症状。生活中,不少人有“被气得胃痛”“一紧张就胃痛”的体会。消化道症状确实是不良情绪的警报器。当处于紧张、焦虑、生气和不安等情绪状态下,容易引起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胃酸分泌增加,从而导致胃痛、胃胀、反酸和嗳气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诱发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和肠易激综合征等消化道疾病。

一般情况下,情绪问题引起的胃痛,不需要特别处理及用药,在短时间内症状会自行缓解,直至完全消失。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刘华

张燕(化名):

我的儿子最近上网课时偷偷看动画片、做作业磨磨蹭蹭,我好几次被气到“胃痛”,吃不下饭,这到底是胃病还是真的被儿子气出了胃痛呢?

王怡(化名):

我之前出现胸痛、胸闷,还出现低热、干咳,去医院做X胸片后,被告知是肺炎。注射抗生素后,我的症状比之前更加严重。转院后,医生说我是肺栓塞,请问之前是误诊吗?

肺炎越治越严重 应警惕肺栓塞

由于肺栓塞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为肺炎或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单纯X胸片检查只能显示肺部有病变,看不到肺动脉血流的变化。而肺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可清楚显示肺段血管内的栓子,能快速、无创地诊断肺栓塞,尤其对各种肺部血管性病变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有些人会问,肺动脉CT血管造影使用的造影剂会不会加重病情?由于非离子型造影剂水溶性较好,在血液中不易聚集,很少阻塞微血管,因此几乎不会有毒副反应和加重病情的可能性。但甲状腺疾病患者、孕妇、本品过敏的患者禁用,这些患者可以行肺通气灌注显像以确诊疾病。做完检查后适量饮水,有利于造影剂的排泄。

肺栓塞是来自静脉或右心房的血栓脱落,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从而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目前,肺栓塞是我国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但很多患者对肺栓塞缺乏警惕性,病急乱投医,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人们要尽量避免诱发肺栓塞的因素,比如长期卧床、吸烟、肥胖;对于高危人群(如有骨盆或腿部静脉血栓的人,久坐的人,或有肿瘤、免疫系统疾病的人)出现下肢无力、静脉曲张、不对称下肢水肿、不能解释的发热、呼吸困难、胸痛、痰中带血、昏厥等,应及时就医,排查疾病,早日治疗,尽早康复。

中医肺系病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 燕海霞

胃肠型感冒也会腹泻 别与急性胃肠炎相混淆

很多人会把胃肠型感冒和急性胃肠炎相混淆,因为两者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还可能伴有发热现象。其实二者有明显不同,胃肠型感冒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范畴,患者会出现感冒的典型症状,如咽喉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发热和全身酸痛等。而急性胃肠炎患者在起病之前大多有不洁饮食史,最常见的病因是进食凉拌菜、烧烤、火锅、剩菜剩饭等这些容易被沙门菌属或者金葡菌毒素污染的食物,从而引发了胃肠道急性炎症,并不会出现类似感冒的呼吸道症状。

胃肠型感冒的治疗原则与典型感冒基本相同,主要是对症治疗,还可根据病情酌情使用清热解毒药物。若发热体温超过38.5℃,可应用解热镇痛药退热或物理降温。症状严重者则需要补液和加强营养,维持电解质平衡。一旦出现病毒性心肌炎、脑膜炎等要及时救治,不要掉以轻心。

对于胃肠型感冒的预防,我们建议大家:注意锻炼,增强体质;多喝水,最好不要喝冷藏的饮品及碳酸饮料;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盛夏时不可贪凉露宿,尽量避免在高温天气下的户外剧烈活动;居住处保持空气流通;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美容科主治医师 徐培杰

魏明(化名):

我最近常常腹痛、腹泻,起初以为是胃肠炎,便买了一些药服用,可还是不见好,后来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胃肠型感冒”,这是怎么回事?

张兵(化名):

我平常滴酒不沾,但每天都像喝醉酒一样昏昏沉沉。有时开车还会被测试为“酒驾”,抽血化验时,也显示酒精浓度明显升高。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不喝酒也会醉酒吗 自动酿酒综合征在作怪

不喝酒也会有醉酒状态,这些人其实是患上了自动酿酒综合征,也称为肠道发醇综合征。这是一种消化系统内源性发酵产生乙醇,而使人致醉的疾病。这类人的消化系统可将摄取的高碳水化合物食物转化为乙醇,个别患者的乙醇浓度可达17.6毫摩尔/升。其症状一般会在大量进食、饮用果汁之后出现。

该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肠道内酵母菌等细菌将碳水化合物发酵为乙醇所致。人类的肠道菌群种类丰富,极个别的人可能有能酿酒的细菌,比如酿酒酵母菌。感染了白色念珠菌,也可导致自动酿酒综合征。

