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课型下的“预学后教”策略的调整研究

2020-12-03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津北小学

青年心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预学课型出租车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津北小学 汪 璐

恰如“因材施教”“以学定教”一样,“预学后教”不是一个新鲜词汇。随着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不再用反叛式的眼光去看待生本课堂的理念,重新端起《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仔细揣度字字句句,竟然无比认同“学”与“教”是有效课堂中一对统一的教学活动,研究教师“教”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更加高效、更加轻松地学。因此,我认为“预学后教”策略的提出也变得合情合理了。紧接着,预习单、学习单、检测单等的出现仿佛将我们带进了形式化的误区,但这种做法是否适合小学阶段所有的课型呢?显然答案是否定的。面对不同的课型,教师必须考虑到课程的差异、教学的差异,将“预学后教”策略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课堂和学生需要。那么怎样的调整才是有效的呢?应抓住哪些重点呢?这都值得深究。

小学数学基本课型大致可以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实践课。在不同的课型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内容的差异使我们不能千篇一律地套用“预学后教”的三个步骤,必须经过一定的调整,使得这种策略真正为高效课堂服务,使孩子们学得轻松、学得扎实。从我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我将几种课型下的“预学后教”策略调整的重点归纳如下。

一、新授课的学情了解

在小学数学新授课之前,教师往往会设计“前置课堂”环节,通过预习单的设计、批改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在上课时就可以有所依据地进行讲授,课堂的侧重点也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之上,这当然是对高效课堂有所助益的。但我认为诸如这样的集中罗列知识点的预习单设计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注意了解学生的兴趣如何、习惯如何、经验如何等。

例如:我在村小上课,在进行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中分段计费问题的预习单设计时,通篇以乘坐出租车为例罗列知识点,然后延伸到收取水费、打电话等分段计费的问题,心想,这样我在授课时就有据可依了。可上课时却发现学生兴味索然,有个平时比较大胆的学生说:“老师,出租车是这样收钱的吗?”我一下反应过来了,难道孩子们没有坐过出租车?事后经过调查了解,真的发现只有个别学生有偶尔乘坐出租车的经历,却也没有留心注意出租车的收费问题。这件事给我的感触很深,我的预习单设计完全忽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知识点的罗列显得既机械又枯燥,脱离了学生又何谈“以生为本”呢?这样的课堂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所以,我认为新授课的预习单中可出现以下问题“你乘坐过出租车吗?”“你以前是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的?”“你喜欢‘观察物体’这小节的知识吗?”这一类的问题都有助于了解学生学情,教师不可忽视。

二、练习课和复习课的知识预热

练习课在小学数学中占了很大比重,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只是照本宣科,逐题解答,这样的练习课没有经过精心的设计,当然也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在“预学后教”策略的指导下,我们所设计的学习单一定要承载激活知识、激发思维、激励情感的作用。例如:在第17 届“现代与经典”全国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刘德武老师的“有余数的除法的练习课”就能够给我们深深的启发。这节练习课上,刘老师将课本和课外的习题进行了糅合,精心制作了课件,让孩子们以玩转盘的形式随机选择习题,形式多样,趣味横生。试想,如果我们将这种“玩数学”的思路运用到练习课学习单的设计上,不仅能起到知识和思维预热的目的和作用,还能在情感上给孩子们激励,二者也是相辅相成的。

复习课的学习单设计和练习课应有所不同。复习课往往是对大量知识点的梳理,所以这时选用习题的形式往往不可取,也不能简单地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因为这往往会让学生感到“一头雾水”。怎样让学习单起到“导”的作用才是教师应苦心钻研的。当然,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书面的、口头的、独立思考的、小组合作的等。例如,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这单元的复习课学习单,我认为可以这样设计:

1.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作用?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2.你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吗?(独立完成)

3.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自己举例写一写)

4.什么叫等式?什么叫方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准确叙述,独立完成)

5.怎样解方程,你能具体说一说吗?(小组讨论完成)

6.怎样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一般步骤是什么?(小组讨论完成)

三、讲评课的对症下药

试卷讲评课的根本目的是纠正错误,分析得失,巩固提高知识。传统课堂中,教师逐题讲解,面面俱到,殊不知学生只关注自己得了多少分、扣了多少分,课堂效率低下。新课标指导下,试卷讲评课的前置艺术值得思考。首先,教师必须认真逐题批改试卷,对检测情况做详细记录,做到“心中有数”。试卷分发后,必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分析订正,找到自己的问题,进行自我反思、强化。对照记录情况,教师进行巡视,个别错误单独指出,重新调整记录。再者,普遍问题集中分析,合作探讨,对症下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典型题延伸拓展,注重思维训练,力求举一反三。最后,结合学生的自我反思与教师的有效点拨,进行科学点评。

四、实践课的感知体验

小学阶段的数学综合实践课,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旧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和对数学本质的探究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并获得直接体验。它具有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研究性、参与性等特征。这决定了我们在备课时,必须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综合知识结构、综合能力、思维特征等。所以,活动记录单的设计必须兼顾以上几点,在小组合作的模式下明确任务,合理分工,参与活动,记录过程,对比总结。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的教学时,我是从语文造句的角度入手,了解学生的综合知识结构,以常见的贴近生活的事例渗透生活经验,然后组织学生有序分工合作,探索出合理安排时间的最优方案。这里的“预学后教”在于让学生提前感知数学,引起思考,进而主动探索,总结经验,相比于传统的“灌溉式”教学更加高效,学生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总之,“预学后教”策略下,教师扮演的是求知路上的“指示牌”,而预习单、学习单、检测单等则是“路线图”。好的路线图能够帮助学生在不同的分叉点找到正确的方向,而形式化产物往往造成学生思维的迷失,失去了设计的初衷。因此,深入研究,不断地调整才能让课堂更新,学生更活,效率更高。

猜你喜欢

预学课型出租车
明确预学起点 构建教学基点
据说在孟买,出租车“长”这样
基于核心素养的创造式课型组合操作体系
学科教学中的课型设计思路
网络时代的出租车
凭什么
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预学
有效预学,实现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有效预学策略探索
讲故事给出租车司机听