研究发现,自动酿酒综合征还可能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有些人平常不饮酒,但是肝脏中仍然积聚大量脂肪。这可能是因肠道菌群紊乱,存在大量产酒精的肠道细菌所致。另外,有研究显示,肠道菌群紊乱也会参与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因此调整肠道菌群,可有助于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

其治疗方法也不难,主要是在饮食中减少食用单糖类物质(如淀粉及碳水化合物),可缓解部分症状;还可以给予制霉菌素50万单位,每日4次,持续3周。之后,继续口服氯康唑100毫克/日,持续3周;也可以给予水溶性膳食纤维等非淀粉多糖,调整肠道菌群。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 孟庆义

宝宝乳糖不耐受 宝妈如何巧应对

宝宝乳糖不耐受是由于其体内缺乏乳糖酶,从而对奶中的乳糖不能消化所致。一般给宝宝补充乳糖酶便可解决问题,即在宝宝喝的奶液中滴加乳糖酶,弥补宝宝体内缺乏的乳糖酶,帮助预先分解原先无法在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乳糖。在不损失乳制品营养成分的同时,避免宝宝出现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家长也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喂奶方式,掌握合理的喂奶间隔时间,控制好宝宝摄入的总奶量,可以减轻甚至避免宝宝乳糖不耐受的反应。一般宝宝每次喝奶量以不超过240毫升为宜,并且一天内乳糖摄入的总量需控制在12克以内。

当宝宝因为乳糖不耐受而腹泻时,如果继续食用普通奶粉,其中的乳糖将难以被分解吸收,宝宝就有可能腹泻不止。家长可根据情况,给宝宝选择低乳糖或者无乳糖的奶粉。例如,乳糖含量较牛奶更低的羊奶。羊奶中含有丰富的ATP(三磷酸腺苷)成分,它可促进乳糖分解并转化利用。因此,宝宝饮用羊奶后不易产生乳糖不耐受的现象。

对于1岁以上的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家长可以让其喝更容易消化的酸奶。因为酸奶是加入一定乳酸菌后经过发酵而成的,发酵过程使原奶的20%~30%的乳糖分解成了乳酸,有利于宝宝胃肠道吸收。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后,家长可以让宝宝在喝奶前吃点粥、面条等,这样可以减缓其胃肠道的消化过程,改善其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吴美君

张兰(化名):

我的宝宝吃完奶后,总会出现胃肠胀气、腹泻,甚至呕吐的情况,朋友跟我说这是乳糖不耐受的表现,那宝宝乳糖不耐受该怎么办呢?

护胃药不一定都是餐前服用

胃溃疡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发生机制主要与胃黏膜的损害因素和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衡有关。硫糖铝混悬凝胶和瑞巴派特片都属于胃黏膜保护剂,但它们分属于不同作用机制的两类药。

硫糖铝混悬凝胶需要胃酸参与起效,应在饭前空腹服用,使药物粉末或颗粒与胃酸和胃液混合,形成药物保护层盖在原有的天然保护层上面。这个起效过程可以形象地比喻成用面粉加适量水形成面饼,覆盖在胃黏膜上,使其避免受胃酸、胃蛋白酶和食物的刺激,有利于自身修复。如果饭后服用该药,药物与胃酸、胃液不能充分混合,就不能形成保护层,不利于药效发挥。这类胃黏膜保护剂基本不被吸收,会随着胃蠕动,同大便一起排出体外。

瑞巴派特片则不需要胃酸参与就能起效,此类药还包括吉法酯、替普瑞酮等。该类药经口服吸收后,直接转运到胃黏膜,促进其自身修复,形成天然的保护层。这类药物餐前、餐后服用又各自有不同的规定,如瑞巴派特餐后服用,吸收会延迟,因此建议早、晚餐前和睡前服用。吉法酯和替普瑞酮餐后服用吸收更好。

胃黏膜保护剂一般不应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特别是含有铝、钙等金属离子的药物,容易与其他药物形成复合物沉淀。一般建议两个药间隔1至2小时服用。需要注意的是,含有铝和铋的药物不能长期服用,通常不超过8周。患者肾功能受损时,服此类易造成蓄积,因此肾功能不全者用药前应咨询药师或医生。

武汉市中心医院药学部药师 姜茜

张翠(化名):

我患有胃溃疡,需服用硫糖铝混悬凝胶和瑞巴派特片,但我听说很多护胃药需要餐前服用,那么这两种药应该怎么服用呢?

章雯(化名):

我的孩子处于青春期,跟其他同龄的孩子比矮很多。医生说我的孩子缺乏生长激素,需要用激素治疗。请问这样会让我的孩子发胖吗?

孩子矮小用生长激素治疗 并不会发胖

对于矮小的孩子,一般用医学术语来说就是P3以下的孩子。通俗点说就是100个孩子排队,从小个到大个排队,前三位有可能就是有问题的孩子。比如在学校里,做操的时候按身高排列,总是站在前面,或者两三年穿的裤子长度一样,那我们就要当心是不是矮小的情况,需要到医院评估一下。

临床上,确实有这样的青春期发育延迟的孩子,但通常这类孩子不是很多。我们碰到过一些矮小的,而且明确诊断出是生长激素缺乏的孩子。家长一听说需要用激素治疗就非常恐慌,觉得激素用了可能导致孩子发胖。实际上,生长激素与糖皮质激素不一样。如果孩子长期服用治疗哮喘和肾病所用的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出现发胖现象。但生长激素是人体中正常分泌的激素,孩子若缺乏生长激素,则需要补充治疗。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长不高是营养缺乏导致的,总觉得孩子吃的不够多、营养跟不上,于是盲目相信一些虚假的广告,给孩子用保健品进补。但部分孩子吃了后没什么作用,有的孩子吃了之后不但没作用,还会出现性早熟、早发育的情况,反而影响了孩子长高。因此孩子长不高,家长不可给孩子盲目进补,还是需要到正规的医院和专科门诊去检查,这样才能让孩子接受比较合适的诊治。

上海市同济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乔晓红

禁用利尿剂降压的四类人群

利尿剂用于降压治疗已逾半个世纪,因降压效果好、价格低廉、安全性高,并且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总死亡率,深受临床医生和患者的欢迎。利尿剂尤其适合治疗老年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和盐敏感性高血压等,已被国内外各大高血压诊疗指南列为一线降压药。

按照药理作用机制,利尿剂可分为三类:袢利尿剂(如呋塞米、托拉塞米、布美他尼等)、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氨苯蝶啶、阿米洛利、螺内酯等)。它们分别作用在肾小管的不同部位,就好比是一节水管有多个管控出水的阀门,打开任何一个阀门都能使水排出。

利尿剂应用广泛,但并非所有高血压患者都适合用,以下四类人群就明确不能服用利尿剂:①痛风患者禁用噻嗪类利尿剂;②高血钾与肾衰竭患者禁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③电解质紊乱、糖代谢异常、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禁用或慎用利尿剂;④已知对某种利尿剂过敏或存在不良反应的患者禁用。

利尿剂较少单独使用,常作为联合用药用于临床。研究表明,将小剂量利尿剂与其他降压药物联用,比足量单药治疗降压的效果更明显,并且不良反应更少、临床获益更多。但利尿剂与较大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等)联合应用,可能增加糖尿病易感人群的新发糖尿病风险,因此应尽量避免上述两种药物联用。

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病一科副主任医师 李刚

殷林(化名):

我前段时间体检时,查出患有高血压,为我体检的工作人员建议我去购买利尿剂服用。请问服用这种降压药时,需要注意什么?

田强(化名):

很多中药都需要煎成汤剂,并且讲究服用的温度,有些汤剂需要热服或温服,有些则要冷服,这些服法有什么讲究吗?

服用中药汤剂需要分“冷热”

中药汤剂是中医应用最早、最多的一种剂型,之所以能延用至今,是因为该剂型组方灵活,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方便医师临床随症加减,更能体现中医“因时、因地、因人”的个性化治疗用药。同时,汤剂也具有起效快、易吸收、作用强的特点。中药汤剂一般采用温服,容易入口,不会刺激胃肠,也利于胃肠对药物的吸收。但中医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和“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基本理论。为更好地适应病情,提高疗效,服用汤剂时就有温服或冷服的讲究。

适宜温服或热服的有:①发汗解表剂,如麻黄汤、桂枝汤等,主要用于风寒感冒的治疗,如外感后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和无汗等。热服有利于发汗解表,达到汗出邪出的目的,有时还配合喝热稀粥、姜汤等,以调和胃气;②温里散寒剂,如理中丸、四逆汤、小建中汤等,可用于虚寒证,如脾胃虚寒、脾肾虚寒等,以免凉药损伤阳气;③温经散寒除湿剂,如黄芪桂枝五物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附子汤等,用于寒湿痹证,如风湿关节痛、筋脉拘挛等,热服利于温通血脉、散寒除湿。

适宜冷服的有:清热药,具有清热泻火、清解暑热、清热解毒等作用,如白虎汤、清暑益气汤、黄连解毒汤、清营汤、龙胆泻肝汤等。冷服更能帮助寒凉药发挥清热作用。另外,服药呕吐者,冷服可减少呕吐。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 彭康

猜你喜欢

利尿剂胃痛乳糖
心衰患者不用利尿剂,预后更好?!JACC子刊研究
艾灸护理对脾胃虚寒型胃痛的治疗干预效果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利尿并非越多越好
胃痛嗷嗷叫,“梁丘穴”是良药
四逆胃痛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冠心病心衰冠心宁+利尿剂治疗的临床效果
宝宝乳糖不耐受怎么办
服用利尿剂 更要护脚
舒化奶能缓解乳糖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